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立伟
北京师范大学万宁附属中学 海南万宁 571500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学校和家长对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这就要求高中体育教师要利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讲解体育学科知识,在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堂教学活动积极性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意识,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
在高中教育教学阶段,相较于其他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体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并未得到体育教师的重视,但是,大部分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以及终身的体育意识较为薄弱,这就要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放在体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高中教育教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健康成长和心理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所以,体育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对学生未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高中体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教学中,还存在诸多教育教学问题。
一、高中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环节
1.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提供基础条件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良好的体育运动锻炼,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高中教育教学阶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而在这个阶段中,学生的思维、身体、心理都处于快速成长状态。因此,高中体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的开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综合素质发展。
2.有利于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高中体育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目的,是利用体育运动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锻炼产生浓厚的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性主动的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继而提高自身的终身体育意识。现阶段,在高中体育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及转变体育教学理念,促使学生和老师的教学位置发生了互换,并且,体育教师要注重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认知能,在此基础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科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运动锻炼活动,更好的实现体育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目的,继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3.有利于培养创新意识
体育运动活动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仅能够缓解体育教学的枯燥氛围,还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在体育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老师要积极创新的体育课堂教学活动,通过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意识、实践能力。
二、现阶段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忽略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性
现阶段,在高中体育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教学重要性,从而导致学生缺少终身体育意识,无法提高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
在高中体育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通过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以及转变教学理念,注重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提供学生自身的体育技能。
2.缺少体育运动习惯
在高中教育教学阶段,由于学生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较多,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倍增,从而使学生没有足够时间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甚至部分体育教师会将体育教学时间留给其它的科任教师。与此同时,高中学习阶段中,学生缺少良好的运动习惯和自主的运动意识,因此,部分学生会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表现出厌烦情绪,除此之外,由于高中学生缺少积极主动的体育运动习惯,无法有效的培养自身的终身体育意。
3.教学内容缺少丰富性
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体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也要积极进行改革,这就要求体育老师要注重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增设棒球教学、橄榄球教学等,从而使体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在传统高中体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守旧,教学理念缺少创新,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锻炼的兴趣,从而影响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4.缺少体育设备
在体育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运动的锻炼离不开相关的体育设备,同时,完善的体育设备是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保证,所以,体育设备的有效应用会直接影响体育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效率。现阶段,虽然,学校重视体育设备的投入,但是,由于部分学校的运动场地较小,这也使得体育设备的投入减弱,从而无法取得良好的体育教学效果,阻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三、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策略
1.重点体育意识的培养
在高中体育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忽视了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重要性。因此,学校可以适当的增加体育教学课程,如室内体育课程教学、室外体育课程教学,并且,体育教师将体育技能与理论知识进行有效结合,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体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的价值作用,从而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身体健康素质。
2.增强理论知识的讲解
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理论知识,能够了解体育运动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明确终身体育意识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体育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来开展有效的体育活动。
3.开展体育活动,培养兴趣和积极性
在高中教育教学阶段中,体育教师在实际的体育知识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将体育教学经验和学生兴趣爱好相互结合,通过创新体育学科知识的教育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锻炼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自身终身体育意识的良好发展。
4.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高中体育教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进行有效融合,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体育教学氛围,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学科知识教学发展还存在许多不利因素。体育教师要采取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 高明.探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J].中外交流,2017(5)
[2]苏景明.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16(03):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