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瑶 熊礼兵 任家瑞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实验高级中学
摘 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根据相关数据显示,现今中学教师中的年龄段普遍在35岁左右,35岁以下的中学青年教师已经占到75%左右,对中学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状况以及教师职业发展困境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对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相关概述,结合本校青年教师专业培训的现状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完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从而加强中学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工作。
关键词: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对策
一、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概述
中学青年教师在职业发展过程中的素质要求和教育理念为中学教育教学进步提供源泉和师资力量,因此,促进中学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工作是中学教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如何科学地认识中学青年教师发展理念,建立适应中学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规划,分析和化解中学青年教师发展中出现的困境,激发中学青年强烈的发展动机,形成中学青年教师职业发展的自主性和自觉性,对中学青年教师的成长有极大帮助。
(一)青年教师群体优势与劣势
青年教师,刚刚走出大学校门,怀揣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美好憧憬和期待,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更易于接受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对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容易上手,因此,就这一角度而言,青年教师的优势极为明显,可塑性强,对其进行的专业培训更容易达成预期效果。另外,青年教师就身份和年龄而言,与学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与学生沟通的障碍较小,易于接受学生反馈的信息,便于发挥新课程理念学生主体作用,这些都是促进青年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优势所在。
但是,作为青年教师,经验不足也是一个很明显的劣势。青年教师在控制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的经验还显不足,尤其是优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实施教学评价的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科研能力、反思能力等明星不足,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不大注重教育观念或教育理念的整体构建,往往体现为零星的看法和片面的理解,这些方面的不足,决定着必须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完善其教育教学能力,补足缺陷,更快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教师。
(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内容
当前国内学者的已有相关研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也发表了不同的学术见解。 以构词方式而言,“教师专业发展”一词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是“教师专业”的发展;另一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前者是指被视为一种专业的教师职业发展过程;后者意指教师从非专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成长为专业人员的过程。还有研究者着眼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层面,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专业地位的提升、专业自主的建立和专业尊严的维持。饶从满、杨秀玉和邓涛认为教师个体专业成长及内在结构不断更新、丰富的过程即为教师专业发展。[ 饶从满、杨秀玉、邓涛.教师专业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0.]《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教师专业发展被定义为教师不断接受新知、增长专业能力、个体专业逐步发展的过程。教师需要不断学习探究以拓展展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成长为成熟的专业人员。[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5.]
二、中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一)从青年教师自身上看
1. 缺乏职前专业实践,专业能力不强
青年教师虽然学历和自身素质较高,但是大学教育理论以灌输为主,具体的实践教学是极其有限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尤为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机会。但即便是师范专业的学生,有专门设定一个学期左右的实习期和相应的技能培训,但大部分师范生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从而应付差事的情况,因此,最终进入课堂教学前,在教学实践这一块还是比较空白的。
此外,学校在聘任教师时,对学历和大学期间的各种荣誉称号更为在意,对于专业实践成绩却很少考虑,仅凭应聘时的临场发挥便轻易做出决定。因此,大学时期缺乏教学实践就入职的青年教师往往热情有余而经验不足,培训时很难一蹴而就,培养出专业的教师。
2. 缺乏职业规划意识,有碍自我专业发展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事业,一旦踏足教育事业,你会发现,现实并非你所想象的简单愉快,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常规检查立刻扑面而来,容不得你有半点喘息的机会。特别是一部分没有任何教育教学经验及带班经验的主科青年教师,一入职,学校便把班主任的重任交到他们稚嫩的肩膀上。他们整日被繁重而琐碎的教育教学工作缠身,且班主任一带三年,在自身学科尚不能完全胜任的情况下还要独立面对百十个性格迥异的孩子,青年教师的压力可想而知。由调查发现,我所任教学校,三分之一的青年教师是兼任两个班的任课教师及班主任工作,而剩下的青年教师虽不是班主任,但要承担3个班以上的教学,且由于本校在招生生源不占优势,所招学生基础太差,青年教师往往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课堂管理,而对于课堂本身则缺乏相应的关注度,因此,青年教师中最终形成课堂管理失效,教育教学成果收效甚微的情况,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这种过度的锻炼机会导致与初衷严重背离,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也面临拦路虎。
