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思考 彭碧容

发表时间:2021/5/25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6月下   作者:彭碧容
[导读] 语文学科同时具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给自身文化与气质带来的巨大改变,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广西玉林市容县容州镇第四小学 彭碧容 537500

摘要:语文学科同时具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特点,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给自身文化与气质带来的巨大改变,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还能够塑造学生良好的内在品质,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引言
        为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必须要从小开始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而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学科,除了一些基础的语文知识之外,还有着极为深奥的人生道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融合,对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文化素养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密切联系生活,增强学生的文化感知力
        在所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传统的节日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涉及我国传统节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深入剖析这些文章,并且将文章所叙述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他们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印象。小学生只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才能够越来越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向学生细致地讲解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的习俗以及端午节的文化意义。端午节也称“端阳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置的节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端午节作为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又是让学生体会节日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工具。语文教师要提醒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民族的过去并树立民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与此同时,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加强学生对于端午节的印象,要引导他们阐述自己眼中的端午节,以及介绍自己在端午节当天所参与的民俗活动,让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端午节对于自己生活的改变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改变。
        二、拓展语文教学范围,增加中华传统文化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多样,不仅物质文明丰富,且在精神方面也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要求教师转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中华传统文化学习当中。同时,在正式教学时,教师有必要对语文教学的范围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在丰富教学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以教学《草船借箭》一课为例。本篇课文选自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三国演义》以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可以明确的是,其中蕴藏着不少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对此,在正式教学时,当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就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


具体来说,教学重心不应当仅停留在“草船借箭”这一件事上,而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深入剖析诸葛亮、周瑜、曹操等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故事情节的走向,从而切实体会到中国古代丰富且悠久的军事文化思想。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情境之中,对中华传统文化萌发欣赏、热爱之情。另外,教师还可以将提前准备好的影视片段在课堂上放映,让学生认真观看。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的渗透渠道,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内容和特定历史时期的认知,同时让学生受到深入人心的歌曲和饱含时代特征的服装等的感染,以便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把握中华传统文化在军事等方面的表现形式,从而获得更加真实有效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不断学习,促进自我发展。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形式多样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只要教师善于挖掘和运用,就能够有效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需要强调的是,为了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适当拓展和延伸教学范围,增加一些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收获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为文学素养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三、以主题活动带给学生体验感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安排主题活动,通过活动来积极引导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兴趣,感受传统文化的美。例如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语文学习后,小学生往往会积累一定的古诗词知识,鉴于此,教师可以在班级或者学校开展以古诗词为主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代诗人的装扮来参与比赛,这样能够为学生营造出古色古香的情景,让小学生切身体会到古人创作诗词时的情形。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开展软笔书法的练习,软笔书法艺术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优秀的一种传统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汉字的正确书写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小学生初次接触汉字,对其字体结构的认识比较少,在汉字书写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笔画、笔顺以及书写等多种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钢笔字和毛笔字的练习教学,而且可以针对一些高年级小学生专门开设书法教学课程。尤其是要对毛笔字的书写练习给予高度重视,毛笔字书写练习不仅能够让小学生的耐心得到锻炼,同时也能够让小学生在认真的书写过程中充分感悟到汉字的魅力所在,从汉字的每一个笔画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理论教师要始终坚持“写好字,走好路,做好人”的基本教学理念,将做学问和做人结合起来,教育学生要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通过这种方式来逐步培养起小学生对书法和汉字的热爱,进而全面提升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也能得到有效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升语文教师的文化素养、加强多元教学方法的应用、对教学形式进行优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合理利用传统节日来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渗透。
参考文献
[1]黄丽萍.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读写算,2020(24):35.
[2]周冬梅.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1):72-75.
[3]杨福.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探讨[J].学周刊,2019(02):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