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电缆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的差异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电业》2021年2月第5期   作者:吴金
[导读] 随着计算机与仪表电缆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国家对电线电缆监管越趋严格,
        吴金
        安徽新亚特电缆科技有限公司  安徽·无为  邮编238331
        摘要:随着计算机与仪表电缆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国家对电线电缆监管越趋严格,计算机及仪表电缆等特种电缆相继颁布了有关的行业标准,本文针对已发布的TICW/06-2009《计算机与仪表电缆》和JB/T13486-2018《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对比,简述了标准之间的技术差异。
        关键词: 计算机及仪表电缆  标准  结构  材料  检测
引言:
        计算机及仪表电缆适用于额定电压U0/U 300/500V,交流50Hz,电子计算机系统、监控回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及检测仪器、仪表连接用屏蔽电缆。因为使用温度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比较特殊,所以电缆的组成材料种类繁多,结构也最为复杂,产品生产存在不规范现象,2009年颁布的TICW/06-2009《计算机及仪表电缆》成为计算机电缆行业首部标准性规范,为计算机电缆行业的规范生产提供了依据,随着线缆行业的发展和线缆标准制定的逐步规范,2018年颁布了首部行业标准JB/T13486-2018《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
一、结构
1、导体
        标准对导体的结构类型要求基本一致,导体应符合GB/T3956的第1种、第2种或第5种导体。JB/T13486-2018行业标准导体单线可以镀金属层或不镀金属层,而TICW/06-2009规定镀金属导体只可以使用镀锡铜丝,镀锡铜丝应符合GB/T4910中TXR镀锡铜丝的要求。
2、绝缘材料
        TICW/06-2009行业技术规范绝缘材料应用范围广,品种多,JB/T13486-2018行业标准只规定了聚氯乙烯绝缘、聚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两者虽具有部分相同的应用范围,但针对绝缘标称厚度要求有明显区别,JB/T13486-2018对绝缘标称厚度要求并没有按不同材料类型进行详细的划分,导体截面相同,绝缘标称厚度要求都是一样的,详见表1、表2:


3、成缆元件
TICW/06-2009行业技术规范成缆线芯单元的结构分为对线组、三线组、 四线组,对于非屏蔽两对电缆也可采用四芯星绞组型式,星绞节距应不大于150mm,而JB/T13486-2018行业标准中电缆线芯单元可分为对线组和三线组。所以JB/T13486-2018中没有四线对绞的电缆。
在单元对绞绞合节距方面,TICW/06-2009和JB/T13486-2018也有些许差异,两者都要求单元内线芯截面1.5mm2及以下,绞合节距应不大于100mm,当单元内线芯截面2.5mm2时,绞合节距应不大于120mm,而TICW/06-2009行业技术规范还将耐火电缆的绞合节距也控制在120mm以内,且非屏蔽电缆的对绞节距宜采用不同的绞合节距。在成缆绞合方向上,两者规定相同,按同心式绞合、相邻层绞合方向相同,最外层绞向为右向。TICW/06-2009的绞合节径比不大于成缆外径的 25 倍,而JB/T13486-2018则根据电缆使用条件规定,固定敷设用电缆的绞合节径比为不大于成缆外径20 倍,移动敷设用软电缆的绞合节径比为不大于成缆外径 16 倍。
4、内衬层
对于铠装型电缆JB/T13486-2018规定内衬层应为挤包内护,其标称厚度如下表3规定,最薄点应不小于标称厚度的80%-0.2mm,TICW/06-2009则未对内衬层做要求,这里应视为等同于对护套要求。
表3 内衬层厚度


