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华东公司 上海200000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十分广泛,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越来越先进。对于浇筑施工而言,施工的流程较多,且浇筑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也较多,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引言
基于全球化经济发展背景下,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建设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高低直接会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针对于此各个建筑功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专业培训工作,促使他们能够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履行好自身的职责,熟练掌握运用好各项混凝土施工技术,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概述
1.1混凝土施工准备
建筑工程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砂石、水泥等混凝土材料,要根据合同要求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采购,同时要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材料进场时的检查工作,杜绝质量差、不符合规格要求的材料进场;材料进场后按材料的类型和规格进行分类堆放,同时也要保障材料存放过程中的材料质量,避免因天气等原因降低材料质量;在施工前要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材料要立刻更换。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把控,才能确保施工时材料的质量依旧达标,从而保障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的基础施工质量。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搅拌施工之前,应先制定科学、合理的浇筑方案,通过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制定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指定搅拌混凝土所使用机械设备,并做好原材料的运输计划和混凝土施工结束后的养护工作,才能确保下一步工序的有序进行,也能提高搅拌配合比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1.2混凝土的拌和
混凝土拌和要求严格按照确定配比来进行操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求严格控制拌和材料的具体含量,严格把控材料的添加顺序及添加次数。一般进行原材料投入时要求控制好投料次数,通常要求控制在一两次之内。一次投料重点在于按照要求依次投入粗集料、细集料及水泥,接着拌和工作要集中进行;二次投料工作重点则是在拌和水泥的基础上依次投入粗集料、细集料。总体来讲,两次投料方式的混凝土拌和强度更高,而且其经济性更好,能将所需水泥用料控制在最低范围。
1.3浇筑作业中的关键技术流程
在混凝土的施工作业中,浇筑环节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前期开展的大部分工作都是为了能够保障浇筑作业能够有效开展且能够更好地达到相关标准要求。从施工企业和相关管理部分的角度来说,要想提升浇筑环节的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前期准备工作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开展具体工作时,对基础模块的质量开展细致的核查,对工程的主体结构开展细致的分析工作,进而明确各环节施工的具体参数,只有这样才能使浇筑施工环节有一个具体的指标参数。进而在开展一些后续工作时,相关人员就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参数来选择最为合理的浇筑技术和混凝土配置设备以及振捣设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还应该重点关注钢筋主体结构与基础模块是否存在发生位移的现象,一旦发现位移问题就必须及时做出调整,直至相关隐患被完全解决后才可开展后续的施工作业。
1.4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也是一项关键的施工环节,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为了保障施工的合理性必须确保工作符合施工标准要求,在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发展中对于混凝土振捣工作的要求较高,振捣的过程中还要实时对混凝土的和易性进行关注,并根据不同的建筑结构和钢筋的具体疏密程度制定有效措施,确保浇筑施工的连续开展,不存在时间间隔。通过合理地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可以有效避免混凝土产生裂缝。在振捣时还要需要让混凝土均匀分布于模板的四周,通过对实际工程的混凝土振捣工作研究发现,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分为人工振捣和机械振捣两种,人工振捣一般是在工程量小的情况下进行使用。
1.5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捣实完毕后,混凝土中的凝胶体要在保持施工原型的过程中进行水化最后转化为具有粘结力的稳定结晶,从而定型。但因环境温度的不稳定性,当混凝土中的水分过快蒸发,就无法顺利水化,从而造成混凝土脱粉现象和收缩变形现象。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捣实完毕后,要立刻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工作。混凝土的养护过程要按照顺序进行,在混凝土表面的抹压工序完成,混凝土表面凝结后,要先洒水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再使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养护,并以多次洒水的方式始终保持塑料薄膜表面有水珠。另外,完工后会与水接触的混凝土,在混凝土养护施工工序时应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措施;完工后会与含盐水接触的混凝土,应在设计环节提高混凝土强度,从而减少含盐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当平均气温或最低气温达到冬季寒冷气温值时,采取保温养护措施,禁止洒水并喷涂养护液;在腐蚀环境中混凝土潮湿养护时间应适当延长;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重点注意温度变化,对温度实时监测,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护措施;做好混凝土养护记录,并录入施工资料档案中保存。
2建筑混凝土作业的质量管理策略
2.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直接影响施工行为的规范程度,直接决定现场施工是否可以高质量、高效率落实。对此,在施工现场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小组,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测,保证能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并快速解决,保证每一施工环节的质量。
2.2科学选材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材料选择工作时,为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应根据工程特点合理选择水泥、骨料等原材料。例如,在选择水泥材料时,要对水泥的性能进行质量检测,根据不同工程的不同需求选择合理品牌水泥;在进行骨料采购时,应对骨料的光滑性等性能进行质量检测,并根据不同需求选择不同粗、细规格的骨料,避免因混凝土施工材料采择不合理、不科学,从而导致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提高采购人员对混凝土材料的了解和掌握,不仅能提高采购人员合理选材的能力,也能引导采购人员提高对工程结构的了解性,从而提高了采购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为企业发展起到良好作用。
2.3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建筑施工企业要重视现场施工人员专业能力的提升,采取多种技术手段来提升人员的专业技术。首先,施工单位要安排专业人员参与培训,培训教材与课程内容要紧密结合当前建筑行业发展情况,保证培训效果。其次,安排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回来传授给现场施工人员,进一步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最后,企业可以加强与同行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相互之间通过紧密联系共同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提高,促进混凝土行业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对混凝土材料的需求也会越大,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选择科学、合理的混凝土施工材料,运用专业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从而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障,对建筑企业品牌建设具有正面影响,同时也是建筑企业在行业中最有效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鹏.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装饰装修天地,2019:264.
[2]程丹.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19-120.
[3]马亚平.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4:88.
[4]李康.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7-18.
[5]林新祥.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四川建材》,2016:199-200,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