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兴宁市大众汽车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不断地普及,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新能源汽车既能够缓解我国石油资源消耗的压力,还能够有效地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在获得良好经济性的同时,还不断的保护了我国的生态环境,因此得到了我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正处于发展的新阶段,但是专业的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养相对落后,不能符合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本文主要是分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人员的现状,通过发现维修技术人员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培养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人员的具体方案。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人员;培养方案
在全球化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状况严峻的形势下,世界各国不断重视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传统的汽车行业一直都是用石油作为基础的动力能源,但是目前全球的石油能源已经出现了供应危机,并且急需寻找替代性的新能源。而新能源汽车不仅能有效地解决这种危机,还能够不断提高汽车的经济适用性,在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不断受到了人们的欢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还是存在着一些弊端。
一、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
在过去汽车大部分都是依靠石油作为动力能源的,但是随着我国工业生产以及汽车行业对于石油的大量消耗,石油资源已经面临着严重的供应危机。并且汽车通过燃烧石油后所排放的尾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继续使用石油产品作为汽车的动力基础能源已经不能顺应我国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新能源汽车(如图1)主要是利用电能和其他清洁能源作为汽车的动力能源,这不仅可以减轻汽车对于石油能源的依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环境。在目前的发展形势下,新能源汽车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起步较晚,因此,在萌芽阶段,还是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在汽车的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方面,一直存在短缺的状况,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够及时的解决,一定会制约未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长远发展。
.png)
图1
二、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技术人员的现状
(一)行业分化较细,人员分布不均
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指采用电能或其他清洁能源,作为汽车燃料或动力来源的汽车装备。但是新能源是一个涵盖内容较广的概念,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包含许多能源,并且对应的汽车种类也相当丰富。比如说电动类的汽车以及混合动力类的汽车,还有燃料电池类的汽车都属于清洁能源供应的新型能源汽车。这些汽车由于使用功能不同,并且所用的能源材料具有差异。因此,具体的分类较为细化,但是如此细化的分类,却没有与之配套的检测维修人员。这就造成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与检测维修人员不协调的现状。大部分的检测维修人员目前都在我国传统的石油燃料汽车产业中就业,而新能源汽车的专业检测维修人员数量较少,并且不同类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就造成了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人员,具有较大的人员缺口,这种人员不均衡的现状,必须在未来的发展中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善。
(二)汽车检测维修人员素质较差
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较为良好,因此,相关的从业人员在不断增多,目前我国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也比之前数量有所增加。但是这些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较差,很多检测维修人员本身没有实际的维修操作经验,甚至还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基础。除此之外,很多技术维修人员在以往的工作中,通常是针对传统的石油能源汽车进行检测维修,这就导致在面对新能源汽车时,技术检测维修人员无从下手的状况。与此同时,很多企业缺乏对新能源检测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因此,新能源汽车技术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远远跟不上,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速度,这就造成了市场产生了大量的人才短缺状况[1]。
三、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培养的对策
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行业现状,想要不断的促进新能源产业的长远发展,就应该注重对于专业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培养。
(一)优化培养院校的教学设计,加强校企合作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的汽修专业人才都是由相关的职业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在我国有很多职业院校都设置了车辆工程类型的专业,但是这些专业课程中所教授的技能和技巧通常都是针对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虽然也有部分院校设置了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相关课程,但是新能源汽车的车辆工程专业并不是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发展的主流方向,在课程的具体设计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目前,根据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不断发展的状况,职业院校的课程建设也应该要不断的加快速度,让学生在了解和学习内燃机汽车课程的同时,还要注重新能源汽车课程技术的培训,并且在课程培训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创新思想的培养,不断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工作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二)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
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具有很高的实践操作要求,因此,在学校的学习课程中,应该注重对于实训课程的比例结构增加。目前我国的职业院校车辆工程专业中,虽然设置了不少实际操作课程,但是很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自身就缺乏实践操作的经验,更不用说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示范。为了不断地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应该积极的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能够多多的参加实习,不断对4S店内的新型能源汽车进行深入的了解,在实习的过程中,还应该生产技术一线的工作人员进行学习。与此同时,学校还应该安排教师去企业的现场进行学习,不断了解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方向,对教学的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帮助学生更快地贴近新能源汽车实际的社会需求,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检修和维护的能力。除此之外,汽车企业也应该对在职的人员进行定期的实操技能培训,让员工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员工的实际操作能力,为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提供更加专业的人才[2]。
(三)制定行业标准,规范汽车检测
传统的汽车行业已经具有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汽车检测规范,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于汽车检测的规范性条文还是比较欠缺,这就导致新能源汽车在检测以及维修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规范标准,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制定出合理的检测维修标准,不断规范检测维修人员的操作流程[3]。
结语: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成为了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检测维修问题,应该不断地加强对于专业维修人员的培训,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志斌.试分析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J].时代汽车,2018,01:25-26.
[2]龚天.试分析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J].汽车实用技术,2020,4516:194-195+214.
[3]包科杰.浅谈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的培养[J].科技风,2019,08: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