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庆徽
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中心小学,523820
摘要: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较少,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够重视,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评价方式单一。运用多元化教学的方法,可以让课堂内容安排得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模式更加多样化,学生的参与度更高,通过对学生多方面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能力。
关键词:方法;效率;多元化;小学;数学课堂
引言:数学学科内容是非常丰富而精彩的,单纯局限在课本上,或者使用单一的教学模式都限制了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磨灭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完成数学的教学目标,老师要多元化地对学生进行锻炼,如何更好地将多元化教学法应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
1、课堂互动不足
小学数学学科随着年级的升高,难度逐步增加,对于老师的课堂提问,大部分学生开始无法立即得出准确答案,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计算或思考。单纯地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来进行互动,无疑进一步加重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心理压力,并且降低了课堂的活跃度。许多老师为了赶课程进度,无法充分给予学生时间思考,多数情况变成了老师的自问自答,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地位被动摇,老师成为了“主角”。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特别是中高年级,老师会遇到很多的课程重难点。部分老师在课堂上,过多地把目光和精力集中在“学生的反应慢”、“学生的计算能力弱”、“学生不认真听讲”等问题上,正是因为把教学的困难归结到学生身上,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心情急躁,教学节奏混乱的现象,最终无法完成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
2、缺乏数学思维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是用讲解的方式把数学知识点告诉学生,学生单纯地记忆数学概念和同类型习题的解题过程,无法深度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逻辑和解题思路。在小学阶段,简单的机械性重复记忆学习,对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没有帮助。大多数老师都发现学生举一反三,灵活运用数学概念和公式的能力较弱,因此错误地让学生练习大量的数学题,繁多的数学作业只会进一步压榨学生的学习精力,让学生没有时间静下心针对关键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死板枯燥的数学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停留在皮毛,数学思维能力无法得到提升,学习数学变得越来越低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得不到好的效果。很多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没有将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进行联系,学生无法更好地理解数学当中的抽象概念,也无法对数学知识进行实际的运用。
3、评价体系单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资源内卷,家长把内心的焦虑投射到学生身上,导致学生在本应该轻松学习的小学阶段产生了学习压力,学习重心都是为了能够选择一所好的中学。越是教育资源争夺激烈的城市,小升初的考试的成绩对学生今后的择校和分班的影响也越大。当多数学:生学习数学的目变的功利时,对数学概念和公式进行死记硬背在短时期内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显然单一的评价体系会引导学生用错误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随着数学学科难度的加深,学生的学习效率只会越来越低,老师的教学效果只会越来越差。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数学能力的好坏显然是不够全面的,但是,大部分老师除了考试以外,并没有针对学生的情况提供更多元化的、个性化的评价体系,导致大多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没有成就感,并且极易产生厌学的心理。
二、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
1、丰富课堂内容
为了让课堂教学效果更好,老师可以让授课的语言更加丰富,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在学习与圆相关的数学知识前,老师可以用脑筋急转弯进行课程导入。
对同学们进行提问:“哪一件东西明明是圆的,大家却说他是方的呢?”学生在思考的过程当中会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的很多物品,从这些物品当中,学生会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脑海中抽象想象出“圆”的样子。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考,最后在学生苦思冥想后揭晓意外的答案:“方向盘”。通过这一脑筋急转弯,学生们会发现,一件物品用于描述他不同属性的概念是多元化的,例如方向盘这一名称,就是用它的功能进行命名而不是形状。正式进入课程后,老师也要让学生明白“圆”是一个数学概念,是从生活中概括和提炼出来的。生活中没有完全完美的正圆,但是数学概念当中的圆是有数学条件和相关规律的,学习了圆的相关知识,可以将这些知识再运用到生活中。课堂内容的多元化,是建立在不断提升老师个人综合知识水平的基础上的,老师可以由一个单一的数学知识点延伸发展出不同的内容,通过多元化的数学现象和生活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将数学知识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建立起丰富的链接。
2、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是建立数学思维的关键时期,数学思维的培养不能单单知识通过课堂上的知识点讲解来进行,老师可以创新更多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发挥出老师作为引导者的关键作用。例如六年级星号课题“节约用水”,老师可以将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都在课余时间围绕“节约用水”这一主题进行调查研究。一部分小组成员对身边的用水情况进行观察,收集校园和小区户外的各个水龙头的情况,看是否有破损,是否有人没有及时关闭水龙头。另一部分小组成员通过网络和书籍调查“节约用水”相关的资料和数据。用一周的时间,一个小组的学生要呈现出调查结果,分析身边浪费水的现象并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法。通过多元化教学形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学生不止对数学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培养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提升,还加强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和默契度,学生全方位的数学综合能力都从中得到了提高,学习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
3、完善评价体系
采用单一的数学测验去评价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是相对片面的,同一个数学知识点,从一开始学习时的简单认识,慢慢过渡到理解和清晰,然后是熟练掌握,最后是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不同层次的学生,用同一套试卷的同一道数学题去进行检测,无法获取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实际情况。当然,利用试卷,无法全面地将数学知识点完全呈现出来,这是卷面考试无法突破的局限。因此老师需要创新更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去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并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问题,个性化地提供指导和帮助。老师要与学生多沟通,建立平等友好的交流关系,日常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也会更愿意主动向老师求助。通过对学生的初步观察和沟通,老师可以基本摸清不同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逻辑,例如在学习百分比时,有些学生对除法和分数相关的概念都掌握得较好,在学习百分比时就能从代数的角度更好地进行理解。有的学生对图形和几何更加敏感,那在学习完圆的概念后再进行百分比的理解,就会更加容易。相同的知识点,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考察,考察的形式也应当是多元的。课堂上的和学生的提问互动也可以增加到评价体系中。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也可以对评价学生的数学能力提供参考。
结语: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要找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用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改进。课堂互动差就丰富课堂内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弱,就给学生创造更多样化的数学实践活动,单一的评价体系无法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就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更加多角度的观察和了解学生。
参考文献:
[1] 谢洪月.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整合训练策略[J]. 校园英语, 2020(24).
[2]苟瑞莉. 基于多元化教学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 新智慧, 2020, 000(006):71.
[3]吴和开. 多元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分析[J]. 环球慈善, 2020, 000(001):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