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第4期   作者:徐苗
[导读] 将员工视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之一。
        徐苗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电气化装备研发中心  
        摘要:将员工视为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激励机制的实施情况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态度,进而对企业的整体工作效果产生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灵活地应用激励机制,使企业的激励方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并使员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工作的本质意义,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关键。只要管理者能够有效地应用各种激励机制,从企业发展出发,以员工发展需要为激励工作的基础,就可以游刃有余地应对激励工作中的问题,并且促进激励效果的发挥。本文首先对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应用的意义进行了阐述,本文认为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主动性,有利于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结构,有利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同时针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应用时存在的激励效果难达预期,激励投入日益增加,激励举措灵活性不够,激励效果逐渐趋于弱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最后,基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应用的策略,希望有助于企业不断完善自身的激励机制,为企业培养和引进更多优秀人才,从而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应用;问题;举措
薪酬激励满足了员工工作的最基本需要,而员工沟通和企业文化建设则充分地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对员工个人的重视,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达到了激励员工提高工作绩效的目的,更有助于员工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在应用激励机制时,应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合的激励方法,实行差异化的激励措施、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重视激励效果的反馈,以体现激励机制的实际意义,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非常良好的基础条件。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意义
1、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积极主动性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进行人员配置的一个重要手段,高水平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够使得合适的员工在合适的工作岗位上保质保效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从而充分发挥员工价值。将激励机制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当中,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来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且根据考核结果来为员工的奖励、薪酬发放等提供参考依据,这样可以使得工作表现好的员工得到更好的待遇,这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将会被充分激发出来。
2、可以优化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结构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包括员工招聘、绩效考核等,而想要促进企业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企业员工的作用,而在此过程中激励机制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激励机制的应用可以进一步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结构,使得企业可以从精神、物质等多个层面,根据员工需求为其提供一个目标,从而激发其工作动力,促进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激励机制的应用在完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结构的同时,能够减少企业当中的员工流失情况,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样有助于减少企业在招聘、培训等方面的成本,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3、可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
在现代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建设工作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员工对企业本身的文化给予充分的重视。而企业员工通常来源于各个地方,由于生活环境、教育经历、成长过程等方面的差别,因此,在思想观念、人生价值观方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而想要让企业员工在自身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能够有一致性的工作追求,这就要求必须有统一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而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激励机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用合适的激励机制能够让员工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企业文化的约束,从而更好地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应用问题
1、激励效果难达预期
在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很大一部分工作目标是使员工能够发挥自身工作积极性,通过员工在岗位上的个人能力的发挥实现企业整体的高效运作,以此成就更高的企业效益。这就需要激励工作能够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效果,然而,目前大多数企业的激励效果并不明显。部分员工认为自己的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落差,即自身付出未能得到充分肯定和回报,长期如此必将削弱员工在工作当中的积极主动性,以致其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拖延、粗心、效率降低等问题,如果该项问题比较普遍,还容易形成消极的工作氛围,对其他员工的工作状态造成不利影响。部分企业认为激励行为占用的资源太多,企业而员工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为了降低激励成本,采取的很多激励措施根本无法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因此,也无法获得良好的激励效果。有些企业采取一些比较保守的激励模式和十分严厉的员工管理行为,这直接引起了员工的不满,使激励工作更加无力。激励的公平性有待提升,部分企业经常由领导主观确定激励对象,以致员工对激励的公平性存在质疑,不能满足不同群体对于激励差异化的需求,这也会使得激励效果不显著。
2、激励投入日益增加
随着企业的管理理念不断更新,很多企业都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激励方法对员工进行激励,实行多元化、个性化的激励手段,部分高新技术企业为了获得高素质的技术人才,甚至有企业在员工招聘时就仔细询问员工对薪资待遇、休假、福利和工作环境的要求并极力满足员工的要求,以此作为主要的激励手段。这将直接导致企业的激励成本增加高,直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这种激励也是无益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部分企业对自身的激励成本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以致企业支付的激励成本远高于其所能带来的收益。但是,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技术型企业想要获得发展就必须吸引高素质的技术人才,而激励机制是吸引此类人才的一种有效手段,尤其对于一些中小型技术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激励成本是无法避免的,而如果控制不当就必然会导致激励成本过高的问题。因此,企业必须对激励机制的成本应用进行妥善的安排,才能起到预期的激励效果。
3、激励举措灵活性不够
当前,很多企业在实施激励机制的过程中,都是应用一致化的激励手段对企业全体员工进行激励,而这种激励方式并不能获得预期的激励效果。究其原因在于企业本身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比较落后,而且对员工之间的个体差异缺乏正确的认识。企业员工数量通常较多,而受其生活环境、教育经历等方面的影响,其在需求方面也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企业推出的一些激励手段只对部分员工有效,另一部分员工对这些激励手段并不认可,从而影响了激励效果。部分企业非常重视激励,为实现业务目标,愿意不断推行相应的激励机制,但长此以往,员工会对激励产生依赖且会把激励当作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情,忽视了员工自身对于更优表现的自我激励,且一旦取消激励,工作效率和结果会出现明显下降。
4、激励效果逐渐趋于弱化
任何激励机制都存在弊端,由于员工心理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各类职业技术的发展以及企业的发展对员工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激励方式的选择上处于被动状态,激励的致弱作用则表现得更为明显。

