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结课艺术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期   作者:潘佳萍
[导读] 一个引人反思,充满悬念、承上启下的结课,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物理课堂的学习渐入佳境。
        潘佳萍
        苏州市吴江区松陵第一中学215200   
        摘要:一个引人反思,充满悬念、承上启下的结课,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物理课堂的学习渐入佳境。在每一节的教学末尾精心创设一个曲终意长、言近旨远的“终曲”,为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帮助,充分把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关键字:结课 激发兴趣 承上启下 教学目标 实践意义
        众所周知,“结课”作为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物理老师都不应忽视的一个环节,就像新课导入一样,结课也是不可或缺的,更是一门重要的艺术。一个引人反思,充满悬念、承上启下的结课,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成果,引导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物理课堂的学习渐入佳境。所以,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组织和开展结课教育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物理课程的特征和学生学习的偏好,提高结课教学的设计水准,进而更好地为初中物理教学目标的实现而服务。
一、结课艺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意义
        首先,结课是初中物理课堂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环节,结课的水平及成功与否,不仅关系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一整节课的教学效率,还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其次,结课教学在调动学生的探究心理、培养学生的物理科学精神、启迪学生的思维等方面都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教师通过结课教学艺术的提升,可以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思维,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的有效衔接。再次,良好的课堂结课可以在课末有效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帮助学生温习所学的知识,从边缘上整体掌握知识的重点,使知识更加系统化。此外,结课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是恰当的结课还能起到相应的桥梁和诱导功能,明确物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提高学生学习的正对性和有效性。
二、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结课方法
        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结课教学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常用结课方法主要有几种形式。
        1、梳理概括法。教师可以在课末简洁运用文字、图表语言等对一节课的教学主要内容和关键之所在进行尝试梳理和归纳。该方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温习所学知识,特别是在知识密度较大的物理课堂上比较实用。如初中物理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结课,可以用“虚像同侧正,实像异侧倒;成实像,物近像远像变大;成虚像,物近像近像变小”几句话,简明形象地描述了实像与虚像的特点以及物距与像距的关系,是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浓缩。

   
        2、首位照应法。该方法主要是强调与教学导入的呼应。在课末给出答案或设置新的悬念,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物理知识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如“摩擦力”的结课,教师通常在课前导入一个生活境界,在结课时教师可以对导入的摩擦力现象进行解释,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3、拓展延伸法。该方法可以将学生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斜街,能够对课内外教学起到相应的“桥梁纽带”作用,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宇宙探秘”的结课,教师完全可以引入最新的天文研究成果或一些大胆的猜想作为教学的延伸。
        4、设疑导向法。教师运用该方法时,通常会在课末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以便学生课余探讨,或者在学生感到言犹未尽时收住话题,让学生对下节课充满期待,以保持好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三、初中物理课堂中结课应该遵循的主要原则
        1、完整性。初中物理课堂上的结课设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需要和教学导入、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衔接,进而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例如,在新课导入环节,通常会设置问题悬念,并围绕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结课环节也要有所涉及,甚至将导入的问题延伸到课外,确保结课设计与教学主题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确保整个教学方案的逻辑性和完整性。
        2、适宜性。初中物理课堂结课的适宜性应注意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结课提出的问题、制造的悬念以及布置的作业要难易适中。要避免学生对物理课程产生抵触情绪,保护好学生的学习信心。二是结课时间的安排要合理,既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过短会造成课堂教学时间的浪费而影响教学效果,过长则是延长上课时间,影响学生的正常休息和学习精力的调节。所以,教师要制定长短适宜、难度适宜的结课方案。
        3、启发性。初中物理教师在制定结课方案时,要紧紧抓住教学内容以及发展变化的规律。在课堂末尾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问题,加快学生物理科学思维的养成,培养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这样就达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4、趣味性。在一节课的末尾,学生的学习精力和注意力会有所下降,因此结课形式要体现出趣味性。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快速的集中起来,做到对新知识的及时回忆和巩固以及对课外作业的重视。对此,教师在结课环节要多采取实验、多媒体、游戏、联想等趣味性的结课手段和方法,让结课教学更加具有主动性和艺术性。
        综上所述,结课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艺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教学职能和促进作用。虽然结课教学没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是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学习要求,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结课方法。在每一节的教学末尾精心创设一个曲终意长、言近旨远的“终曲”,为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提升提供更多的帮助,充分把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