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发挥小学数学教学的育人价值

发表时间:2021/5/28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1年4月   作者:周叶萍
[导读] 目前,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全新教育理念的提出,优化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也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发展和进步。

诸暨市大唐街道中心学校   周叶萍

摘要:目前,在我国社会整体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全新教育理念的提出,优化了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也促进了学生良好的发展和进步。本文则是分析最新课程改革理念所提出的核心素养教育方式,以小学数学课堂为例,希望能够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课堂中教学的方式进行改革,渗透其中素包含的育人价值,保证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此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优质的人才。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育人价值
        前言:小学校园内部数学教材中所包含的德育知识内容相对是比较多的,教师如果采用正确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就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也能够实现学生的良好成长和进步。因此,还要求教师能够在全新的教学背景下,改善自身的教育方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本文就是以小学数学课堂为核心,深入了解到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中教育育人价值的具体融入和渗透策略,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教育的优势和特色,以此为小学生未来良好发展和进步奠定基础。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育人价值渗透的重要性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上育人价值的渗透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第一方面就是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现阶段,各种教学的理念都在积极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之中,为课堂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阶段,教师不仅仅需要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传授,更是需要针对学生的道德和思想品质进行有效的引导,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知识学习条件,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课堂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因此教师也需要对数学课程教育工作进行有效的改革,利用多种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形成最佳的知识学习氛围,保证学生能够真正的接受到教育工作的熏陶和渲染,提高学习的效率。
        第二方面就是有利于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有效性的提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本身就能够达到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的过程中实施育人价值的渗透,能够保证学生向着一个正确的方向所发展,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这也适应了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使学生真正的在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所以也能够看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程理念下,育人价值的渗透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二、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育人价值渗透的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小学校园内部教学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真正发挥出自身所具有的引导性作用,结合课堂教学的现状,制定出合理的经营目标,引导学生真正地理解数学知识,并且了解数学课堂上所包含的德育内容,让学生真正地在掌握育人教育内容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一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逐步地提高自身所具有的核心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树立起榜样,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跟随着教师的引导,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小学阶段学生所接触到最多的成年人就是教师,教师是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榜样,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更是需要以自身为根本,不断地提高综合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够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德育教育渗透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不断加强自身对于德育知识理论学习的能力,这样才有助于更好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育人价值的思想理念,创新课堂教学的环境和方法,引导学生在参与到课堂活动的过程之中,吸收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受到育人内容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二)挖掘教材内容,渗透课堂德育教学
        在最新课程改革理念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工作不仅仅需要教导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各样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技能,更是需要进一步的把数学知识中所包含的德育内容进行挖掘,引导学生逐渐树立起正确的思想和三观,这样才能够为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更是需要对各种教学的材料内容进行挖掘,了解课堂所包含的德育思想,这样才能够把育人教育内容与课堂知识点进行整合,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使学生深入地对德育知识有所了解。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之中,适当渗透育人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例如:在讲解四舍五入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数学史融入到课堂之中,利用史料记载对知识进行讲解,向学生介绍四舍五入最早是开始在我国所使用的,同样小数的应用也是我国古代最早发明和使用的,这些都为人们日常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学生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就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自信心和国家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努力奋斗、不断学习,为祖国未来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道德品格
        在小学阶段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生活化的实践,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在生活中理解和吸收数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体会,培养学生真正的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这也是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目标。
        例如:在讲解数据的统计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之中,组织学生对自己家庭中每个月用水、用电量的信息进行收集,也可以把每个月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的情况进行记录,根据自己的记录,再结合所学习的数据统计相关的知识,制作成统计表。这样就能够让学生真正的把数学知识融入到生活的计算过程之中,使其真正的意识到长期的使用水和电,以及一次性塑料对于国家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资源的浪费,这也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保证学生真正的感受到国家发展过程中资源的宝贵,以及环境的重要性,以此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提高学生良好的道德品格。
        (四)利用数学历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我国的发展历史中,数学这门学科涌现出众多先进的人物,也拥有着非常雄厚的历史知识,所以,这些内容对于当代小学生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德育教育资源,因此,广大的教师也需要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中找准切入点,利用有效的着力点,努力地把数学历史和先进人物事迹融入到课堂上,发挥出对学生鼓励和教育的效果。
        教师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树立起民族自豪感,因为当前小学校园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并不均衡,所以很多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存在着理解上的错误,甚至认为数学知识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滞后的思想状态,思想和认知上也拥有着一定的错误。所以,教师也需要给予及时的纠正,正确地进行引导。例如:教师可以在讲解圆周率这一知识的时候,把祖冲之的故事告知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明确祖冲之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中,精准地计算出了圆周率的数值是3.1415926,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小学校园内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和实施的具体情况能够了解到,长久以来,由于受到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课堂上教师所关注到的仅仅是学生对于基础性知识内容掌握的情况,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样的方法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也阻碍了学生后续的学习水平提升。所以本文也结合以上的内容,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上育人内容的具体渗透策略,希望能够在核心素养带背景的指导下,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找到最佳的开展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优化学生学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蓝艺明.小学数学教学渗透德育:意义、原则及其途径[J].教育科学论坛,2020(34):47-49.
[2]李雪梅,李文联,周静.疫情背景下小学数学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调查研究——以电子科大附小“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2020(16):54-57.
[3]潘丽云.数学史视野下小学教师数学素养提升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20,40(06):96-101.
[4]颉静.“面向农村”的卓越小学教师育人机制的构建——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19(05):32-36.
[5].优化育人环境,推进素质教育——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桃花源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19(09):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