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在工业机器人组装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7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5期   作者:吕家乐1 范金伟2
[导读] 现如今,PLC控制技术已经和网络技术、机械等科技实现融合。其投入于工业生产工作中
        吕家乐1  范金伟2  
        1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0   2中国有色(沈阳)冶金机械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 现如今,PLC控制技术已经和网络技术、机械等科技实现融合。其投入于工业生产工作中,并持续进行发散性地发展,能联合多种控制系统,合理简化工业机器人控制,推进工业机器人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PLC?工业机器人?控制?
        1 PLC系统结构
         第一,CPU,由控制、运算及寄存等多个模块构成,根据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进行接收及保存大量的数据,并通过扫描手段获取现场设施形成的信息,并直接转入寄存装置中,以此判断是否存在故障问题。在PLC工作期间,其把通过扫描获取的内容存在对应的I/O区域内,之后由储存系统内进行取读,通过指令解释后,进行快速运算,得到的数据原路传回。在全部的用户程序工作结束后,会将运算结果传回输出设备,由此形成循环的运转体系。第二,存储器,涉及系统及用户两类,前者属于系统自带的,无法修改,包括管理程序、命令解释等;后者分为程序与功能两类,其中功能存储模块是实现数据交互的基础。第三,I/O模块,是连接系统和电气回路的媒介,其中的输入模块信息体现信号的状态,而输出部分的信息则体现出锁存器的实时情况。第四,通信接口,负责系统和外界设备的信息互换,本身的规格多元。第五,电源,是维持系统工作的基础。
        2 工业机器人系统中PLC技术的应用
        2.1 硬件结构
        工业中的机器人通常包括机械、控制、驱动和感知4个模块,包括四轴机器人、气缸、PLC以及电磁回路等。使用PLC技术组成的机器人以四轴为主,可以活动自如,行为正确且高效,稳定性较好。在此类控制系统内,PLC属于控制中心,内部是由以太网、I/O等部分构成,能全面收集机器人的所有运动形态。用于工业的机器人组装系统中,需要准确做到装配货物,所以,机器人应能做出搬运、提起等行为,整个程序比较复杂。在以常规流水线进行组装期间,要求具备高稳定性的控制系统,再加上PLC对外界因素的抵抗能力较佳,稳定性较强,同时具有接收数据及处理的功能,而可以展现此类价值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可以控制气缸,通过驱动气缸,再借助PLC实现数据的准确传输,发送至电磁阀处,之后由电磁阀开展吸合及释放等动作,达到控制行动的效果。装配及检测期间,PLC和机器人、相应的视觉可以满足数据传递的需求,并借助PLC实现输入输出数据,由此准确对机器人的操作,全面检测工业生产的各部分。
        2.2 软件结构
        2.2.1 PLC软件
        工业机器人内部的组装系统中,PLC为核心,组装时需确定PLC相关装置和和I/O的点数。例如,小型PLC装置的点数为48,应根据工厂实际需求,设置I/O的端口和接口规格。此外,系统内的装置需借助以太网进行联网,以保证通信稳定,维持数据的高效互通。编写系统程序,根据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需要,应编制梯形图的程序。在此期间,技术人员应强调机器人与PLC装置的信息沟通。为此,编写系统程序期间,需准确设置通信地址,并做好风险防控,以免在后续投入使用后出现意外事故,对此可利用在程序内加入互锁等保护措施,维护组装系统的稳定。
        2.2.2 运动控制
         首先,升降臂。通常会借助电机本身带有的传动功能,并利用减速装置带动丝杆,共同构成升降的运动系统。
        其次,借助转速实现对机器人臂的操控,即速度比等于转速比,由此达到统一操控的目的。另外,机器人内所有轴均可以达到统一控制的效果,即使关节部位也能呈现较好的控制效果。
