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如何提高小学德育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7月   作者:代明芳
[导读] 德育教学是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阶段小学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有效推进力量,因此在小学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效地开展好德育教育,对于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文章在这一背景下,以实际教学经验为参考,以现阶段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为载体,对提高小学德育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为现阶段小学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借鉴。
代明芳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第三小学校 摘要:德育教学是小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现阶段小学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有效推进力量,因此在小学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有效地开展好德育教育,对于小学阶段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显著的现实意义。文章在这一背景下,以实际教学经验为参考,以现阶段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为载体,对提高小学德育教学质量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为现阶段小学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借鉴。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学质量;提高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1)7-023-01 小学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格的启蒙阶段,但是小学生也容易受到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因此在小学阶段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对小学德育教学足够重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德育教学的现状 在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中,实际的发展现状还不够乐观,主要是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教师和学生不重视德育教学,在传统的应试理念下,将文化课学习作为主体,未认识到德育教学工作的知识,德育课程占有的比例少,没有将其划分到考核范围内。如:教学活动无法充分落实,一些学校开展的德育教学形式化严重,未对教学内容作出详细分析和针对性思考,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都较为被动,无法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同时,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学生只是记住一些特殊的节日,未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发挥。如:专业教师队伍的缺乏,尽管我国还在强调德育教育工作,但是,在很多学校中,缺乏专业教师队伍,甚至将德育课教师任命为兼职,这些教师在整体上没有实现专业学习和锻炼,也未对其充分钻研,对理论课程认识不深,无法保证教学效果的实现。如:教学活动未与实际进行联系,在开展德育教学工作中,将其与实际进行联系,能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分析和理解,也能产生深刻印象。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在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尽管教材中的一些人物和事件具备代表性,但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对其无法产生兴趣,在理解上存在很大限制,无法在根本上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这种因素影响下,不利于小学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基于实际发展情况,提出合理措施,保证小学德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也能促进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提高小学德育教学质量的具体策略 (一)遵循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保证教学目标的合理性 由于小学生的知识水平是非常片面的,且德育观念还未成型,对于各种事物的认知也是比较模糊的,所以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就要对于基础培养进行重视。并且,教师还要充分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具有比较乐观的教学态度,从而及时发展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困难,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但实现这一问题则需要具有一些前提条件:教师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较好的思维与学习习惯,使得学生的个性也实现发展进步。

有关实践明表示:想要使得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发展,教学方法的选择就要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遵循,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学生身心都能够实现健康的发展。 (二)借助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工具,丰富小学德育课程内容 现阶段随着教育部门对于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视和扶持,多数小学都完成了多媒体教学工具的配备工作。因此,在提高小学德育教学质量策略的探究过程中,小学德育教师可以尝试从教学内容的丰富方面着手,借助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工具,在现阶段的德育教学工作中以更加丰富的内容带来德育课质量的提升。例如在现阶段德育课的备课过程中,小学教师就可以将无臂青年彭超的故事进行搜集整理,将其借助自己双脚努力进行学习考进四川大学的励志故事制作成为电子课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借助课件中的讲述与自己的课内描述来让学生体味彭超身残志坚的精神;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相关照片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位优秀青年的坚强表现,进而在德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以这种全新的知识补充形式为学生带来内容方面的震撼,使得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真正获得高质量的德育教育,进而保障现阶段小学德育教学的高水平开展。 (三)开展课外实践,加强学生德育训练 丰富合理的课外实际活动是巩固学生成果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教学顺利进行的有效保障。由于小学时期学生好动爱玩的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有趣的课外活动,来激发学生热情,提高德育教学质量。比如可以每周定期开展“消灭”校园垃圾、探望孤寡老人、爱护绿植等活动,让爱护环境、关爱弱势群体的正能量在学生之间传播,使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进行德育训练,以此进一步巩固德育教学成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另外,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个人行为的规范,制定详细合理的德育细则,比如对学生上课的坐姿、对老师的礼貌用语以及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等,使“讲文明、树新风”的深深烙在学生内心,促使学生遵守思想道德规范。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实行德育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在德育教育中引入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通过更加直观、方便的教学手段,深刻的体会和感悟德育思想精神。例如,教师在对国家情怀进行培养和渗透时,可以通过上网搜寻一些我国发展历程的相关视频,或播放相关爱国歌曲。使学生能够通过感官而不断触发学生在内心产生爱国情怀。这种方式能够使学生了解更多没有发生在自己身边却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情,通过多媒体的方式能够将这些信息充分的、完整的展示,使学生能够通过画面和声音,不断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道德意识。 结语: 小学阶段的学生就像一张白纸,外界的人或事对其影响巨大,在这阶段必须做好德育工作,以提高学生分辨善恶、美丑、正确与错误的能力,帮助学生培养优秀三观,结合上述建议,切实提高小学德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德育思想能更加优秀,学生能因此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李玲玲.小学德育和安全管理问题的策略探究[J].天津教育,2021(12):23-24. [2]罗永军.小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形成探究[J].知识文库,2021(09):179-1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