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天佑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高级中学 514400
摘要:班主任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中,要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主要目标。因此,班主任在初中阶段的管理教学之中,首先要对教学管理的工作进行分析,并且从具体的班级情况出发,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班级管理工作不同于普通教学,它具有复杂性的特点,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效率,影响整个班级的学风建设。
关键词:浅谈 初中班主任 班级管理策略?
引言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核心,是学生良好品德的塑造者,也是学生的引导者和教育者,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促进者。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情绪也较为敏感脆弱,这为班级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笔者从自身的班主任经历出发,总结提炼了初中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初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形成与提高的关键时期。由于学生的身心发育不成熟,心理变化较大,因此,他们很容易被不良信息与行为所影响,误入歧途。如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现在的初中生基本会使用智能电子设备来学习与消遣。但由于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加之学生分辨能力不足,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与兴趣,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就会对他们的人格发育、价值观初步形成等产生影响。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领者,有责任去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通过高质量的班级管理工作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心态,树立正确的“三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帮助。现阶段,初中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得班级管理的质量与水平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班主任必须积极地进行创新,不断强化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管理质量,以此来实现服务学生学习的目标。
二、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
(一)习惯养成最重要
班主任要用制度促成学生习惯养成。初中生自我约束力还很有限,所以班主任要使学生在班集体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必须先建立制度。例如,七年级新生刚入校时,笔者就在班里配了点名册和每一科的作业记录本,由相关的班干部负责。全班学生凡有违纪、不完成作业等情况,负责人登记并让学生签字,以此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另外,班主任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行为习惯汇总表,实时掌握学生行为习惯动态,分析哪些学生需要重点关注,以便及时做出教育对策。
(二)以身作则,自主管理,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生对教师工作的积极配合,能够提高管理效率。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让他们在课外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首先,作为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在道德教育方面,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行动去引导教育学生;通过用自身行动去感化学生的行为来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这样,不仅能够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培养学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其次,要加强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可以采用轮流担任班干部的形式,让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工作中让学生有班级管理工作的参与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共同监督,共同进步,进而让学生增强班集体管理的意识与责任感。最后,要形成和谐的班级环境就必须从树立良好的班风做起。从整顿学风开始,让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整体学习氛围,对学生多进行鼓励和支持,从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学生与班主任的距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好对待学生的分寸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其心理变化莫测,很容易出现逆反心理。许多学生会因为班主任管理的方法不对或对管理有一定的怨言,而出现不服从管教的情况。这也就会影响到班级管理的质量。对此,班主任应该积极转变管理观念,不能还是用过去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要注重“以德服人”,在班级管理中坚持生生平等、师生平等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握好对待学生的分寸。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减少不必要问题的出现。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心理变化予以密切关注。这是由于很多初中生心理发育不成熟,在面对一些挫折、不好的事情时不知道如何去应对,就会在心理上增加一些负担。这时,班主任要与学生及时地进行沟通,了解具体的情况,对其心理进行引导。班主任不能在班级管理中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关注学生的身体情况、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另外,班主任还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班级的每一位学生,不能因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家庭环境不好等原因就区别对待,让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班主任的关心和爱护。当然,对于不同情况的学生,班主任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四)加强沟通与家校合作,形成“三方合力”
对学生而言,父母是影响他们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要努力构建学校与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召开家长会和定期家访,教师应当注重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将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反馈给家长,这样家长就能够有针对性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式不能局限于家长会,还要借助现代通信工具,例如微信,视频电话等。只有双方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才能更加高效的共同管理学生。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加强与各任课教师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上课状态,对于出现问题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并将学生提出的教学意见及时反馈给任课教师,提高课堂效率。只有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达到一致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质量的班级管理工作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应该紧跟教育发展的步伐,及时更新班级管理理念,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尽最大努力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玉凤.浅析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0):143.
[2]文利平.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0(37):220.
[3]成立金.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