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富强
身份证号码:3703221991****2517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基础性的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效果往往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混凝土裂缝是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一旦出现了混凝土裂缝,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将难以保持。然而在当前阶段,混凝土在施工实际应用中经常会有裂缝的情况发生,此项问题已经得到了多数水利水电工程的重点关注。因此,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混凝土裂缝
引言
很多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施工的特殊性,一旦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施工行为或者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极易引起混凝土裂缝,如果裂缝没有及时处理,将会引起更为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因此,加强对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是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重点。
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
1.1原材料不合格
一是粗细骨料级配间断,超逊径不符合规范要求、含泥量过大,进而导致混凝土收缩,诱导裂缝产生。二是混凝土外加剂种类、数量不按配合比例掺加,增加混凝土收缩。三是水泥品种、等级不符合要求,造成混凝土早期收缩,引起混凝土收缩裂缝。
1.2设计配合比不合适
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每方混凝土的水泥设计用量较大,造成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用水量设计过大,造成坍落度大、和易性差,引起早期收缩裂缝。
1.3施工不到位
一是混凝土浇筑时,施工人员不按技术要求进行振捣,振捣棒插入位置、间距不当,造成混凝土漏振、振捣时间过长,影响混凝土的浇筑质量,诱导裂缝产生。二是混凝土拌和时间不够,致使拌和不均匀。拌合楼至现场浇筑点距离较长,运输时间间隔过长,造成混凝土和易性差,容易产生裂缝。三是浇筑停歇时间过长容易产生冷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至少进行3次抹面压光,否则容易产生表面裂缝。四是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保温或降温措施不到位,造成混凝土内部和外部温差,形成温度裂缝。五是施工现场风速过大,温度过高,造成混凝土早期脱水,引起收缩裂缝。
2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
2.1物理特性影响的预防措施
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裂缝中,一些裂缝是由物理特性所造成的,比如,沉降裂缝与收缩裂缝,在此类裂缝的防治过程中,需严格根据裂缝形成原因来采取有效的策略,比如,在收缩裂缝的预防方面,需使得混凝土在浇筑作业结束以后的湿度达到标准,做好养护工作,还需要在混凝土参数合理的基础上,减少混凝土使用中的振荡现象;在沉降裂缝的预防方面,必须要有效控制混凝土含水量,避免混凝土受到严重的振荡,使得混凝土的密实度尽量合理,减少分层现象。
2.2合理配制混凝土原材料
由于混凝土裂缝在一些时候是由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当等造成的,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单位需要结合实际的混凝土施工规范,确定混凝土等级强度,随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各种原材料的试配,进而来确定最佳的配合比。在配合比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保障各种原材料性能的作用,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不利影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有关人员必须要将原材料的配料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具体的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只有保证了配料误差控制效果,才能够使得最终的混凝土性能符合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求与标准。
有关施工人员在配合比设计工作中,需要严格根据混凝土施工的具体标准,将各种材料的用量加以有效控制,尤其是在各种外加剂的使用过程中,切忌过多或者过少,否则,都将会对混凝土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混凝土配制达到了相应标准以后,施工人员要通过适量外加剂的掺和,来实现对混凝土性能的优化,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所造成的收缩裂缝。
2.3原材料加强管理
混凝土是多种原材料的混合物,其最终的性能会受到这些原材料质量、性能等的影响。因此,如果要实现对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同样需要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加强对各种原材料的质量管理,有关管理人员在原材料的采购与使用过程中,需严格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标准,来保障各种原材料性能与材料使用标准的一致性,严禁不合格材料的使用。对混凝土原材料的管理重点是加强对各类原材料性能、质量的控制,以通过这种方式来避免不合格材料的使用,材料采购人员需要对市场上的同类型材料加以严格的质量和性能等对比,选择最佳的材料类型。在材料进场的过程中,专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对各种材料的质量验收,如果质量检测不合格,要严禁材料的进场。材料进场以后,专业的材料管理人员需根据各种材料的性能差异,来进行分类的存放与管理,加强存放环境的管理,比如,对水泥材料而言,必须要做好防潮处理,否则,一旦水泥受潮,其性能将会降低,也就难以作为施工材料直接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材料浪费。
2.4控制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湿度
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温度与湿度控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裂缝的出现。事实上,在实际的施工建设过程中,温度与湿度控制非常复杂,其中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如果混凝土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偏高,且相对干燥,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施工人员需尽量将混凝土浇筑厚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过这种方式来使得混凝土表面的热量能够快速蒸发。一旦混凝土施工时的温度过高,混凝土水分蒸发速度将非常快,此时,在混凝土搅拌时,可以添加一定量的水,使得混凝土原材料在此过程中能够快速冷却,降低混凝土温度,使得混凝土的湿度能够符合施工要求。在很多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会采用埋设冷水管的方式,冷水管可以对混凝土起到降温保湿作用。
2.5管理好混凝土的运输
由于水利工程为大体积构筑物,往往涉及的是大体积浇筑作业,为保障混凝土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一般会采用混凝土泵送浇筑的方式,利用塔吊吊送浇筑方式来浇筑施工现场的零碎混凝土。在搅拌机中卸出有关的混凝土材料以后,工程企业需安排专人来及时将此混凝土运送到浇筑现场。在混凝土的运输过程中,如果运输管理不当,同样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在运输过程中,需加强管理,尤其是要保障运输容器的严密性,避免吸水与漏浆情况,降低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离析、初凝、坍落度变化等的发生几率。
2.6强化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筑作业结束以后,施工人员一般要在浇筑结束以后的12h以内进行混凝土养护。在养护处理的过程中,一般会将泡沫、麻袋和塑料薄膜覆盖于混凝土表面,还需要开展洒水养护。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对混凝土施工的严格要求,一般要维持一周以上的养护,如果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掺加了缓凝型外加剂,在养护时间需在两周以上。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必须要严格进行混凝土温度与湿度的控制。
结束语
混凝土裂缝会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对建筑结构的使用产生不良影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裂缝控制方面的重视。为了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建筑的整体性和质量,应考虑多方面因素,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从而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概率,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谭有华,邓大巍,陈泽凌.浅谈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砼裂缝的防治[J].内蒙古水利,2017(9):43-44.
[2]陈秀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砼裂缝的防治[J].冶金丛刊,2020.5(6):166-167.
[3]郭宇.试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8.(5):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