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病例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7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9期   作者:汪汝渊
[导读] 患者女性,52岁,体重指数22.48kg/㎡。因“反复头昏1月余,加重1天“入院。在急诊三次以上测静息血压均高于正常上限,最高血压为190/100mmHg,
        汪汝渊
        云南大学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21
        患者女性,52岁,体重指数22.48kg/㎡。因“反复头昏1月余,加重1天“入院。在急诊三次以上测静息血压均高于正常上限,最高血压为190/100mmHg,给予乌拉地尔持续静滴,血压控制在100-120/70-80mmHg,以“高血压3级”收住院。父母有高血压病史,均因为脑出血死亡。查体:血压:130/72mmHg,神情,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其余查体无异常。诊断1.高血压病3级 2.脑供血不足。入住心内科后给予维持降压治疗,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po,st(11/12);缬沙坦氨氯地平片,80mg,po,qd(11/12—13/12),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po,qd。同时给予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用药及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 12月13日,患者血压下降太低,为90/64mmHg,考虑为药物作用太强导致,因此调整为为缬沙坦胶囊,80mg,po,qd。之后患者血压维持在100/80mmHg左右,头昏症状明显改善。出院后继续服用上述降压药及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二级预防用药。
        1.患者门诊就诊时最高血压为190/100mmHg,虽然还未达到高血压急症诊断标准,但是,目前的高血压已经导致患者出现了头昏,视物模糊及耳鸣,说明目前的高血压已经对神经系统造成了一定的损伤,有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因此,目前患者血压需要积极进行控制。患者如果在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血压重度升高,舒张压>130mmHg或(和)收缩压>200mmHg,伴有重要器官组织如心脏、脑、肾脏、眼底、大动脉的严重功能障碍或不可逆性损伤。应当积极进行干预,以预防进行性或不可逆性器官损害,降低死亡率。 [1]。该患者入院的生化检查发现血糖稍有升高,其余均无异常,考虑为应激性血糖升高,而且心脏彩超提示患者无相关心血管疾病,但是,该患者父母有高血压病史,均因为脑出血死亡,说明该患者的高血压有家族史倾向,因此从这点来看,该患者属于很高危患者,结合患者此次发病情况,需要进行降压治疗[2][3]。并且需要缓慢降压,降压目标为160/100mmHg。对于该患者,可以选择的药物有硝普钠和乌拉地尔[1][2]。就目前临床疗效观察,乌拉地尔和硝普钠都具有良好的控制血压的作用。硝普钠可直接作用于血管,可立即发挥作用。乌拉地尔静注后需15分钟起效。硝普钠最终代谢产物硫氰酸盐,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正常者硫氰酸盐排泄时间为3天,肾功能不良者排泄减慢,会引起氰化物中毒。硝普钠可引起心率增快。乌拉地尔代谢产物无药理活性,主要经肾排泄,其余经肝脏代谢消除。该药可以抑制反射性心率增快[4]。但是从药物经济学方面来看,硝普钠所需费用明显低于乌拉地尔,可以明显降低患者经济负担[5]。综合以上,该患者目前肾功能良好,从经济学上考虑,该患者更适合于选择硝普钠。
        2患者入院后,高血压已经明确诊断。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黄种人高血压患者,目前作为一线治疗的药物包括ACEI类,ARB类,钙通道阻滞剂和噻嗪类利尿剂。

降压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获得并维持目标血压,对于该患者,结合其发病情况盒耐受程度,其长时间控制血压目标应低于140/100mmHg[1][2]。该患者入院时即使用三联降压药物(美托洛尔缓释片、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考虑患者血压控制不好,还临时给予了一次硝苯地平控释片。随着降压药物作用的发挥,该患者入院后血压一直持续下降,头昏症状持续不缓解,直至12月13日,患者血压已经降至90/64mmHg,考虑药物作用太强导致,因此将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更换为缬沙坦,之后患者血压维持在100/80mmHg左右,头昏症状明显改善。由此可见,该患者的降压方案及策略都太过剧烈,导致患者出现了低血压,而且患者长期的降压目标也偏低,这对患者机体重要器官灌注及长期预后是不利的[1][2][3]。
        3.该患者的降压方案经过调整,最终确定为缬沙坦钾和美托洛尔,虽然最新2014美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将β-受体阻滞剂列为二线降压药物,不作为首选,但是从长期大量临床试验可知,美托洛尔对心肌具有负性作用,同时还可以抑制交感活性,减少儿茶酚胺的分泌,降低其对心肌组织的毒性作用,可以抑制心肌重构,保护心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6]。缬沙坦属于ARB类,属于一线降压药物,其可以阻止AngⅡ与AT1受体结合,抑制血管收缩,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醛固酮的分泌,可以抑制心肌重构,保护心脏功能,改善患者预后,降低病死率。所以从患者选择的药物种类来看,是合理的。
        4.小结
        高血压急症患者需要紧急降压,但是48小时内血压不低于160/100mmHg,避免引起器官灌注不足。对于已经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目前作为一线的降压药物包括ACEI、ARB、CCB和噻嗪类利尿剂,根据2014美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对于亚洲人种,这四种药物之间没有优劣之分,但是降压的策略缺需要斟酌,应当缓慢、平稳降压,起始方案不可太过剧烈,避免引其低血压。美托洛尔虽然被列为了二线降压药。但是其对心脏具有独特的保护机制,在有心衰、心肌梗死,伴有高血压的患者,除了RAAS系统阻断剂必需以外,β受体阻滞剂时不可或缺的,因为其可以明显改善这类患者的预后,减少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等.内科学(第7版) [M],251-266.
        [2].刘力生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 年修订版 全文) [M]:19-22
        [3]. 王鸿懿,孙宁玲等. 2014美国成人高血压管理指南介绍[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1):74-82.
        [4]苏定冯,陈丰原等.心血管药理学(第4版)[M]:340,363-365.
        [5]王家伟. 乌拉地尔和硝普钠治疗高血压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师,2007,10(9):924-925.
        [6] 苏定冯,陈丰原等.心血管药理学(第4版)[M]:1-2,231-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