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入手,引导学生爱上诗歌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徐秀英
[导读] 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徐秀英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银城第三小学,江西省上饶市    334200
        摘要:诗歌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更是人们表述情感的有效方法,随着现代教育的改革、优化,诗歌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也逐渐表现出来,如何培养学生仿写诗歌的能力更是成为了很多教师关注的焦点。由此,本文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仿写教学的意义展开讨论,并在这一意义基础上分析利用仿写帮助学生爱上诗歌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仿写;诗歌

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背景下,仿写作为一项能有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仿写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其中,诗歌作为最近几年小学语文美育教育中的关键组成,仿写在诗歌教学中的应用也开始受到人们关注,那么究竟如何将仿写和小学语文诗歌教学融入到一起呢?下文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小学诗歌仿写教学的意义
        首先,能丰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面,并强化小学生语文实践的能力。诗歌作为语文学科中比较精华的部分,诗歌不仅语言精练,诗歌中更大都蕴含一些深意、反应一些现象。所以,如果教师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将诗歌和仿写结合在一起,那么学生就能够在仿写诗歌的同时积累更丰富的语文知识,在源头上提高自身的理解、写作能力,为后续更深入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其次,能实现对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自核心素养培育理念出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就成为了很多教师关注的问题。鉴于此,诗歌和仿写融合在培育学生素养方面的意义就表现了出来,其两者的有效融合能大大降低学生语文学习的难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实践语文知识的热情,从而实现对学生勇于尝试、不轻易言败思想的启蒙,实现这一环节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意义。
二、仿写入手,引导学生爱上诗歌的方法
   结合过去小学语文诗歌仿写教育的经验来看,笔者认为教师可从如下3个步骤实现以仿写指导学生爱上诗歌、写作诗歌的效果。
(一)确定好诗歌仿写的主题
        确定诗歌写作的主题是基于仿写展开诗歌写作教学的关键,鉴于此,笔者建议教师这一环节先从被仿写材料的主题出发,融合现阶段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制定仿写的主题,以此确保学生能够在这一主题的趋势下言之有物的展开诗歌仿写,从中实现利用仿写引导学生学习、理解乃至爱上诗歌的目的。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4年级《白桦》课程中的诗歌仿写教学为例,教师在确定仿写主题时就可以从《白桦》为学生描述的“冬日白桦”景色出发,尝试以“自然景色”(如“蓝天”、“白云”、“青松”等)为主题引导学生将自己对生活中自然景色的领悟以诗歌方式表述出来,为学生们提供诗歌写作的素材,也激发学生们利用诗歌表述自己情感的热情,提高这一环节诗歌教学的有效性水平;
(二)多维培养学生写作技巧
        相对于其他内部的仿写而言,诗歌仿写对于小学生而言是难度比较高的部分,所以,在后续优化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中仿写教学的成效时,教师也应该从自己班级小学生欠缺的能力出发,为小学生们系统的渗透诗歌仿写的技巧,遵循渐进的帮助学生掌握诗歌仿写的方式方法,从中提高仿写对诗歌教学带来的积极影响。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在天晴了的时候》为例,在引导学生仿写这一诗歌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任务式学习”的思路运用到课程教学中,凭借设计任务任务问题的方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诗歌写作的技巧,进而帮助学生更好的展开仿写。比如,诗歌仿写的第一步教师应获取家长的支持,尽量让学生家长多为学生提供接触自然、融入社会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后续诗歌仿写积累素材;第二步,教师就应让学生深化对教材中被仿写诗歌的理解,并要求学生在理解教材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教材诗歌,让教材诗歌的模式、内容扎根在学生内心之中,为后续学生灵活运用教材诗歌“模型”展开仿写打下基础;第三步,教师则应为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诗歌仿写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仿写诗歌,以此让诗歌成为学生彰显个性、表述自己的平台,进而实现借助仿写让学生爱上诗歌的目的。
(三)在交流分享中升华仿写  
        在上述举措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在学生仿写完诗歌后为学生提供交流、分享的平台,让学生在分享、交流中明确自己在诗歌仿写上存在的不足,做出改进的同时获得诗歌仿写能力的有效提高。比如,在完成部编版小学语文《白桦》内容的仿写后,教师就可以基于学生们仿写的结果,组织学生开展“诗歌交流会”,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将他们仿写得到的成果公布、分享出来,接受教师、同学的点评(譬如,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优化诗歌后利用1-2分钟时间在其他同学面前声情并茂的展示他们仿写的诗歌,而后由教师和同学对其所仿写诗歌的内容予以评价,提出学生仿写诗歌中存在的各种优缺点,以此启蒙其他同学诗歌仿写的思路,实现借助学生仿写案例,优化诗歌教学效果的目的),以此帮助学生在交流、分享中明确自己仿写诗歌后续改良的方向,点燃学生参与诗歌学习、仿写的热情,提高诗歌教学效果的同时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间的距离,为后续更深入的语文教学创造条件。
结语:
        综上,诗歌作为一种语言文字表达的方式,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小学诗歌仿写教育更是成为了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的新重点。由此,上文围绕小学语文诗歌仿写教育的意义、方法分别进行阐述,希望凭借上述举措说明能帮助教师在后续语文教学中更有效的开展小学语文诗歌教育。
参考文献:
[1]潘裕英. 仿写入手,引导学生轻叩诗歌大门[J]. 课外语文(上),2019(5):128-129.
[2]朱金秀. 无心插柳"柳"成荫——我的仿写练习与诗歌写作偶得[J]. 新课程·中旬,2017(3):125.
[3]熊辉. 仿写与抒情:何其芳与诗歌翻译[J]. 现代中文学刊,2017,0(5).
[4]胡海苑. 浅谈低年级儿童的诗歌仿写训练[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38):173,175.
[5]黄绍良. 读诗·仿诗·写诗——小学诗歌创编的实践与思考[J]. 教育艺术,2016(2):63-64,67. DOI:10.3969/j.issn.1002-2821.2016.02.0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