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润物无声——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月5期   作者:关奕梅
[导读] 语文是小学学习当中的基础学科
        关奕梅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实验小学 广东省湛江市   524100



        摘要:语文是小学学习当中的基础学科,在教材中很多教学内容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大提升是十分有帮助的。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
        德育教育是小学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在哪个学科都要融入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小学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教育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的研读、各种语文活动的开展,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融入,在提升学历的语文水平的同时,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提高[1]。
        1、结合生活实际,融入德育教育
        现阶段的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长辈给予了过多的爱护,从而使学生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更喜欢教师将答案直接告知学生。针对这样的情况,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加以改正。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德育知识,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对德育的认识,结合语文教材内容,明确切入点,实现德育教育的高效性。例如,在学习《不懂就问》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在文章中孙中山先生遇到了不会的问题向先生提出,在孙中山完成了老师布置的任务之后,教师给予了耐心的解答。通过这样的阅读,教师可以灌输给学生不懂就问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在学习的过程中要不耻下问,针对不会的问题要勇于提问,从而将德育的观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达到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
        2、深入挖掘教材,进行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同时也包含了大量的德育教育的知识。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研读语文教材,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增强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感悟,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2]。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我不能失信》这篇文章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重点让学生总结文章的主要中心思想,让学生认识到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对待他人要信守承诺,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通过对小学语文教材的深入研读,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也能够使学生获得德育教育,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使学生获得道德品质的提升,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3、运用课外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德育品质的培养都是十分有帮助的。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融入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能够获得道德品质的熏陶,促进学生知识水平和道德品质的共同提升。例如,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会组织学生进行环保的相关写作,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来到公园,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好,和学生共同维护公园的环境,将公园中的垃圾放入垃圾桶内,对公园内行人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劝阻。在实践的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保护自然的重要意义,在写作的过程中更加有话可说,真情实感,有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另外在这样的活动中,也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4、结合教学环节,渗透德育教育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德育教育,将德育融入到教学当中的各个环节中,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实现德育教育的高效性[3]。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前预习、刻钟学习、课后复习都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课前预习中,总是会有学生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课前预习,还有的学生虽然预习了但是并没有仔细的学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就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让学生理解课前预习并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更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学生答应教师需要做的事情,是一种诚信的表现,让学生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再如,在课堂的学习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经常会出现打扰其他同学学习的情况,还有学生不认真听讲,搞各种各样的小动作,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告诉学生这种行为是不对的,也是十分不道德的,不仅打扰了其他的同学,也浪费了自己的宝贵学习时间,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在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有一些学生不愿意自己动手,总喜欢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指出,这种行为是极不道德的,不仅是对自己都不负责任,也是窃取其他同学的劳动成果,要学生做一个诚实守信、有良好品质的人。通过在小学语文当中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德育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要不断地加强探索,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育。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研究教材的内容,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也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从而实现学生全面综合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明明.德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分析[J].新智慧,2021(07):60-61.
        [2]刘佳.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J].小学生(下旬刊),2021(03):53.
        [3]周子云.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03):160-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