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技术创新及施工技术 何维静

发表时间:2021/5/3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0期   作者:何维静
[导读] 摘要: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持续提高,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灌云县水利局机电排灌管理总站  江苏灌云  222200
        摘要: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持续提高,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也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水利施工技术的创新与水利工程多年施工实践总结密不可分,更与现代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本文首先对我国水利施工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其次对水利施工技术创新进行了分析,最后阐释了水利混凝土施工技术,希望能够为水利工程施工建设提供帮助。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技术创新、施工技术
        一.水利工程施工特点
        水利工程主要是围绕环境和地下水资源而建设的,和传统水利工程相比较,现代水利工程范畴进一步扩展,主要分为防洪工程、农田水利工程、水力发电工程、航道和港口工程、供水和排水工程、环境水利工程、海涂围垦工程等。水利工程的特点如下:①影响范围广泛。作为水利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关系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当地经济的组织结构,一方面,水利工程的修建能够有效解决洪涝灾害,确保地方的长治久安;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修建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甚至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系统,一旦生态环境被破坏,造成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②规模大。水利工程的规模比一般工程大,多为政府投资建设工程,投入资金较多,且施工技术十分复杂,所需要的工期也很长,因此,在修建过程中,必须依照基本的建设程序,并在相关的标准下进行。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必要性分析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通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特殊性,来实现对水坝坚固程度的加强,所以,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而言,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加强建筑实体的稳定性及坚固性,会通过水泥、砂石等的基本特性,并结合钢筋的结构框架,这对水利工程而言非常重要。在我国水利工程建筑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往往是首先的技术之一。就水利工程来看,其不管是范围还是面积都比较大,要想提升水坝的牢固程度,就必须要合理的发挥混凝土特性,同时,要想防止施工过程产生分层问题,还要做好对混凝土运输的保护。
        三.水利工程混凝土技术的创新
        1.建立并完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体系
        要想做好水利工程的技术质量控制工作,就要建立并完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体系,因为水利工程施工是受诸多相互联系并且相互制约的因素影响的,而不是一道单一工序。 要想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就要将每个阶段性工作做好。将水利工程项目的施工划分为若干个小的项目环节,在分项目在没有技术验收前,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施工。
        2.提高技术改进的重要性认识,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当前改进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技术是当务之急,要强化对于技术改进的重要性认识,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充分调动资金,强调远期利益;要设立技术
        改进的专项研究项目,争取施工计划与研究能够时刻保持同步或者研究更先于施工;要加强与科研机构与高校等单位的密切合作,不但要从这些单位汲取人才养料,还要实现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我国水利施工技术科研项目的研究。
        3.注重材料质量的技术控制
        水利工程项目的建筑施工对各种材料的质量和产品性能有很大的要求,因为它们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施工前的材料选购上,相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加强重视程度,把好产品关。尤其是质量检查人员,一定要做好各项检查工作,而且还要具有很高的思想觉悟性,保证工作认真负责,能够坚持做好抽检工作和普检良好结合的工作原则。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坚决不允许投入使用,若是合格再允许进入到工程项目中。要保证水利工程施工使用的原材料完全符合要求,具有生产厂家检验的质量证明文件和品质试验报告等书面说明。 在原料进入使用时,应对其品种、级别等性能指标进行复检。只有保证材料的质量,才能够保证整个工程项目质量的合格,才能保证施工企业的长期良好发展。


        4.技术人员的培养
        伴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进步,为了更好的让施工技术得到相应的提升和创新,我国在对水利工程施工人员的培养上给予了很高的重视,对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的强化, 与此同时,还需对他们的实践能力进行相应的提升,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样对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创新提供更好的保障,有助于水利工程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1.混凝土的配比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与水在一定的配合比下形成的,其排料的选择,必定会对混泥土的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相关的混泥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水泥品种,以及砂、石颗粒大小,截面宽度,并且要根据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行排料比的计算,然后通过一定的试验对所投入的原材料比例进行调整和对比, 从而选择出最适合的配料和比例。
        2.混凝土搅拌
        搅拌对于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来说也至关重要。而搅拌效果的好坏与搅拌工具质量好坏直接相关,混凝土搅拌工作进行之前,先将沙子加热或是将水拌合。采用蒸汽的方法将骨料进行加热或是用铁板将骨料炒热。另外,在进行相应的加热时,还需注意加热的沙子温度不能高于60℃,水的温度不可高于80℃,这样就能有效的防止水泥因温度过高而产生假凝现象的发生,保证水泥原有的作用效果没有被破坏,同时搅拌时间要适宜,不能过长,否则会影响施工进度,也不能过短,会影响混凝土性能。
        3.混凝土运输
        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规模大的特点,在进行相应的混泥土运输工作中,如果不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防护措施,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将很容易发生离析、分层等不良的现象,而这一现象的发生必定会破坏混泥土的整体性和均匀度,从而导致混泥土的强度发生改变,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得不到相应的保障,因此,在进行相应的运输工作的同时,还需对储存混凝土的容器进行密封性能的加强,其内部表面还应注意光洁、 平整性,从而有效的防止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出现漏浆的现象,保证运输过程混凝土不会发生变质。
        4.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混泥土振捣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有效的保证混凝土的强度与融合性能,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工作时,必须要严格注意其振捣的连续性,以及振捣速度和时间的控制;另外,为防止过振的现象发生,还需加强对振捣面的沉落的控制。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振捣工作中,重要的振捣方法有插入式振捣、行列式振捣以及交错式振捣这三种方式。
        5.混凝土养护
        水利混凝土工程施工完成后,还要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如果养护没做到位,之前所有的工序和工作将都不能有效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相关的施工人员,必须对混泥土的养护工作给予高度的重视,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完工后的作用效果,防止因养护工作不到位而给工程带来不良的影响。目前,我国在水利工程混泥土施工中常用的混凝土养护技术有太阳养护法、加热蓄热养护法以及养护剂养护法这三种。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是国家建设的最为主要的惠民工程,不仅影响着覆盖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现阶段,水利工程不仅仅用于灌溉、防洪,还用于发电等,为了确保水利工程能够一直为民众造福,水利工程施工人员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提高自身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宋瑶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4):107+110
        [2]严婷婷 探究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的应用[J] 农业与技术2018(22):89
        [3]刘海龙 浅析水利施工技术创新及混凝土施工技术[J] 科技研究2014(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