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淯霄1 梅曦天2 范菊梅1
1.浙江理工大学,浙江杭州,310018
2. 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成都,611130
摘 要 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作为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时代党加强自身建设、夯实思想基础的必然要求。本文聚焦高校学生党员在这一制度背景下的政治理论学习实效的提升,根据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要求,结合主题教育经验做法,提出高校党组织要重点培养学生党员学习意识,从学习体验、学习收获等方面入手,以发展性、深层次、应用型学习提升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实效。
关键词 学生党员 政治理论 学习教育 提升路径
作者简介
王淯霄(1992-),男,汉族,河南南阳人,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梅曦天(1993-),女,汉族,河南南阳人,成都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辅导员,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范菊梅(2000-),女,汉族,福建永定人,浙江理工大学机械与自动控制学院2018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
项目资助 浙江理工大学2020年党建与思政课题“‘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实效性研究” 立项资助(DS202005Y)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高校党组织聚焦这一制度背景下的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实效提升,是深入推进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重要体现。高校学生党员身处高等教育大环境,其政治理论学习情况与基本学情有共生性。大学生的学习观、学习体验和学习方式对其学习收获、学习效果有直接影响,可以通过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学习方式和强化多维学习体验等方式提升学习实效。高校党组织要重点培养学生党员学习意识,从学习体验、学习收获等方面入手,以发展性、深层次、应用型学习提升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实效。
一、培养学习意识,倡导发展性学习
1.坚持学党史、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
倡导发展性学习内容。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全体党员紧紧围绕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创新理论,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求全党上下通过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做到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求全体党员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其中学党章党规要逐条逐句通读、全面剖析内容、理解深层要求,学习党内法规要传承优良作风、明确行为准则、树立崇高追求。提升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吸收党内学习教育的经验做法,坚持学党史、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坚持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和习惯。
2.坚持立足长远、问题导向、提升实效
倡导发展性学习动机。强化学生政治理论学习意识,重点要解决学生学习动机问题。政治理论学习的作用不仅在于提升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高政站位、解决思想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增强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要立足长远,从历史使命、时代需要、个人发展等多元维度,正确认识强化政治理论水平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督促学生党员坚持问题导向,常态化对标找差距,发扬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提高学习自觉性和紧迫感,继而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
3.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
倡导发展性学习载体。重视学习一直是党的优良传统、政治优势。政治理论学习需要依托丰富的学习载体和内容,党的革命经验要求开展政治理论学习要坚持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习近平同志曾讲“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向书本学,重在博古通今,以史为鉴,明辨方向。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向实践学,重在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知行合一,将政治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坚持走群众路线,向群众学,重在深入群众,学习群众的创造力,继而更好地服务于民、解决问题,推动实践回归理论。
二、丰富学习体验,推进深层次学习
1.发挥课程教学的主阵地功能
教师的课程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渠道,为学生构建系统性理论认知。思政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研究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学生党员补足精神之“钙”。专业教师要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充分挖掘学科专业的思政元素,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将学生党员的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兼职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时将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融入课程、贯穿教学,通过深层次专题辅导等方式纵深推进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强化理论学习深度,提高政治素养。
2.侧重师长朋辈的常态化引导
提升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实效要侧重发挥师长朋辈的常态化引导作用。辅导员是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引路人”,要在日常谈心谈话等工作中注重融入政治理论、核心价值等内容。组织员、党支部书记是从事党员教育管理的党务工作者,要将政治理论学习放在发展学生党员和后续再教育工作的突出位置。同时要善于发掘学生党员身边人身边事,利用“两优一先”、学生干部和杰出校友等优质朋辈资源,以先进事迹报告会、分享会、主题巡讲等形式,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产生可敬、可亲、可学的示范效应。
3.强化体验式学习的主体性渗透
结合学生党员学情,创新采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体验式学习,强化学生党员在政治理论学习中的主体感受。利用仪式教育增强学习直观性,如在建党百年等重大纪念日开展集中教育实践活动,在学生入党时进行集体宣誓等。依托红色基地增强学习感染力,如在充分挖掘当地和校本红色资源的基础上,开展红色教育基地体验打卡活动。构建网络阵地增强学习时效性,如在微信、微博、QQ空间、哔哩哔哩等社会化媒体上以可视化、互动型的图文、视频方式学习。
三、巩固学习收获,强化应用型学习
政治理论学习是学生党员牢固成长成才根基的重要途径,要杜绝浮于表面、走马观花的表演式学习,应该注重在应用中检验学习效果。应用型学习的常见类型有以党支部或党员为单位,组织竞赛型、分享型、实践型等学习教育活动。竞赛型学习如举办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基于理论知识辨析的对抗性活动,通过赛前准备、赛中输出、赛后总结的机制,让学生在思考中成长,在思辨中升华。分享型学习如举办专题研讨、讲党课、主题故事会、制作微视频等创新宣讲式活动,通过内部加工、对外传播、外部反馈的机制,增强教学生动性趣味性,强化理论理解。实践型学习如组织开展进红色教育基地、进社区、进企业等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党员在学思践悟中强化理论应用、汲取精神力量、笃行报国之志,自觉做党的理论传播者、传承者、践行者。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背景下,高校党组织要把学好党的创新理论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重点培养学生党员的学习意识,以理论与实践兼备、组织与个体兼顾的发展性、深层次、应用型学习方式,教育引导学生党员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真正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参考文献
[1]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05/content_5449023.htm,2019-11-05.
[2]史秋衡,郭建鹏.我国大学生学情状态与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J].教育研究,2012(2):109-121.
[3]周美艳,关喜春.增强高校学生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的实效性研究[J].学理论,2017(010):158-159.
[4]徐川.以“三个功夫”提升学习效果[N].人民日报,2019-08-2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