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   作者:苏立敏1 陈建春2
[导读] 众所周知,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资源库,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比较模糊
        苏立敏1  陈建春2
        易县桥头乡中心学校   河北保定074200 1  北京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北京 102199 2
        摘要:众所周知,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资源库,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比较模糊,枯燥单调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很难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将生活的精彩内容融入到小学数学的实践教学中去是十分重要的。鉴于此,本人理论联系实际,以人教版教材为根本参考,就如何利用生活化教学法来使得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更丰富精彩,提出了几点参考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生活化教学;策略落实
        著名教育家杜威在论述教育问题时提到“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组与改造。”由此足以见得教育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而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今天,新课程标准也对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工作给出了新的指导:希望我们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因此,我们作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明确时代赋予我们神圣而艰巨的责任,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将生活化教学法落到实处,让更多的小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在生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生活化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更轻松的解决一些重点难的数学问题,从而很好的消除他们学习数学的紧张感和恐惧感,在不自觉的过程中,在自由的表达和参与生活情境的过程中,轻松的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而这一方面需要教师自身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能够及时的将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与数学教学进行紧密的衔接,从而给学生创设尽可能多样化的真实情境,给学生带来多重的生活体验;另一方面,需要教师要关注学生参与生活情境的反馈,以此为证据和参考来创设下一次的生活情境。
        例如,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文具店购物的情境,用讲台作为文具店的柜台,上面放满了学生的文具,如铅笔、橡皮、直尺、彩笔、练习本等,之后请几位同学扮演售货员,另外的同学扮演顾客,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文具店购买自己需要的文具,我给每位同学都发了一些玩具纸币,面值分别为10元、5元、1元、5角、1角,学生在实际购买文具的过程中,我负责指导和帮助,这样一来,通过这样一个真实情境的创设,学生很轻松的认识了人民币,并且印象深刻,达到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二、提出生活化问题,在生活问题探究中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可以说有了问题,学生才有了探究的欲望,才能够帮助学生获得更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作为一线教师,需要有意识的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化的问题,以让学生在自主探索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并达到印象深刻的学习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在实际上课的过程中,就利用大屏幕给学生呈现了一个五边形的花池,并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了让花池中的花快点长大,打算给他们蒙一层塑料布,那么,请大家计算一下,从理论上来说,需要面积为多大的塑料布。相比抽象的数学问题,这样具有生活气息的问题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探究欲望,这样,在大家的有效合作下,通过分割法和填补法计算出了所需要塑料布的面积。
        三、组织生活化实践活动,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温故知新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学科,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多给学生组织一些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的动起来,同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温习旧知,获取新知,而这些知识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理论数学知识,更多的是学生学习能力,交际能力,表达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实现全面的发展。
        例如,我在教学“条形统计图”这一内容时,就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我为环保做贡献”的实践活动。即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之后,让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或者是周六日的时间去离家近的大桥下统计一段时间内桥上通过车的数量和种类,并制成条形统计图,之后根据自己所调查的时间段,根据自己网上查阅的不用车辆的尾气排放量,以及统计的结果来给出合理可行的环保方案,并说明为什么。这样一个简单可行的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很好的温习了“条形统计图”这一旧知,而且也让学生明确了不同车辆尾气排放量,自身的环保意识和应用数学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可谓是一举多得。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有意识的融入生活化教学方法,并不断丰富其应用的形式是十分重要的,而真正的生活化小学数学教学并不是表面上的热闹非凡,而是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中能够让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够主动探索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实现主动学习。而这并非一日之功,还需要更多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共同参与。本文所提到的创设生活化情境,提出生活化问题,组织生活化实践活动是个人认为比较有效的三个策略,希望能够对一线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蒋基斌,邓光明.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28):190-191.
[2]赵树芳,韩小军.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7,3(09):244.
[3]林洪青.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J].亚太教育,2016(36):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