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展亮
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万秀区梧州市河口小学,广西梧州543004
摘要:据统计调查研究,思维导图广泛运用于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复习课是对小学生在学习数学当中遇到的知识难点问题进行一个总结和梳理,通过思维导图的系统概括性这一优势能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但在对思维导图的运用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具有实践性的应用对策,更有效的将思维导图运用在教学中,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学习成绩。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随着教育的改革发展,教育的手段和方式也在不断的创新。思维导图以图文的形式应用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将零散的数学知识要点统一整理起来,使数学更加直观可视化,对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实践作用。
一、思维导图对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意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具有实用性的思维工具,通过人脑的多种机能,将从前在脑子里创造和思考过的知识,科学系统性的重新展现出来。以一个思维中心开始相互发散,利用图文的形式把知识点分类,在根据知识点的相互联系贯穿在一起,运用不同的图形符号和不同的颜色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记忆,合理的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思维逻辑。具有逻辑性、结构性、抽象性的特点,全面提升小学对数学知识运用的能力。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存在的问题
思维导图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应用当中也面临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着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的正常化开展,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没有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这些问题主要都源由于教师不知道如何去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进行教学,对思维导图不具有专业性,缺乏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1]。
(一)教师缺乏对思维导图的专业培训
思维导图运用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能力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随着素质教育深入改革下,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的教学能力,不仅仅是以提升学习成绩为目标,更加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提升小学教师对思维导图的专业能力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据统计调查,目前在一年内只有43.75%的教师参加过有关思维导图内容的专业培训课程,并且出席率很低,同时有37.50%的教师未曾参加过关于思维导图的任何培训[2]。由此看来,教师对思维导图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以致于教师在思维导图缺乏专业的指导能力。
(二)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力薄弱
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许多教师都将思维导图应用在课堂之中,这是好的一个现象。但是有部分老师盲目的使用思维导图,停留于表面的形式主义,没有真正将思维导图的优势进行教学,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忽视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完小数的加减乘除知识后,教师把课程学习的知识点,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直接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思维导图概括性的学习,这样的呈现虽然简单清晰,体系完整,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能够帮助他们梳理学习逻辑思维,但是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会不明所以,导致失去学习的信心。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虽然把思维导图引用到了课堂上,却没有重视“导”的作用,没有真正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3]。
(三)学生对绘制思维导图的效率较低
绘制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归纳数学知识体系,在绘制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思考,通过理解性记忆掌握学习的知识要点。但是学生在实际的绘制中,有着一定学习难度,一方面是学生不知道怎么去绘制思维导图,不熟悉知识点的运用,不了解如何通过知识点进行扩散和延伸,学生缺乏对知识整体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是学生没有把时间用在学习思维导图上面,缺乏系统的绘制手法和技巧,使思维导图在实际的使用中不灵活,效率不高。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应用对策
(一)提升对思维导图的专业能力
教师对思维导图接触运用的时间不长,所以有很多老师对思维导图的知识并不了解,出现了教师在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时不知道怎么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去总结整理知识的问题。针对这一现象,需要教师加强自身专业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自主性学习思维导图,同时熟悉思维导图的绘制方式。并且可以搭建教师互动平台,教师之间互相分享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对思维导图的应用能力,从而提升课堂的学习质量[4]。
(二)强化教师对思维导图的运用
教师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要让思维导图有效的应用在教学课堂中,需要强化教师对思维导图的学习。通过对思维导图有了一定的知识了解后,再提升对思维导图的专业应用能力。教师对思维导图有了专业的把握后,能够从科学性的角度使用思维导图,避免教师主观的思想,引导教师规范性的将思维导图运用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思维导图设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同时,在实际的运用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不是为了要用思维导图而用,要让思维导图发挥出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学习知识点的掌握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实践绘制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绘制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外培训以及团队学习等活动形式,指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让学生深度理解思维导图的知识运用[5]。以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完成教学后,组织学生形成一个团队小组,对课堂的教学内容绘制思维导图,让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进行交流沟通,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表达出来,进行分析总结,绘制思维导图,通过小组互动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的能力,让学生实际性参与到绘制中,从而提高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
四、结束语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的有效应用,得到了许多教师和学生的认可。通过思维导图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对现代化素质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施永华.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的应用[J].智力,2020(35):81-82.
[2]高峰.建构知识体系培养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9):90-91.
[3]杨素宁.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0(52):79-80.
[4]彭思敏.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20.
[5]朱迎弟.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考试周刊,2019(81):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