3. 缺乏教育科研意识,自我专业发展慢
在平时教学工作中,我还兼任学校科教处部分数据统计工作,在统计中发现,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中,青年教师寥寥无几,甚至趋近于无,这说明我们学校青年教师参与教科研不够积极,缺乏强烈的科研意识,有些学科青年教师在学科带头人的督促下,即使参加了课题研究,他们也很少作为科研主力,独自承担的课题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且大部分青年教师多承担班主任工作,时间基本被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处理学生事务、开会等挤占,对教科研工作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也就很少用研究的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工作,由此专业成长也比较慢。
(二)从青年教师所处环境看
青年教师所处的环境无非就是所处学校的教育环境,以及所在地区学生生源状况,这里仅对其所处学校的环境进行分析。
1.学校校本教研氛围不浓,有碍青年教师专业知识积累
青年教师刚刚踏入工作岗位,对学校学生的心理及行为习惯都不太了解,对于高中教材中知识的重难点还难以把控,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步骤都不太清晰。在此种情况下,急需一个团体氛围浓厚的教研组和年级组,为青年教师拨开云雾,指点迷津。各个教研组定期会进行校内公开课和组内研讨课展示,集体备课,听评课讨论等等组内活动,青年教师可以从中取得一定的收获。但是校内公开课形式大于内容,很多方法和活动并不适用于以成绩为导向的课堂教学,组内研讨课也很少有教师能提出真正中肯的意见,多为溢美之词。且这些活动都缺乏系统的可操作的制度,青年教师只能从零星的指导或讨论中,获得微量的养分。每周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集体备课实属不易,且集体备课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不是逐课逐单元分析重难点及分享好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而是流于形式,疲于应付。青年教师大多时候只能靠自己单打独斗,很多初入职场的青年教师备课至凌晨,都属常事。而年级组活动更侧重于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及传达学校命令和近期任务,青年教师只是刻板地接受任务,不能有效指导青年教师专业发展。
2. 专业培训机会少,有碍青年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我所在学校,任职2年期间,仅有一名青年教师参与过外出学习培训,教研组内不重视甚至是放弃众多培训机会,导致青年教师只能闭门造车,在校内自我琢磨,缺乏走出去的机会,而即使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也大部分与专业发展关系不大,集中在理论层面,对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实质上的指导作用并不大。青年教师处于教师发展的初级阶段,急需来自专业发展方面的有效指导,大而空的教育理念,对指导青年教师教学作用微乎其微。如何有效教学,本课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如何突破,如何才能够调动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开好一节班会,如何对青少年进行有效沟通和指导,这才是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所要关注的重点,显然这些机会和重点,并没有被学校很好的利用起来。
3. 入编晋职按资排辈,无法调动青年教师积极性
在编教师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非在编教师为临聘人员,于青年教师而言有编制的教师工作更有保障,更稳定。然而我所在学校。95%以上青年教师没有编制,仅属于代课老师,青年教师在日常授课之余,还需要不断参加各种事业单位招考,既占用时间,又给青年教师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且在我们学校,有编和无编教师在工资待遇上的差别极为悬殊,同样的工作,不在编的青年教师任务更重,但待遇远远不如其他在编教师,这也让不在编的青年教师心理失衡,产生焦虑情绪,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极其不利。
除教师编制之外,职称评定也异常困难,制约青年教师发展。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制度与工资挂钩,每升一级,工资相应提高。因此,国家制订了一系列的职称评审条件,青年教师在忙教课和提升个人教学能力之余,还要写论文、发课题、上优质课以满足职称评定的各种条条框框。
三、促进中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对策
(一)青年教师自我提升的对策
1. 扎根教学,弥补职前实习不足
对于师范生而言,教育实习不容忽视,而对于已入职的青年教师而言,再次回炉重造参与教育实习的可能性已不大,但是青年教师一定要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晒课、优质课等活动,在活动参与中不断自我反思,以期获得更大的进步;每周要主动去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处汲取经验;紧抓学校一切能帮助自我提升的机会,扎根教学弥补不足。
2. 自主规划,促进自我专业发展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关乎教师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教学质量。“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为青年教师只有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并有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更好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青年教师应意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从自身实际和学校环境出发,量身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长期职业生涯规划。随着规划内容的逐步实现,青年教师才能慢慢向优秀教师靠拢,才能促进自我专业的长足发展。
3. 主动参与,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教育科研活动不仅能够帮助教师改进职业生存方式、提高教学水平,而且能增长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智慧。教育科研既可以用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实施素质教育,也可以单纯地用来提高学习成绩。于青年教师而言,教育科研一方面能解决自己教育过程中实际面临的问题和矛盾,是促进教育实践改进的手段;另一方面能为评定职称做准备,为教师考核打下坚实的基础。教育科研对个人专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积极主动地参与科研课题研究,青年教师的专业能力才能有质的飞跃。
