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方式

发表时间:2021/5/20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0期   作者:申 腾
[导读]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申 腾
         陕西省榆林实验小学       719000
         新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应体现多元化,即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具体到课堂教学的细节中,既有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又有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在课堂评价中,要注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感受,以激励为主,营造一种热烈而又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从而使课堂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教师评价的激励性   
         《语文课程标准》表明:教学评价语言应该具有激励性,应充满爱心、智慧的牵引,充满人文关怀。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执教的《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至今使我难以忘怀。在进行新课时,当学生们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自由读完课文时,孙老师说:“什么是最美妙的音乐——你们的读书声。”评价时神情是那么专注、那么投入,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感。在齐读课文时,孙老师赞许地评价:“你们读得真好。我真惊讶!不过你们一口气读完了,没有一丝喘气,好像挺累的。”在孙老师的指点下,有位同学自告奋勇地要求读。他读完后,孙老师摸摸他的头说:“你读得很认真,而且用手指指着书上的每个字,这种态度真值得我们学习。”孙老师说完后,几乎全班都举起了手。子是,又有一位学生很幸运地展示了他的朗读。接着,孙老师进行了第三次评价:“我听着你读,我仿佛自己也飘飘忽忽……”
         三次朗读,三次评价,句句扣人心弦。第一次,既有对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肯定,又委婉地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第二次,孙老师的评价“很认真,真值得我们学习”,总是能设法找到学生的过人之处,给予激励,促使其产生更高的需求。第三次评价更是满足了孩子的内心需要:自己的读能把老师打动,那是何等自豪!内心获得成功感。孙老师看似不经意的话语中,却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理念: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促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产生乐于求知、积极向上的情感,形成主动、健康的学习心理。
         二、注重自我评价的自主性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实施教学评价,需要学生的自我评价。自评就是让学生自己评自己。学生想象丰富,有很大的创意性。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他们的行为或作业做出自我评价。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判断中,发现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鼓励他们客观地评价自己,有针对性地做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控的意识。因此,我们要调动学生自主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参与评价中学会发现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自我激励与超越。如在上作文《我喜爱的水果》一课时,我让学生将水果带到课堂,以小组的形式观察水果的外形,并要求做好记录。在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个小组活动开展得特别顺利,观察记录很快就完成了。我就请这个小组的组长向大家介绍一下经验,他想了一想,说:“我们小组,有的负责说,有的负责写,分工合作,很快完成了任务。我们都觉得这样的方法特别好。”另一个组员补充道:“你看我们组的同学。现在都在欣赏我们共同劳动的成果,我们很高兴!可是其他小组的同学都自己顾自己,谁也不听谁的。这样根本就不好合作。”听了他们对自己学习情况的评价,我及时地给予了鼓励,并号召其他组的同学向他们学习。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
         三、注重相互评价的真实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种需要正是学生在精神上特别强烈需求的。引导学生相互评价的过程,正是为他们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倾听别人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深入学习,最终获得知识,这也正是布鲁纳所说的“知识的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开展互评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最好表现。小学生喜欢模仿老师去评价别人,教师就是要充分给予学生自主的权利,让他们充分开展互评。在互评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评价,同时还养成了聚精会神倾听的习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注重师生评价的平等性
         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柔和剂。小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也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听学生评价,学生在欣喜、“受宠若惊”之余,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地表现一番。如在教新课《槐乡五月》时,教师在范读课文时,用征求的目光巡视了一下全班同学,诚恳地说:“老师要读课文了,你们对老师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吗?”学生们稍加思索,就会大胆地说道:“我希望老师的声音要响亮。”“老师读的时候要注意读出槐乡的美、槐乡人民的热情……”当读完后,学生也会纷纷举起手对老师作出评价,“老师读得很好,很有感情。”“老师把衣襟的,读成后鼻音了……”我对学生点点头。微笑着说:“谢谢同学们,你们听得真仔细,这些细微的地方都注意到了,我再次读时一定接受你们的意见。”接着,我又充满感情地读了一遍,学生高兴极了,他们有的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有的竖起了大拇指!因为老师真的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和自己一起读书、一起学习。
         新课程理念下的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总而言之,课堂评价是一门艺术,艺术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在评价中全面发展,享受成长。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