电网实物资产精益化管理影响因素分析 刘勇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刘勇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电网建设飞速发展,电网企业的资产不断增多,加强实物资产管理,提高电网企业实物资产的评价管理水平,已经是电网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遂宁市江源实业有限公司  四川省遂宁市  629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电网建设飞速发展,电网企业的资产不断增多,加强实物资产管理,提高电网企业实物资产的评价管理水平,已经是电网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电网企业实物资产的特点出发,探究了电网实物资产精益化管理影响因素,对电网企业实物资产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网实物资产;精益化管理
        1.电网企业实物资产的特点
        电网实物资产是指属于固定资产范畴的电厂设备、电网一次设备、厂站自动化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电力通信设备、自动控制设备、电网(厂)生产建筑物、构筑物等辅助及附属设施、安全技术劳动保护设施、非贸易结算电能计量装置、试验及监(检)测装备、专用工器具、生产服务车辆及相关备品备件等。
        电网企业实物资产的特点:(1)实物资产数量庞大。实物资产在电网企业总资产中占比较大,直接影响企业的今后发展,管理起来具有一定难度。(2)资产结构多样。电网实物资产种类甚多,比如有输电线路、变电设备、运输设备等十几大类。(3)实物资产分散。具体来说,实物资产分布在任何有电网的地方,那里有电网那里就有实物资产,使用地点范围较大。(4)资产变更频繁。当前国家大力支持电网企业发展,导致固定资产变化较快,想要从财务管理方面准确反映出每次资产变更的具体情况,具有一定难度。
        2. 电网实物资产精益化管理影响因素
        2.1 实物资产不实,各专业部门管理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跨部门业务协同与信息共享不足。实物资产在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维护、退役报废分属不同部门,因职能原因分段管理,各业务阶段信息共享不足,因电网在不断进行更新,实物资产也在改变,如新建或扩建变电站、迁移电缆线路等,这些实物的变化记录可能只在账目信息中反映,相关的部门或系统未进行数据信息更新,进而产生账外资产,出现账、卡、物不符的情况。
        (2)专业数据质量不高。电网企业采用的是基于业务流程职能部门分工的“条块化”、“分段式”管理模式,在规划设计、物资采购、项目建设、运检检修等环节中,各部门业务关注点不同,导致对信息的需求也不同,出现不同部门只关注本环节职能而忽视上下环节的管理需求,各部门所使用的项目信息、WBS 信息、物资信息、设备信息、资产信息之间缺乏有效的贯通和衔接,各部门没有对资产的使用进行及时记录或报废,就会产生资产虚增长的状况。
        (3)资产管理信息标准不统一。受限于职能的分段管理模式,各业务阶段的信息标准均由不同的管理部门按照本专业的管理要求制定 , 未充分考虑跨专业、跨部门的资产业务流转过程中的信息衔接问题,资产管理大多局限于部门最优,难以实现综合最优,无法适应资产全寿命全信息管理要求,对深化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形成了严重的制约。
        2.2 实物资产管理岗位设置不合理
        电网企业的实物资产庞大,种类繁多,对于一些需要专门进行管理的资产没有设置岗位,使得该类资产与账目不符;一些设备资产需要多种专业知识,因此会存在多头管理,同时一些实物资产存在管理上的真空地带,职能部门之间的管理不衔接;部分实物资产涉及生产、营销、农电、科技、信息等多方面,而因为岗位限制,很多都是兼职管理,无法保证管理人员的实际与精力,导致相关制度要求无法有效落实。
        3.提升电网实物资产精益化管理
        3.1电网实物资产精益化管理遵循的原则
        (1)统一标准、分级负责。建立基于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电网实物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和业务流程,强化分级管理,明确分工,落实责任,保障资产安全完整。
        (2)优化投资、提升效能。深化状态检修,建立基于资产(设备)评价的项目立项决策机制,优化资产投资策略,提高设备健康水平和资产效益。
        (3)统筹兼顾、信息融合。加强电网实物资产管理与价值管理结合,提升实物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推动设备管理向资产管理转变。


