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的优化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张浩东
[导读]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其施
        张浩东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市200135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建筑行业管理水平发展速度则稍逊于技术发展速度,导致建筑行业由于管理水平落后出现一些发展问题。本文以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作为研究方向,通过分析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政策环境以及常见管理模式,从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成因角度总结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并提出了提高施工安全管理的优化建议。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管理困境;管理对策
        引言
        建筑安全管理的实质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控制安全。识别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和有效措施,对不同类型的风险进行管理和控制,以减少或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这对实现高质量、高标准的施工项目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形成及相应的安全风险改善措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安全管理涉及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做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加快工程建设进度。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将得不到保证,将导致施工人员积极性不高,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率。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要构建一支专业的施工安全管理队伍,并确保安全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工作,重视工程施工每一个环节,充分保证安全工作做到位并落到实处,避免出现施工安全事件,以免给企业和施工人员造成损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贯穿了整个工程,对建筑企业和施工人员的意义重大。因此必须保证安全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并要求所有施工人员参与到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落实安全管理,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建成。在实际的安全管理过程中,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要及时上报施工情况,遇到问题采取及时的措施进行解决,保证施工的绝对安全。
        2存在安全风险的原因
        2.1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条例主要是从大角度规范安全生产,但一些细节性的制度需要施工企业自己根据施工情况进行制定,很多施工企业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为施工安全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为了良好落实工程项目要健全管理体系,建筑企业中普遍缺少健全的安全管理系统,许多企业在施工中过分追求进度,未能有效认识安全生产重要性,缺乏施工当中良好的监督管理,导致安全监管工作不能有效落实,甚至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都没有专业的安全管理部门,即便设置安全管理部门,却并没有在工作过程中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不到位,对现场施工风险存在侥幸心理,导致施工安全风险扩大,进而影响了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成效。部分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未能严格落实岗位安全管理职责,仅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来处理现场问题,这种管理机制非常不规范,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非常形式化。
        2.2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安全意识淡薄
        工作人员作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直接影响着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提升。但是现在很多建筑企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并没有切实有效地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只是将安全管理工作停留在纸面上,如制定安全生产方案、签订责任书等。这使得安全工作出现没有落实的情况,从而导致一些安全隐患的产生。另一方面,部分企业管理人员为了降低生产的成本,增加建筑建设的经济效益,对于安全成本投入方面进行削减,甚至会出现认识上的错误,认为工程建设出现安全事故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只要后期采取一些补救措施就好了。这种情况也给实际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带来了阻碍,使得建筑建设经常发生安全事故。


        2.3建筑工程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
        ①人的行为。机械设备损坏,现场人员受伤;人员行为不当,造成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结构设计中对安全风险考虑不足,可能发生设计事故;②不安全的环境文章工程设备的设计离不开具体的设备、仪器,如果这些物质条件不好使用;③环境不适应的情况。现场条件非常恶劣,位于隧道、陡坡、潮湿或暴雨区域。如果没有适当的防护措施,很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如果施工现场持续高温,很容易对工人造成伤害;某些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事故;④其他不利影响条件。由于设计部门资质不高,施工方案中对安全风险考虑不足,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发生事故;不同工种交叉作业组织不当,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困境的对策
        3.1完善安全管理机制
        科学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是保障建筑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必须不断总结施工经验,在施工过程中完善管理机制,同时要在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为不同的岗位明确责任,有效调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不同施工工种与环节中安排安全管理人员,将安全管理方法详细化,使管理人员有充足的精力来面对安全生产问题,根据规范化的管理措施来合理解决。施工管理安全应贯穿整个施工流程当中,有效落实预期的管理发展目标。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激发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使他们能够不断充实自身的专业素养,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管理过程中要成立安全巡视小组,对施工场地不定期进行巡视工作,检查各项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安全管理问题,要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3.2提高工程项目相关单位的安全意识
        首先,从企业高层入手,企业决策层应该敦促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关注国家施工安全相关政策法规变化,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条例调整现行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现行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合规合理。其次,对于中层管理人员,则要提升自身对于企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理解深度,能依据自身管理职能特点,将企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细化为具体的管理责任,从而形成自身的安全施工管理责任心,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落实企业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最后,对于基层施工管理人员,应该积极配合并落实中层管理人员分派的施工安全管理任务。将自身施工安全管理任务细化为具体的管理方案。
        3.3加大风险信息系统建设力度
        建筑信息在建筑风险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了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需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比如大量管理数据的应用分析。建筑业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整合以往年份的风险维度和风险影响,积极应对在建工程的潜在风险。例如,管理人员通过技术平台的联合管理来实现有效管理的目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中,安全管理意义重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重视建筑施工安全安管理工作,管控好每一个施工环节,将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应用到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效减少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及人员伤亡,提高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效率,最大限度提高建筑工程后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国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4):116-117.
        [2]李宗圣.浅谈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J].门窗,2016(12):254.
        [3]刘美涛.建筑工程监理中施工安全的有效确保[J].中国建材科技,2014(S1):142.
        [4]许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和对策解析[J].产业创新研究,2020(14):49-50.
        [5]王丙焕.建筑工程安全标准化建设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21):156+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