5、护套
TICW/06-2009对于护套厚度要求其平均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厚度,最薄处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的85%-0.1mm,对于氟塑料护套,最小厚度为0.6 mm,硅橡胶护套,最小厚度为1.4 mm,聚氯乙烯护套、聚乙烯和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等其他材料最小厚度为1.0 mm,护套计算公式如下:
氟塑料护套  TS =0.025D+0.4
硅橡胶护套  TS =0.035D+1.0
其他护套材料   TS =0.025D+0.9
JB/T13486-2018则对护套要求分为铠装型电缆和非铠装型电缆,铠装型电缆护套最薄处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的80%-0.2mm,最小厚度为1.5 mm。非铠装型电缆护套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厚度,最薄处厚度不小于标称厚度的85%-0.1mm,最小厚度为1.2mm。护套计算公式:
TS=0.025D+0.9
TS:外护套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
D:挤包护套前电缆假定直径,单位为毫米(mm)
        电缆护套材料应与绝缘工作温度等级应是相适应的,TICW/06-2009绝缘材料应用种类就比JB/T13486-2018多,因此和JB/T13486-2018行业标准相比,TICW/06-2009在护套材料的应用也相对广泛,表4所示。


二、产品的规格
产品规格方面除不同材料对应的产品规格外,相同的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绝缘、交联聚乙烯绝缘型号中TICW/06-2009对线组可达50对组, JB/T13486-2018只有37对组,三线对相同可达24对组,JB/T13486-2018没有四线对绞的电缆。产品规格方面TICW/06-2009比JB/T13486-2018明显范围更广,详见表5 。

三、绝缘线芯识别
TICW/06-2009行业技术规范和JB/T13486-2018行业标准均要求绝缘线芯采用颜色识别,识别标志应符合GB/T6995的规定,但单元间标志识别有所区分,JB/T13486-2018单元间应采用色带、数字或颜色识别,颜色识别并未规定推荐色谱,而TICW/06-2009成缆元件可采用色带或数字或者色谱识别,对线组色谱推荐采用蓝/白、红/白、绿/白、红/蓝,蓝/白为标志对,其色谱推荐如下表6。


四、产品检测
        在成品的电压试验中,TICW/06-2009对屏蔽和非屏蔽型电缆、铠装和非铠装型电缆进行了区分,对无屏蔽和无铠装的电缆电压应加在导体之间,试验电压值应为1500V;对有屏蔽和有铠装的电缆,电压应加在导体之间和导体与接地的屏蔽和铠装之间,试验电压值应为1000V,电压应逐渐增加,并维持满1分钟,绝缘应不击穿。JB/T13486-2018则未对屏蔽和非屏蔽型电缆、铠装和非铠装型电缆进行区分,统一规定电压应加在导体之间和导体与接地的屏蔽和铠装之间,试验电压值应为1500V,电压应逐渐增加,并维持5分钟,绝缘应不击穿。
        在产品的检验方面,TICW/06-2009和JB/T13486-2018大同小异,均包括产品的结构尺寸、电性能、 机械物理性能测试。结构尺寸测试方面,TICW/06-2009和JB/T13486-2018均有绝缘厚度、绞合节距、屏蔽、成缆、铠装、护套厚度的检测要求,JB/T13486-2018除此之外还包含电缆的导体、内衬层的要求, 而TICW/06-2009结构尺寸还有对电缆外径的要求,没有电缆的导体和内衬层要求。电性能测试方面, TICW/06-2009和JB/T13486-2018一样,均有导体电阻、电压试验、绝缘电阻、工作电容、电容不平衡、屏蔽抑制系数的要求,JB/T13486-2018加了电感电阻比要求,除此之外两者同样包含了绝缘机械物理性能、护套机械物理性能、燃烧性能、标志等项目检测要求,TICW/06-2009还有对交货长度的要求。

结束语:
        本文从产品结构、产品规格、绝缘线芯的标识方式和产品检验等方面对TICW/06-2009和JB/T13486-2018进行了比较,可以发现两者有着较大的差异。文中未提及的部分也有差异处,如结构特征代号、屏蔽、材料性能要求、假定值计算、试验项目要求、试验方法等 ,都是需要注意的细节。笔者认为JB/T13486-2018行业标准由于材料及产品规格等使用范围的局限性,并不能满足国内计算机及仪表电缆需求的多样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从而使该行业标准的推广使用并不能深入各电缆生产企业。各国计算机通信电缆产品的技术标准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出口电缆产品在商务合同文本上也要标明执行哪个国家的标准或国际标准。企业在参与招标前期准备时,应与业主方细致沟通、对接,避免出现不合格产品,造成巨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TICW/06-2009《计算机及仪表电缆》
【2】JB/T13486-2018《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