例如,对某些员工采用薪酬为主的激励方式,对另一些员工采用灵活工作制的激励方式,而这两种激励方式本身又对两类员工产生致弱作用,使员工抱怨工作方式不够灵活或者薪酬分配不够平等,反而使激励效果减弱。一旦激励的致弱作用超过激励方式对员工的积极作用并长期存在,组织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这已经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应用的策略
1、强化激励效果
企业应当采取合适的措施来不断强化员工激励的效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企业必须保证激励机制实施过程中的公平性,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保证激励机制的效果。而想要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制定出更加公平公正的激励机制。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激励机制时,必须以公平公正为前提,并且结合自身现状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并且保证相关制度的顺利落实。企业的薪酬激励模式较为复杂,要建立符合各类员工的工作特点,并体现出薪酬激励的公平性,在这种薪酬激励模式下,员工都认可自身的工作行为与所获报酬之间的关系,认为企业对薪酬管理的方式是平等的,也因此有了比较明显的工作努力方向。要将激励制度的实施与考核评价制度结合起来,利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对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公平公正的评价,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对员工实施激励。企业还需要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来制定合适的激励手段,这样也能保证激励效果。如获得企业股份、达到更高的销售业绩,或者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推动岗位轮换等,整个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都大幅度提升。
2、促进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有效结合
激励机制能够发挥激励作用的原因在于其中存在能够引发员工努力工作的因素,并且能够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起到指挥和引导的作用,而不同的激励方式对员工的导向作用是不一样的,这是由于激励行为中不同要素作为诱因的价值不一样。员工是以完全追逐物质利益为目的而进行的经济活动主体,只要企业能够给予合理的报酬,就能够使员工的工作效率有所提高。将员工视为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要素,重视员工对企业利益实现的积极作用并认定员工在工作中的最主要需求是获得报酬,在此基础上对员工进行激励,给予员工必要的物质奖励。针对企业激励机制成本过高的问题,企业应当采用合适的手段来降低激励成本,与此同时,还要尽量保持激励效果,而想要做到这一点最为有效的手段就是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效结合到一起。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物质方面的需求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人类除了具有必要的物质需求外,还具有非常强烈的精神需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员工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进行充分了解,在满足其部分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根据其精神需求情况为其制定合适的精神激励措施,这样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激励成本,也能充分保证激励效果。
3、实行差异化的激励措施
为了解决由于激励措施缺乏差异性而导致的激励效果不佳的问题,企业应当注意实行差异化的激励措施。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将员工的工作绩效指标与行业指标相结合,为员工量身定制职业发展计划,并以企业内部培训、外出培训作为特殊福利,鼓励员工重视个人发展;关心员工的日常生活,举办各类职业技能比赛和企业联谊等活动,在整个企业中营造出一种积极的工作气氛和和谐的工作环境。这些激励措施不仅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本性,也实现了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目标。企业在制定激励措施、手段的过程中,应当了解员工的各种不同需求,分析岗位特征、能力水平等因素,在基础上企业可以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激励措施和手段,通过差异化的激励来提升激励效果。企业应当从横向角度对影响员工积极主动性的一些因素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包括其工作环境、性质、个人发展要求等,在此基础上依据马斯洛需求理论来为员工制定不同层次的激励措施,这样也能有效保证激励效果。对中高级技术与管理员工提供了个性化的激励方式,树立人的需求层次理念,满足员工对自我实现的需求。以建设“企业生活”为目标,为员工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包括为员工提供理财帮助、办理健身卡、美化工作环境以及成立以家庭和个人发展为主要项目的兴趣爱好小组等,例如针对孕期及产后女性员工的复工指导小组、婴幼儿教育小组;针对男性员工的驾驶技术指导小组、户外运动小组等。这些看似与企业日常经营无关的人力资源管理行为使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更紧密,使员工的凝集力更强,企业也能够因此得到更多的员工需要信息,进行企业管理预期和相应的风险管理,使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明显提升。
4、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
在市场竞争激烈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企业应当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工作,并且充分发挥其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这样也有助于提升激励效果,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激励成本。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企业本身的凝聚力,使得员工能够热爱企业、热爱工作,且让员工产生一定的归属感,将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结合到一起,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从而促进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想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激励作用,需求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员工特点、工作特点等进行企业文化的创建。将企业文化细化为各个部门的不同发展原则,甚至是员工个人的工作信条,鼓励企业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践行对企业文化,将此作为员工评先进个人的指标之一,这使得大部分企业员工开始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考虑企业文化与个人职业发展以及个人需要实现之间的关系,一些员工开始理解到个人在岗位上的诚信与企业对员工诚信之间的密切关系。
5、建立激励效果反馈机制
企业对不同类型的员工采用不同的激励方式以满足激励机制中的时空限制与划归要求,是在充分尊重员工个人发展意愿和员工岗位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与现代人本主义管理理论相符合,即从员工工作特征以及个人发展的特殊性角度出发,采用个性化的激励方式。而要使绩效激励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并使激励的结果得以保持,企业就必须重视对激励效果建立反馈机制。企业需要了解对员工采取的薪酬激励方式在成本应用上是否与员工的价值创造一致;对员工采取的弹性工作时间激励是否有效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对高级员工的股份制激励是否为企业带来了相应的效益等。效果反馈机制的建立有利于企业客观地评价激励工作的实际意义,并进行适当地调整,增强激励机制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丽梅,王涛,宋文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20(20):162-164
[2]陈丹丹.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20(6):513-515
[3]金梦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管理创新思考研究[J].中国商论,2020(20):137-138.
[4]陈静.浅谈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中构建薪酬激励机制[J].经济管理文摘,2020(16):97-98.
[5]叶雨濛.浅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培训的创新[J].人才资源开发,2020(16):42-43.
[6]袁园.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考[J].人力资源,2020(2):25
[7]布乃勇.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9(4)
[8]肖宏伟.浅谈激励机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市场,2019(16)
[9]李宏伟.基于大数据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7(1
[10]巩琳.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财讯,2017(12):99
[11]胡荣华.浅谈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J].品牌,2015(3)
[12]许璇.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J].科技与企业,20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