        (4)分析评价、持续提升。加强资产全寿命周期分析评价,完善闭环管控机制,促进电网实物资产管理工作持续提升。
        3.2电网实物资产精益化管理措施
        (1)建立电网实物资产管理组织体系。组成以分管领导为组长,运检部、财务部、物资部为主要成员的管理组织体系。
        (2)确定电网实物资产管理评估指标体系。以信息化系统为指标承载平台,关键点管控为手段,合理、规范地提出电网实物资产管理评估指标体系。
        (3)规范交接验收管理。接收资产验收申请,开展现场验收。工程开工前接收工程项目管理方发来的验收申请。运检部与工程项目部门、财务部门对工程建设质量、设备缺陷等进行随工验收,对设备基础信息、安装位置、型号厂家进行确认。
        (4)五方确认,确保源头一致。根据现场验收情况,使用保管单位、运检部、财务部门共同资产移交清册签字确认。资产移交清册采取了分级签字确认的方式,确保资产转固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5)设备资产联动,信息完整统一。由运维检修部门通过 ERP-PM 模块发起设备资产联动流,财务部门审核建立 ERP-AM 资产卡片,确保资产管理的实物流与信息流完整统一。
        (6)全面深化设备状态评价。通过建立状态检修工作模式和标准体系,收集全过程设备信息,开展设备状态评价,不断提升优化检修决策水平。通过对投运前基础信息、运行信息、试验数据等运行全过程信息进行收集、汇总,为设备状态的评价奠定基础。定期评价结合动态评价,准确反映设备状态。检修决策以设备状态评价结果为基础,参考风险评估结果,在充分考虑电网发展、技术进步等情况下,对设备检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排序,并依据《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导则》等技术标准确定检修类别、方式、内容,初步确定检修策略。严格规范大修技改全过程管理。有序衔接规划储备及计划工作,强化项目前期管理;试点检修策略优化,推进立项辅助决策 ;加强项目全过程管控,保障项目有效实施。
        (7)积极推进设备退役处置优化管理。以推进运检环节设备退役处置优化试点工作为契机,制定并不断完善一次主设备退役评级及再利用实施细则,明确资产退役后备用、再利用以及退役等处置意见,强化退役资产拆除、再利用等环节管控,确保资产合理配置、效能最优
        (8)前移退役管理节点,推进资产预处置工作;制定年度退役计划,保障退役管理有序开展;严控退役审批,严把设备退役关;分级开展技术鉴定,准确掌握退役设备状态;以资产鉴定结果为依据,严格施行保护性拆除;规范移交流程,确保可用资产再利用价值。
        (9)开展资产清查盘点建立协同工作机制。依托 ERP、PMS 等信息管理系统开展资产清查工作,建立资产设备一致性协同工作机制。运维检修部与财务部联合组织资产清查工作组,组织开展现场实物盘点,整理差异情况表,重点是统一资产清册,确保资产在入网至报废阶段身份的唯一性。
        (10)建立电网实物资产绩效考评体系。优化研究评估指标体系,推行实物资产绩效考评。对电网实物资产管理全过程的关键性指标进行分解,并将其分解至运检绩效评估体系中,按照阶段控制目标进行分析与考核,确保了该项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建立考核评价协同工作机制,保障考评工作有序开展。按月对关键指标进行分析、通报、整改,保障各项关指标可控在控。每月召集基层单位召开工作会议,对阶段工作任务以及管控指标情况进行讨论分析,重点解决工作开展中的问题,提出具体建议和意见。
        4.结语
        实物资产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领导层需要高度重视实物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摒弃传统的思想观念,积极采取措施,完善实物资产精益化管理管理方式,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发展要求,使电网企业能够得到更进一步发展,进而推动电力事业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柯金盈.企业实物资产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财经界,2020(2).
        [2]徐真真.电网企业实物资产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科技风,2019(15):205-205.
        [3]谢海程.电力企业在信息化条件下的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J].经济视野,2020(24):101-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