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1/5/14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4期   作者:张立
[导读] 煤矿生产作业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作业,对煤矿企
        张立
        山东能源肥矿集团曹庄矿  山东 肥城  271601
        摘要:煤矿生产作业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作业,对煤矿企业和行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煤矿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安全事故频发。要加大煤矿生产经营安全管理力度,控制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和程度,减少对作业人员生命安全的威胁,控制对企业财产安全的影响。
        关键词:煤矿;安全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煤矿生产风险系数高,一旦发生事故,将危及职工生命和企业经济效益,甚至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煤炭企业要注重深化安全管理,充分发挥管理作用和作用,从源头上控制隐患,营造安全优质的生产环境。
        1 煤矿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层的安全意识明显不足
        与其他企业相比,煤矿企业具有较高的风险因素,应更加重视安全管理。要实现采矿工作的高效率和高质量,首先必须保证整个采矿过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然而,目前大多数煤矿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高产高效的同时,却忽视了煤矿安全问题。煤矿安全管理还只是表面的,没有真正认识到煤矿安全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作用。这就使得煤矿开采作业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从而导致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1.2缺乏安全操作技术和设施
        作业技术和必要的设施设备是煤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水平和设备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煤矿工作的安全。然而,我国许多煤矿企业在开采技术、开采设施、设备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对煤炭开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产生了不利影响。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煤矿安全技术研究相对较晚,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直接导致相关安全事故无法避免和预防。另外,一些小型煤矿企业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改变和调整了采煤工作的基本流程,没有购置非常必要的机械设备,给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有序发展带来了很大障碍,在采矿环节也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1.3采矿方法的问题
        采矿方法的合理与否关系到矿山的安全生产。如果采矿方法选择不科学、使用不规范,将极大地阻碍矿山地压管理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如矿山开采采用的采矿方法为房柱法,则矿体倾角在5-31°之间,采场顶板出露面积过大,极易大面积冒落或坍塌。该综合方法可结合采场顶板稳定性设置各种安全护柱,有效提高采煤作业安全设施。
        1.4安全事故预防体系存在的问题
        自然条件恶劣是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防御体系,灾害造成的损失就能得到有效减少。据有关调查,造成煤矿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瓦斯、火灾、煤尘、顶板、积水等,大型煤矿企业针对上述因素制定了安全事故预防体系,既能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又能提供有力的保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安全生产。但是,煤矿企业在防水、防火、防尘、机电运输等方面还没有制定规范的防范体系,导致开采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此外,小型煤矿企业由于资金不足,还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防范体系来保障开采工作。
        2 煤矿安全管理的应对措施
        2.1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制度
        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越来越受到重视。基于此,完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明确人员职责,成立专职安全管理小组,组长至少应有两名煤矿负责人和高级管理人员,组员要保证人数充足,分管不同领域的安全标准化建设,形成自上而下的队伍,综合管理梯队。其次,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在国家安全法的基础上,结合煤矿实际情况制定出适用性好的安全制度,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2.2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
        另外,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注意制定科学合理的采煤方案,从而保证煤矿生产的安全,即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选择和使用合理的机械设备,同时要注意不断改进和更新施工工艺,设计和改进开采工艺,做好开采前的规划。在确定开采方案的过程中,要注意煤矿生产的实际情况,主要包括相关地质因素和开采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仪器等,确保煤矿开采的安全稳定。此外,在煤矿巷道布置过程中,还应注意遵循简单实用的原则,加强事故的预防和管理,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稳定。
        2.3优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考核机制
        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既要注重制度建设,又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提高职工积极性,使职工踊跃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关人员需要建立合理完善的考核机制,确保全员参与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建设的深度和系统性。首先,煤矿企业可以开展安全培训,举办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为生产人员普及相关法律政策,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推动传统的被动安全约束转变为主观安全生产。其次,要加大激励机制,对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实质性奖励,对忽视安全规则的员工给予严厉处罚。比如,企业可以开展红旗、黄旗竞赛,对安全生产有突出贡献的员工发放红旗和奖金,对安全工作落实不力的员工发放黄旗警告,从而推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进程。此外,要带头落实基层职工安全考核机制,优化安全管理机制。
        2.4加强对煤矿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监督
        为了有效提高煤矿工程建设环节的效率和质量,必须加强对煤矿建设安全管理的监督。因此,煤矿企业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矿山安全日常管理监督评价体系,对日常管理工作和矿山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实时动态监督和准确评价,从而确保煤矿工作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煤矿安全管理质量将得到显著提高,这不仅保证了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而且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使煤矿企业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市场竞争。
        2.5保证安全施工与技术资金的投入充足
        在煤矿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为了在施工设计中充分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煤矿企业需要在安全建设及相关技术上保证足够的投入。然后,运用高新技术对矿区地下环境开发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必要时对环境进行优化改造。先进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系数,有助于煤矿安全管理的高效运行。此外,煤矿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和监控机制,深入分析开采技术参数和设备的真实情况,确保这些机械设备能够正常工作,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2.6加强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煤矿企业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提高安全生产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网络,实时交换安全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一是规范检查。对有关规程、文件进行了深入解读,对开采过程进行了客观评价,将安全问题制作成标准化评分表。二是分级风险管理。在标准化评分表的基础上,划分风险等级,建立危害数据库,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三是规范数据管理。将现有的安全经验和解决方案总结成文件,通过认真的文件管理,消除安全问题。四是统计分析。利用计算机分析技术对大量生产数据进行处理,发现安全隐患,并提出解决策略。
        2.7加强安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加快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基础,加强安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煤矿企业要注重员工的团队意识,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要注重员工自信心和责任心的培养,深入挖掘员工的潜能,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为煤矿安全标准化建设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此外,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招聘专业安全管理人才,全面指导标准化建设。
        综上所述,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开采技术和安全管理是本工程不可缺少的环节。合理有效地提高煤矿工程的工程效益,必须考虑煤矿企业和煤矿项目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安全目标管理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吕跃强.  当代化工研究. 2020(12)
        [2]计算机自动化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王光肇.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08)
        [3]安全系统工程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J]. 贺大龙.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9(11)
        [4]浅析安全理论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J]. 杨飞飞.  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2019(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