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小学古诗词如何进行吟诵教学,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55卷4期   作者:苏学珍
[导读] 俗话说得好,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苏学珍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教师进修学校          364100   
        摘要:俗话说得好,熟读古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我国是诗的国度,古诗词经过几千年的风霜雨雪摧残愈发坚韧,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意境高远,是中华民族道德之根。小学阶段是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开展古诗词吟诵对小学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教材,阐述了吟咏的概念,并分析了小学吟咏教学的方法,以求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古诗词;吟咏教学;概念;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也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改革,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也日益得到重视。但是,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模式中,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即仅仅将古诗词翻译一遍,讲解古诗词中的一些重点字词的含义,随后就让学生熟读并背诵古诗词,这种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真正掌握古诗词的真正含义以及诗人的真实情感,因此,也无法激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
一、吟诵的概念
        吟诵,是中国传统学习古典诗词特有的方法,是按照一定的韵律和节奏、充满感情地去吟诵古典诗词。吟诵是中国传统的最主要的读书方法,兼有吟咏和诵读的功能,是阅读、学习所有古典诗词文赋的统称。更重要的是,吟诵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怎么样去吟诵一篇诗文,实际上就是怎么样去理解这篇诗文。学习者往往通过反复吟诵,不断修正,达到对诗文的记忆和理解。
二、吟咏教学的方法
(一)动静结合,加深理解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古诗词原本的含义和情感已经和新时代的语言表达有很大的不同,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想使学生真正读懂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就需要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促使小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不仅熟练地背诵古诗词,还能深刻理解其所要表达的含义。因此,在小学古诗词学习过程中,采用吟诵教学,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们在学习古诗词时,深刻地了体会到古诗词承载的文化气息,进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
        例如:教师在进行《悯农(其二)》这首古诗教学时,要让学生先明白怎样进行高效朗读。当学生们朗读到“谁知盘中餐”时,要降低节奏,让学生们在缓慢的节奏里深刻地感受到古诗展现的农民辛苦劳作的场景,从而让使学生通过古诗认识到“我们每天吃的食物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通过这种动静结合的方式,小学生在吟诵中慢慢地理解到古诗的意境,同时,吟诵也可以加深小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融入音乐,开发想象
        在学习古诗词时,可以看出,古代的诗人和文人早就将古诗词与歌曲合在一起进行创作,因此,在吟诵的过程中,往往会有种在唱歌的感受。由此可见,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古诗词与音乐结合在一起,那么就会为小学生学习古诗词创造出舒适的氛围[2]。诗人和文字在写作古诗词时,融进了个人情感,描绘出艺术情境,音乐有利于促使学生从诗歌中领略到诗人表达的情感。
        例如:教师在进行《赠汪伦》这首古诗的教学时,就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选择一些曲调忧伤的音乐,在学生吟诵古诗的时候播放。当学生们读到诗句“不及汪伦送我情”时,可以提高声量,在悲伤的音乐气氛中,感受到大诗人李白与朋友恋恋不舍的感情。在音乐的伴随下诵读古诗词,可以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意境,并对古诗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使用腔音,感受诗词韵味
        古诗词除了具有节奏感,还有很好的韵律感。通过仔细观察可以看出,有的古诗词,最后一个字词的韵母总是相同或者相似,这有利于增加诵读的节奏感。韵味是吟诵时,鼻腔和胸腔想通产生的一种感觉。声韵包括平声、赏声、入声、去声等几种声韵方式。
        例如:古诗《登鹳雀楼》中,第一句诗“白日依山尽”使用的是去声韵,第二句诗“黄河入海流”使用的是平声韵,第三句“欲穷千里目”使用的是去声韵,而最后一句“更上一层楼”则用到了平声韵。教师在带领学生吟诵时,要把握好语气和声腔,运用腔音表达出诗的情感,从而感受到古诗词的意境。
(四)反复吟诵,感受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吟诵很重要。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可以想象出古诗词所描绘的景象,加深对古诗词的记忆力,领略到古诗词的节奏感和韵律感。此外,经过反复诵读,学生既可以掌握古诗词吟诵时使用的腔调,还可以体会到古诗词的顿挫感和铿锵感,从而领悟到古诗词的真正含义,感受到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在学习《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古诗时,可以看出诗人虽然描写的是夏天的山道夜色,但是主要表述的是今年这个丰收年,一方面是诗人自身情感的一种表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百姓获得丰收的喜悦。在吟诵时,要加重“片”和“见”的音调。因此,学生在吟诵诗的前四句时,要用舒缓、激动音调,而在吟诵后四句时,要采用惊喜的音调,这样才能将诗人内心的情感真正的表达出来。教师带领学生吟诵时,要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体会到盼望丰收的感受,以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运用方言吟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语言方式多数为普通话。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方言,因此,在教师带领学生吟诵时,可以运用不同的吟诵方式。通过古诗词学习可以看出,一些古诗词带有自己的方言特色,学生运用方言吟诵有利于其更好的掌握诗人的情感[3]。
        例如:在学习《送元二使安西安西》这首古诗过程中,当读到“劝君跟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古诗时,首先可以用普通话带着学生们吟诵,在吟诵时,要注意把握音色的使用技巧。然后在用本地方言来吟诵,使学生在吟诵中感受到普通话与方言的魅力,从而更好地领略诗词的意境。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进行吟诵教学,能够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古诗词的内涵、韵味和诗人的真实情感;此外,吟诵教学方法,也给诗词赋予了新生命,有利于古诗词文化的继承与进一步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高小玲.提高小学古诗词教学效率的创新教学方法[J].科普童话,2019(38):42.
[2]殷煜毅.浅谈创新吟诵法教学对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效率的影响[J].文化产业,2021(02):165-166.
[3]刘美芳.养成吟诵习惯 提高欣赏素养——论小学语文在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15):91.


(本文系:福建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
         立项编号:FJJKXB20—1326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