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项目不同阶段成本测算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2月4期   作者:白江宏
[导读] 文章介绍项目不同阶段成本测算的方法,阐述了
        白江宏
        中南勘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介绍项目不同阶段成本测算的方法,阐述了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作以及成本测算的重要性。
        关键词:成本测算;标前测算成本;目标成本;结算成本
        成本管理贯穿项目管理全过程,每个施工企业要求不同,管理方法不同,控制目的也不同。在市场上衡量企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及是否具有领先地位在于是否存在低价优势成本,而优势成本的形成离不开企业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成本测算作为成本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为企业决策及项目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及改进依据。
        一、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标前测算成本
        在获取招标文件后,投标部门在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首要任务是先认真审核招标文件,对招标文件所载明的投标须知、施工工作内容、工期、付款及结算方式等进行详细领会,接下来针对有图纸有清单的项目进行核量,发现图纸上的工作量与清单工作量差异较大、分部分项项目特征不清,计量规则存在矛盾的,地层起伏较大,岩层较发育且有溶洞等条件下业主提供的勘察报告与经验数据差异较大,现场三通一平情况特殊通过踏勘了解现场实际需要的措施项目在清单中未列出,本地市场上不常见的工艺桩型设备等等问题,都必须统一进行投标答疑,在投标文件编制之前要求招标人澄清。在招标工作量清单审核确定无疑问的情况下,把招标工作量清单按照企业定额口径拆分后归集测算成本需要的工作量,根据施工企业定额或者企业积累的劳务分包数据、询价资源等进行标前成本测算,在计算出标前成本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确定拟获取的利润,进而识别出哪些存在投标盈亏点,指导调整投标报价。标前测算成本对预算员经验要求较高,要求实现预算与成本一一对应,不漏项不出错。对于无图纸要按照收费标准或者定额下浮计价的投标项目,企业需要依据投标所在地的企业定额指标测算,确定最大下浮比例,进而指导调整投标报价。


        二、企业内部控制阶段——目标成本
        投标中标后,成本管理作为公司及项目管理部两级机构管理的需要,需要制定一个不能突破的控制成本即目标成本。首先确定项目分包模式,依据设计图纸或者合同工作量清单对清单量按照分包口径进行分解或者合并形成实物工作量,通过公司采购控制程序确定分包价格,测算各项直接费。机械费及措施费按照施工组织方案逐项测算,方案要求按照项目进度计划部署平面布置图及人、材、机投入计划表。管理费等间接费按照企业费率等基础数据进行测算,所有费用汇总后形成目标成本。
        目标成本确定后,需要在实施中进行过程管理。预算员可采取成本工作量对比法、量本利图形法等方法按照月周期进行节超分析,为项目管理人员后续项目管理提供成本控制方向,寻求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的途径。综合员按月全面准确归集各项成本,作为财务进行项目资金控制的手段,项目完工结算进行一次全面的成本分析,可采用对比分析等方法,结算成本作为项目绩效考核及过程奖惩兑现的依据。
        三、竣工结算阶段——竣工成本
        项目竣工验收后3-6个月需要做竣工成本(最终实际成本),通过实际收入、竣工成本、各项税费确定实际利润,形成项目实际单价成本指标,对比补充同类型项目的企业基础数据库,有助于企业改进项目管理水平,竣工成本的数据积累也可以作为公司领导层对内部承包性质项目收取管理费调整的依据。
        在三个阶段的成本测算工作中,我们暂且考虑施工过程中未发生重大调整事宜,那么几个指标之间应该有如下关系:标前测算成本>目标成本>结算成本,关系成立说明了项目成本管理的成效大小,而
且可以揭示一定时期施工单价成本的高低,在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有着一定的意义。

作者简介:白江宏,女,1982年11月出生,2004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工程力学专业,大学本科学历,2008年10月参加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习,并于2010年12月毕业,高级工程师职称;研究方向:岩土工程地质领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