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艳馨
浙江易拓园林开发有限公司 浙江 温州 325000
摘要:目前,我国的各行各业建设迅速,园林工程的发展也有了相应的提高。丰富的物质促进了社会大众对精神文化和美的追求,园林景观的质量对城市美化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都有着积极的意义。目前中国的园林景观在传承和创新上做出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传承的过程中没有做到思维的开阔和意境的设计,在创新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融合创新元素和传统元素,甚至说出现了一些误区,有必要对园林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做一项阐述。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传承;创新
引言
在当前要进一步强化城市规划工作。园林景观设计属于城市规划重要一大部分,园林景观设计过程当中要求相关人士能够始终坚持多样化原则、个性化原则以及整体化原则,要能够基于融入区域特色文化前提之下设计出独具特色园林景观,让城市居民审美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可以通过优美园林景观展现出城市文化层次。在当前要求结合功能需求加强创新设计。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工作的过程当中不能将其和城市文化相互脱离,而是需要融入城市文化当中。
1园林城市景观设计主要原则
在目前城市规划建设过程当中,重要一大部分内容是园林设计工作。园林景观设计要求工作人员能够遵循有关设计原则,进一步展现出园林整体特点。第一,实际设计过程当中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保障人与自然实现和谐化相处。开展园林景观设计工作过程当中不仅仅需要进一步强化自然环境保护工作,更加需要注重其人文性,要增加生态湿地公园、森林公园以及加强街道绿化工作,对于人口密集地区要求强化绿地建设工作,这样才能够促使生态环境得到良好改善。第二,在园林设计过程当中还应当要保障因地制宜,进一步突出设计特色。针对园林开展设计工作过程当中还应当开发城市环境和空间,要进一步展现出城市的特点,要以城市历史文化为参考依据针对地理资源进行合理及高效化开发,提高城市外界形象,打造出城市名片。园林景观当中涉及到了大量植物,要求工作人员专门进行计划养护,这样才能够促使园林景观持续性发挥其魅力,有利于保护城市生态。另外,实际开展设计工作过程当中还需要融入环境保护理念,促使广大市民群众能够进一步提高环保认知,让广大市民群众积极加入到生态环保事业当中来,进一步拉近居民和城市两者之间的关系。
2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2.1生态功能优先是设计的核心
节约型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要构建更具多样性和针对性的景观设计方案,立足于整体空间的绿化,并对生态进行科学配置,增加自然要素的比重,使园林景观生态结构更加优化。绿化量是保发挥城市园林生态功能的前提,在进行植物造景时,需要通过乔、灌、草和地被覆合群落结构,尽量选择光合效率高的植物,同时创造小气候条件,因为建筑物夏季需要降温,冬季需要保温,选择这样的植物,可显著能够降低建筑物能耗。与此同时,结合功能区要求,需要选择相对抗污染的植物,使大量污染物能够及时被吸收和覆盖,降低绿地的污染程度,维持生态平衡性。除此之外,也要充分发挥植物景观的其他功能,如抑菌、清洁空气、释放保健物质等。也就是说,在设计方案中突出更多具有卫生保健功能的植物景观,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有助于市民的身心健康。
2.2设计生态园林应该因地制宜
城市环境比较复杂,自然生态系统的变化,会使人们的生存
环境更加脆弱不堪,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需要结合土壤条件、周围环境、绿化位置等要素,也要对城市地下环境条件进行了解,这样才能保证设计方案更加符合城市特殊的小气候环境,使景观设计与城市环境之间能够更好地配合。提高绿化地区的维持机制,搭配植物需要重视与建筑物遮挡、修饰功能,将建筑空间与园林景观有机融合。结合每种植物的生长周期及发育状况,因地制宜进行园林景观设计,使群落之间更为稳定,满足季相变化的需要。除此之外,也要充分运用乡土植物,避免不适宜本地土壤的外来植物大量应用到设计中,也不要过分重视奇花异草的引进。
3从创新的角度看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3.1强调设计思路的灵活多变