        最后,设计系统编程期间,不可脱离PLC,利用编写计算机高级语言,促使原本的系统程序转调整至PLC的数学系统程序,机器人做出的任何行为均是在特定的指令下完成。

应用此项技术期间,需控制机器人整体上的运动连贯性。在编写程序期间,要求编制细致的控制代码,之后通过计算机编程语言转变成数控程序,由此达到较好的控制成效。此过程较为复杂,应当储存形成的所有数据库内容,并通过系统内的控制装置,汇总并计算数据内容,通过下达相关指令的接收装置,实现指令的及时获取。而机器人在现场根据具体的指令做出对应的动作,由此达到控制目的,更好地为工业生产活动服务,推进工业的自动化程度。
        2.2.3 控制设计
        工业机器人系统的程序通常是根据具体负责的工作及步骤加以设计。将PLC技术应与于组装系统中,对机器人可以采用手动及自动控制两种方式,所以,组装系统期间,技术人员应全方位地掌握机器人负责的工作,并整理其在工作时,可能会遇到的情境,为稳定使用提供基础保障,为此,技术人员应从3个维度入手。首先,系统内需包含初始化程序,使得机器人系统发生异常情况时,可通过初始化操作,避免干扰今后的正常使用。其次,在保证自动控制的同时,还应能进行手动控制,加设有关的按键及开关,使两种控制相互补充,合理控制其的行为速度及力矩等参数。最后,按照具体的工作内容,对所有机器人设置活动定点,使其按照程序做出动作,以确保工作行为的连贯性及协调性。例如,某工业机器人组装系统,每个机器人均有数十个控制点,因此选用48个I/O点装置,其余的8个点位作为备用。基于实际需要设置I/O端口及其他构件,以联通所有控制点。此外,布置系统线路中,应当注意PLC和有关的触摸屏及机器人的视觉模块,二者组网方面。编写对应程序时,还需关注装置和机器人的数据互通,基于确定的通信地址,避免因此地址设计不合理引发不良后果,如机器人失控。
        2.2.4 顺序控制
        在具体的生产运动期间,相应的技术人员应切实发挥出PLC技术在顺序控制方面的价值,并将其普及至多个适宜的领域中。通常情况下,在工业机器人自动控制系统中,如果顺序控制实际呈现的应用效果未能达到理想化的程度,则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如果顺序混乱,会直接干扰到机器人工作行为的开展效率,因此,技术人员应对PLC技术在顺序控制方面有足够的重视。具体来说,在设置顺序控制时,PLC中的顺序控制应涉及主站、现场传感知和远程管控,技术人员为此需科学设置PLC的控制体系。要求采用最优的方式,构成完整的系统程序。由于强化控制程序整体的合理性,并切实将顺序控制的价值发挥至极致。另外,工业领域的机器人组装控制系统当内,基于自动控制程序的使用过程加以梳理整合电机启动方式,影响此项技术的应用效果,但若能保证顺序控制得到有效应用,则PLC技术的实际运用质量也势必会得以提升。
        2.2.5 运动轨迹
        机器人所做出的任何行为,均需在指令系统的驱动下,促使运动轨迹得以被全方位地控制。合理应用PLC技术合理掌控工业机器人活动的状态,基于该种控制模式,会大幅提升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效率。在实际操作技术方面,操控机器人的技术人员,需利用此项技术,编写代码,并应用高级计算机语言,以合理设置机器人的活动行为,并完整且准确地调整至数控程序。该项程序系统通常有控制指令、参数和变量等模块,进行参数计算,以高效地控制机器人控制系统给出准确指令。另外,技术人员还需开展系统化的控制体系联合工作,以达到改进控制指令的目的。利用PLC技术对磁浮电机加以管控,切实适应我国工业行业生产的自动化诉求。
        3 结语
        为更好地展现机器人的使用价值,应把PLC控制投入在实际的控制环节中。借助构建机器人形成组装系统,强化其运行的现代化及智能化指数。
        参考文献
        [1]孟良.PLC技术在工业控制机器人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数码世界,2020(10):275-276.
        [2]李满.PLC技术在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0(18):38-39.
        [3]孙祥云,李丹.PLC控制在工业机器人组装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2):18-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