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优势探讨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张艳丽
[导读] 作为安全事故较多的行业,建筑业的事故类型较为多样
        张艳丽
        身份证号:37090219810921****
        摘要:作为安全事故较多的行业,建筑业的事故类型较为多样,风险源和复杂度也较高,对安全管理人员提出了较大的挑战。本文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视角出发,阐述了智慧工地的应用优势,介绍了智慧工地的应用准备,并对智慧工地的安全管理实践过程做进一步探讨,希望为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智慧工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引言
        近几年,建筑行业在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驱动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与之相对应的是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暴露了建筑工程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短板。安全管理是贯穿于建筑工程整个施工程序的关键模块,削减安全事故发生数量的核心在于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怎样有效利用智慧工地,变革以往建筑工地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模式,切实降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率,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者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
1智慧工地概述
        智慧工地是指运用信息化技术,针对施工过程管理,建立一套使人员、设备、材料等管理工作互联互通、相互协调、智能管控的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工程施工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管理,以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充分体现绿色建造和生态建造的一种新的建筑理念[1]。目前智慧工地在我国的发展虽然还处在起步阶段,但是正在快速发展。智慧工地的应用正逐步渗透到工程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不断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不断向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转变。
2智慧工地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2.1机械设备设施管理智能化
        塔吊、施工升降机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点,利用智慧工地,可以实现机械设施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比如,通过在塔吊上安装倾角传感器、回转传感器、风速传感器、重量传感器、幅度传感器以及对应控制元件,可以自动采集塔吊工作信息并自动根据起重量、起重力矩判定其是否超载,据此自动进行降档减速、声光预警、电源切断等操作,保证设备安全管理效率。
2.2安全体验教育培训生动化
        智慧工地是基于VR技术的管理系统,具有高度沉浸感的特征,可以实现安全体验教育培训的生动化。比如,智慧工地可以将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坍塌伤害、火灾伤害、机械伤害、火灾伤害等场景真实模拟,让施工者真实体会虚拟场景中各种安全隐患以及其导致的严重后果,进而在心理上产生触动,在今后施工作业中自发纠正、约束自身行为。
2.3安全巡视检查管理高效化
        安全巡视检查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常用手段,基于智慧工地的安全巡视检查具有更高的效率。比如,通过搭建专门的智慧工地安全巡检系统,可以在系统内构建安全隐患清单、危险源数据库、高危工程数据库,辅助现场安全巡视检查人员识别、监控、记录危险源,驱动施工现场安全巡视、检查、整改、复查活动的循环流转,并将相关模块数据实时上传规整,自动生成巡视业务表单,落实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为安全巡检效率提升提供依据。
3项目安全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1工地现场人员组成复杂,流动性强,管理难度大
        施工现场工人工种种类多,施工队伍多,包括钢筋工、混凝土工、砌筑工、木工、电工、油漆工、水暖工、架子工、机械工以及辅(杂)工等,传统的手段早已适应不了现在的管理需求。施工队伍人员交替频繁,流动性大,再加上一些工地现场未进行封闭管理,常有闲杂人员随意进出,给工程现场安全埋下了隐患。工人考勤缺乏电子记录,工资核算与支付证据链不清,劳资纠纷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对工程建设中的人员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施工机械安全事故频发,人员伤亡事故损失大
        施工升降机、塔吊等事故高发危险源监控难度大,单靠人力进行巡检排查,工作效率低,而且难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细化监督管理,容易出现监管漏洞,进而留下安全隐患。

施工机械事故一旦发生,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所以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施工机械进行高质量的管理非常重要。
4智慧工地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4.1项目概述
        某建筑项目的建筑用地面积为5.50x104m2,总建筑面积为4.36x105m2。由2层地下车库+7层商业裙楼+2栋29层写字楼组成,总建筑高度达到139m。
        该工程是智慧工地示范项目,通过运用移动云技术、BIM技术、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智慧工地在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全过程应用,涉及高危设备机械智能管理、安全隐患巡视排查、工作人员安全教育、现场人员监控处理等多方面内容。
3.2实践应用
        (1)高危设备机械智能管理主要是依托智慧工地高危工程管理平台,在塔式起重机、卸料平台、施工升降机、爬模支撑等设备设施适当位置安装智能监控设备。随后通过设备进场信息录入→设备安装验收→设备监控→违章报警→现场处理/逐级上报等程序,形成一个高危设备设施集成信息库。比如,在高爬模自动化监测管理过程中,可以集成高支模无线采集器、高支模综合分析仪、荷重传感器、声光报警器、位移计、高精度倾角计等工具,形成具备无线自动组网、实时数据分析、高频连续采样的监测管理云平台。在施工监测过程中,一旦发现危险情况,就会在数秒内触发声光报警,提醒人员紧急撤离。
        (2)工作人员安全教育主要是依托智慧工地安全教育培训体验平台,根据阶段施工技术应用、人员管理、政策落实需求,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培训者可以通过体验馆自带的三维模型对施工模块存在的危险区域进行辨识、分类、规划,提前设计科学的培训方案,最大限度利用体验馆内生动、形象的教育资源,让施工者理解安全知识、实践安全操作能力,达到提升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的目的。
        (3)现场人员监控处理主要是依托智慧工地实名制管理平台,根据该工程现场安全管理需求,落实实名制精准化管理,构建专门的智慧工地现场人员实名制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直接对接政府系统,可以根据收集的总承包方、分包方人员信息自动生成工人档案。并为每一个施工人员发放粘贴有个人信息二维码的安全帽,在现场出勤、安全培训、事故处理时,管理者可以直接通过移动智能设备,扫描施工人员安全帽上的二维码进行人员信息记录。在此基础上,现场安全管理者还可以通过定期汇总移动智能设备扫描信息,对各环节施工人员数量、分布情况直观分析。根据分析情况,科学配置管制区域报警系统、限载智能系统,以便在人员超出区域受力安全界限或者靠近现场临边、电梯井口、预留洞口等管制区域已预定范围内自动预警,并经物联网实时发送给管理者,及时消除风险源,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4)安全隐患巡视排查主要依托智慧工地移动智能化管理平台,由现场巡视检查人员直接在移动智能终端登录系统,上传照片记录问题并抄写给主要责任人。在接收到抄送信息之后,主要责任人需要第一时间回复整改方案并定期上传整改结果供记录者复核,形成一个闭环的安全故障巡视整改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可以自动生成安全故障隐患罚金单据、整改通知单、安全日志,提高现场安全隐患巡视检查效率,并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肩上。
5结语
        智慧工地作为近几年建筑行业普遍关注的新理念,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不断深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尤其在安全管理方面,智慧工地解决了传统管理过程中的低效、粗放的问题,运用当下先进的互联网技术、BIM技术、VR技术、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可实现生动有效的安全教育、安全智能的机械设备管理、高效快捷的安全巡检,使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不断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变。智慧工地不仅使项目现场管理更加高效智能,更是为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所有项目的统筹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同时也为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参考文献
[1]王超、陈励宁、王忠杰、全凯. 智慧工地在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与探索[C]// 2020年工业建筑学术交流会. 0.
[2]仇旭辉. 智慧工地在建筑施工安全监管的应用探讨[J]. 全文版:工程技术, 2016(4):21.
[3]段媛媛. 智慧工地系统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建筑安全, 2019,(07):44-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