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篮球教学发展学生体能的有效策略刍议

发表时间:2021/5/12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6月下   作者:陈良
[导读] 据研究调查表明,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和体育运动都处在较低的水平,体质情况不容乐观。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体育教学要向增强学生体质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初中篮球教学中,要加强初中学生的体能训练,将体能训练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体育课不能像以前一样将全部时间分配给学生自由活动,体育教师应利用充分利用课堂,给学生讲解关于课程的知识、历史背景、运动技巧等等,再带动学生充分进行热身运动,提高初中生的体能。

陈良   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文昌学校  湖南  洞口  422300
【摘要】据研究调查表明,青少年的身体活动和体育运动都处在较低的水平,体质情况不容乐观。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体育教学要向增强学生体质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初中篮球教学中,要加强初中学生的体能训练,将体能训练与体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体育课不能像以前一样将全部时间分配给学生自由活动,体育教师应利用充分利用课堂,给学生讲解关于课程的知识、历史背景、运动技巧等等,再带动学生充分进行热身运动,提高初中生的体能。
【关键词】篮球教学;初中生;体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1)6-177-01

        篮球是一项运动量大、灵活性高的体育运动,受到青少年的一致好评,体育课程中加上篮球课,可以提高初中生对运动的兴趣。初中篮球教学中除了体能的训练,更应该注重上场前的热身运动,从而防止学生在运动过程中受到伤害。实际上,初中篮球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篮球课的最终效果,让初中生对篮球逐渐失去兴趣,不仅达不到篮球课的教育目标,还对初中生的个人发展有深远影响。
        1以发展学生体能为目标的初中篮球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训练形式单一,初中生也得不到合理锻炼
        篮球技术结构不是单一孤立存在的,只有将各个技术灵活连贯在一块,才能算是完成篮球运动。但是目前大多中学中,篮球教学只注重某一个技巧的训练,比如说整节课都让学生进行绕杆运球,枯燥单一的训练方式,学生很快就感到无聊乏味,失去了篮球运动的乐趣,不仅不能释放学习压力,还得不到综合锻炼。绕杆运球确实能提高学生对篮球的掌控能力,但是整节课都用于此,让学生一直处于高负荷运动下,学生的身体就会处于非常疲惫的状态,况且篮球运动的核心并不在此,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综合发展好处甚微。重复的训练后,学生还需要做一些拉伸运动放松肌肉,防止肌肉酸痛疲劳后硬化。一些教师不太注重这方面的内容,下课后学生一哄而散,大多数学生也不会进行拉伸运动。
        1.2教学中制定的体能训练计划不合理
        合理的训练计划会达到更高的训练效果,通常在教学过程开始前,体育教师都会制定一个教学计划,将篮球教学合理分配到整个学期中。实际教学中,学生都是有差异的个体,对运动量的接受程度也不一样,如果将他们都统一按照一个标准去制定体能训练计划,效果一定是差强人意的。由于不同的学生性别、健康状况、体育基础都是有差异的,统一训练计划的运动量对于一个集体来说一定有一部分同学难以接受,有一部分同学觉得运动量太小。除此之外,在不同的季节中,学生的训练程度也应该有所变化,夏季天气炎热,新陈代谢快,学生的能量消耗大,此时应该减少体能训练,防止学生中暑;冬季天气寒冷,学生能量消耗较少,可以适当增加训练。


不考虑实际情况的锻炼效果无疑是失败的,体育教师应当及时做出改变。
        2为解决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些建议和解决方案
        2.1给学生合理安排运动量
        初中时期,学生的身体处于发育期,运动量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体育教师应时刻维持好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篮球教学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片面追求投篮命中率,应该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切实提高篮球水平,使学生终身受益。初一时将重心放在篮球运动讲解和基础技能训练上,进行不同的基本功训练,从多个方面提高篮球技能。初二时让学生继续加强技能练习,并将同学分成不同的球队,鼓励学生上球场打球,同时指导学生,防止学生受伤。初三阶段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组织篮球比赛,增强学习篮球运动的趣味性。
        2.2降低学生在运动中受伤的几率
        运动前拉伸和运动后拉伸是保证运动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两部分,充分的热身运动能够大大降低学生在运动中受伤的几率。同时规范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技术,让学生通过多次练习提高自身篮球水平,篮球运动需要迅速弹跳、双腿蓄力、半蹲运球等技术性动作,加上在外力的撞击下,不规范的技术动作对学生关节损伤非常大。这不仅仅会造成学生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增加学生对篮球的恐惧心理。
        2.3采用积极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
        对学生的考核评价方式不应该局限于期末考试的表现,学生在平时课上的表现也应该被注意到。如果忽视学生对篮球课的态度,学习行为,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评定,造成了有些学生不用怎么努力,期末成绩也能达到优秀,有些学生由于天分差,虽然十分努力,但成绩仍然达不到优秀,这样的评价方式严重挫伤了这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也降低了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因此要正向面对全体学生,采取积极有效的考核评价方式,将平时表现也作为计入期末成绩的一部分,实现多元化评价,让更多学生建立对篮球学习的自信心。
        3结束语
        体能训练是篮球教学的基础,在初中篮球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体能和技巧训练的程度,充分发挥篮球运动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带来的益处,提高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篮球不仅可以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增强学生体质,还是初中生最喜欢的运动之一。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让初中生保持对篮球的热爱,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体育教师也应秉承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不断进行学习、进步,从而更好地进行篮球教学。
参考文献
[1]金伟.深层次训练、全方位指导、多途径练习——浅谈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7(7).
[2]徐小林.浅谈初中体育篮球教学的训练方法[J].2017(24).
[2]梁华绍.初中篮球运动体能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18,6(26):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