(二)学校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1. 创设团队氛围,增强集体教研有效性
在课改中,青年教师独立自主,很是重要,但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也不可或缺。作为学校要经常性地开展集体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参与各种有益的集体活动,感悟集体的智慧,感受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大家庭的温暖,体会集体的力量。学校也应关注青年教师在集体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让每个人感受到集体强大的力量,让青年教师明白,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主动去融合、沟通、交流,这样才能让自己的思维更活跃,才能有更高效的课堂,各种问题在集体的强大力量之下,才会灰飞烟灭。不仅青年教师要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更应该作为集体活动的核心引领者。学校可以着手建立多元化的团队发展模式,比如备课小组、校本课程开发团队等等。备课小组的所有成员同上一节课,交流对话,反思跟进,从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的常规筛查,形成团队,制订计划,通过研究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不同年龄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协作,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开发出精彩的校本课程。多元化团队的组建及其活动的开展,不仅让青年教师有强烈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同时
也提升了他们的科研能力。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参加多个团体,从不同角度汲取经验教训,可使他们迅速立足课堂,不仅提升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而且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这对于青年教师的长期发展意义非凡。
2. 增加培训机会,提升青年教师专业能力
学校应借助多种方法,增加学习机会,让青年教师充分吸收养分,进行自我提升。比如:通过校级沟通,为本校青年教师联系各学科名师,定时请名师进校讲座,组织青年教师观摩名师公开课,聘请名师对青年教师进行思想引导,多组织教师参加梦想成就未来的讲座;集中学习国家级特级教师的思想理论,研讨他们的著作;鼓励青年教师建立教育博客或微信公众号,在微信、空间里反思教学工作,叙述教育故事,总结教育生活,开辟自己的教育天地,长此以往,定能够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为学校教师购买备课或科研之用的优质网络资源,包括优质课件和优秀教学视频以及权威教育教学研究文献,鼓励青年教师充分利用网络,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为青年教师订阅各学科教学的权威期刊,鼓励青年教师阅读,并定期分享收获和感悟……在加大培训力度和提升培训专业性的同时,利用课程视频、名师引领、教育论坛、订阅教学期刊等可操作性的措施,学校积极推进,必能促使青年教师参与行动,逐渐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科学紧密结合的践行者。
3. 骨干教师引领,规范青年教师教学行为
在任何一所学校,骨干教师都是经验比较丰富的,他们应该对青年教师在教学的方法上进行引导,这肯定能够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和专业发展。各个学科的骨干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骨干教师引领课,青年教师通过听评课将获得比书本理论知识来得更实在的实践经验。青年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采用从骨干教师处汲取的经验,在平时的常规课中规范自己的教学内容、形式和行为,以公开课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青年教师善于学习研究,而且能够及时总结,假以时日,青年教师定能养成教风严谨、勇于实践的好习惯。青年教师的课堂比肩骨干教师亦指日可待。在关注教学课堂活动中,骨干教师引领课将为青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4. 调整评价制度,激励青年教师发展
教师评价制度,是关乎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制度。学校应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拟定不同的评价制度,既重过程又重结果,保留年度考核的同时,增加平时考核,然后通过教代会投票选举,结果要张榜公示,公开、公平、公正。这样才能让更多勤学苦干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促进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及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饶从满、杨秀玉、邓涛.教师专业发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0.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修订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5.
[3]张月晴,古良忠.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现存问题与对策[J].教育察,2019,8(08):75-76.
[4]王克定,李彤.“一题一课一成果”: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自主发展的校本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6(31):41-43.
[5]赵巧,史降云.廖世承中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思想研究[J].教师教育论坛,2016,29(06):33-36.
[6]余洪菊. 基于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公开教学案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6.
[7]高生成.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宁夏教育,2015(09):14-16.
[8]吴金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途径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07):28+30.
[9]李慧. 中学青年教师成长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及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06.
[10]徐文秀.教师专业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教育探索,2006(06):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