漫漫历史长路,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都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不同的时代人们看待事物的眼光、角度、思维方式都不同,尤其是在电子产品日益丰富的当今社会,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对园林景观设计工作来说,利用现有思维方式和文化资源,也是提升园林景观设计质量的重要途径,设计阶段一方面要照顾到大众的审美水平,另一方面也要将时代特征融入园林景观中。不仅可借鉴传统的中式园林,还可借鉴意大利台地园林、英国自然风格园林等其他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园林景观设计。现代园林景观设计需要继承传统园林景观的精华,同时也要注重新的文化、思想、思维的融入,避免最终建设出来的园林设计出现脱节的问题。20世纪70年代后,园林设计中的极简风格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出现了一大批极简理念支持的景观园林设计。但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而言,单一的设计理念或思维方式易导致园林景观的枯燥,应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融合不同的设计理念和思维方式,促使园林景观的多样化,为园林景观赋予更鲜活的生命力。换句话说,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其重点在于设计理念、思维的接纳、融合与应用。不仅要发挥园林景观对社会大众的精神影响,还要注重景观本身的艺术价值促进艺术发展。
3.2灵活运用现代科技
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对园林景观的设计而言,也有很多可以应用的科学技术和元素。在园林景观的设计方案中融合科学技术,能提高园林景观的表现力,还能够催生出一批完全不同于传统的魅力景观。新兴技术的应用也是对园林造景手法、园林设计素材和园林建设方法的突破性改变,技术的融合和应用产生出了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技术美学。技术的发展成为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的新助力,给景观的设计者带来了更多的设计元素和灵感。从创新的角度出发,园林景观的设计中会出现更多与技术相关的元素。无论哪一时代的园林景观设计,都是从自然中取材并获得灵感,季相的把握和应用,空间的排布和环境氛围的营造是设计的重点。新技术及技术元素的出现,带动了生态观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以说是对传统设计观念的又一次升华,对现代园林景观艺术价值的提升极具意义。
3.3思维方式的传承与应用
传统中式园林能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的赞扬和认同,其根源可以归结为思维方式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体现。综合遗留下来的园林景观不难看到,传统中式园林景观更追求眼睛所能看到的形象之外的境界,简称意境。园林景观的意境其本质是审美境界,其中包含了观赏者的情感,设计者想要表达的情感、道理和观念。通过设计园林景观,为景观赋予情感和生命。观赏者进入园林后,会在景观的指引和影响下产生体会、情感和感悟,触景生情更好地领会设计者的理念和情感。成功的园林景观设计甚至会给观赏者的人生带来启发,从感官和精神2个层面同时为观赏者带来享受和升华。思维的传承和应用对现代园林的设计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只有真正把握住传统园林设计的思维理念,才能使作品达到触景生情、引人深思的境界。在现代社会中,园林景观不只是成为观赏者近距离接触自然气息的工具,还应成为思想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观赏者在欣赏园林的同时,自身的精神境界也能够得到一定的提升,更好地舒缓紧张工作与生活压力,维护人们的身心健康。
结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针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过程当中要加强园林景观建造工作,这不仅仅可以促使城市外界形象得到提升,还可以促使城市生态得到平衡,让城市环境污染状况得到良好改善。另外,还需要和实际相互结合起来,切实保障园林景观具备良好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齐周祥.现代生态园林城市道路建设景观文化特色的设计探究[J].安徽建筑,2020(9):42~43.
[2]杨汉强.基于生态理念的复合绿道园林景观建设及施工技术分析[J].花卉,2020(12):87~88.
[3]杨瑞卿,杨学民,徐德兰.生态园林城市建设驱动下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3):119~120.
[4]谢冬梅,刘洋,潘东明.基于季相景观营造的观光果园树种配置与规划——以福州市鸿尾生态农庄为例[J].现代园艺,2020(9):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