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卉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611830
摘要: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和管理工作,通过转变思想、实事求是,在总结大学生党建工作经验和成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实践党建工作管理模式,创新和适应新时期学生党建工作的理念、内涵和机制,确保党建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党建合作;协同育人
引言
协调推进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全面、以人为本的战略布局四。我国人口和劳动的深刻变化和科技进步的不断加快,要求通过结构改革解决结构性矛盾,加快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推动发展势头从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深刻认识和协调推进职业教育战略要求四个全面,以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重要突破口和切入点,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更好地适应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符合产业升级要求,更好地培养创业全民就业能力,促进社会公平。
一、校企党建协同育人的意义?
党的第十九次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制度,深化生产一体化、校企合作,建设一支知识型、熟练型、创新型的职工大军,弘扬劳动模范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社会作风光荣劳动和先进奉献作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深化党建工作中的校企合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共同需要;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全国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需要;是推进广东职业教育拓展、提高质量、强服务的需要,是推进我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产业变革的需要;是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探索高校党建工作与企业党建工作合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的需求;是创新当前制度、机制、注入活力、提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水平的需要;是丰富校企深度融合,构建校企发展命运共同体的需要;这是一个新时代,是高职院校和企业迎接挑战、攻坚难、抓住机遇、大赢大亏的新局面;这是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双向共赢的原则,建立校企共建育人新协作机制的需要。
二、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党建工作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建工作的创新在高职院校越来越受欢迎,党建进课堂、进宿舍、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已经成为新时期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创新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企业党建方面,有许多困难。政府文件针对性不够,学校党建工作进入法律盲点。在目前实施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中,政府文件的导向总体上过于重视职业链与产业链的对接,而忽视了党建的对接。自我国1996年通过《职业教育法》以来,政府先后出台了几份重要的职业教育文件,如《关于实施职业教育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七个部门的若干意见》、《》这些文件的规定都集中在具体的操作方面,但在思想教育和党建工作层面,并没有提到如何衔接和整合,而是回避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党建问题。高职院校校企业务合作重,党建合作轻,校企合作对党建重视不够,整体整合弱。当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也主要局限于课程开发、专业建设、实践实习等方面的合作,党建方面的合作不多。许多学校都任命辅导教师,他们也经常注重专业能力,不自觉地选择学生中有党建经验的专业教师,甚至选择尚不是党员的教师,因此党建合作很困难。而高职院校的专职人员,吴力的党务力量比较薄弱,只能应付学校的日常党建和学生管理,同时很难兼顾校外合作党建工作,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和能力不足。由于合作企业岗位分散,企业党建基础不同,分支机构开展组织生活和学生活动难度较大,党员考核、监督管理也基本处于虚有其表的地位,学校与校外党建脱节,关注主要砍头的发展,或流于形式,严重影响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再次,党建和中央的工作脱节,校企合作党建机制不够完善,校企合作协议很少涉及党建内容,缺少党员教育和管理的联合评估机制,长效机制还不健全。
三、构建校企党建协同育人新模式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探索校企合作新机制
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建设的核心。在保持先进性的同时,思想要与时俱进。
如果思想理论僵化,就会失去引领社会前进的功能。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认识到学生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整个实习期间都在进行。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机制、校企合作制度和机制、信息反馈和评价体系,确保责任明确、人员结构合理、落实经费、双方党组织共同管理学生实习期间的教育。
(二)做好前期党建工作,为后续实习打下坚实基础
学生在前期校内学习期间,要加大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为以后的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否则,开始时没有党建的概念,实习期间突然加强党建工作,学生们很难接受。因此,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坚持学生的理想信念,强化党员意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遵循党员发展程序,研究发展对象,转向等环节,促进党建工作的规范化、质的发展,为以后的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完整的思想做好准备。
(三)拓展党建工作新方式,实现校企党建工作的对接
在新的教育模式下,推进党建信息化,发挥现代网络媒体的优势,搭建网络平台,尤其是移动网络平台(如微博、微博等),整合党建资源,拓展党建阵地。实现文件、信息的网上传输,为内部和外部单位提供培训条件。党员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参观,为校内外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邀请企业家、社会知名人士进入校园,进行实习,并提供就业指导。吸纳社会资源建设党建基地,探索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结合新模式,加强职业教育与社会对接基础,实现资源互补共赢。
(四)为师生成长成才、服务社会提供实践平台
以人才培养、服务发展为突破口,按照工作理念,市场化运营、公益性服务与企业共建企业商学院,破解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的矛盾。通过担任企业领导的商学院讲师、艺术教师和优秀的学校教师,对教师和社会工作者进行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资格、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教育和服务,既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提高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服务能力一、商学院首先抓住学生实习的关键环节,通过企业领导、优秀的技术骨干、学校专职教师和专职导师,在学生实习之外的时间内,以入党教员的身份,进行一对一的模式教学,使学生党员其次,商学院也以学生实习场所为中心,难以集中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学习和工作时间冲突等现实,采取人才合作模式走出去,一方面引入 优秀的企业人员同时也是学校的教学教师,要通过讲座、研讨会,甚至实习访问传授技能和经验,让党员了解课堂外的工作场景,提高对教科书知识的理解。
结束语
通过校企党建合作,学校企业协调教育"四个平台、一个目标"的新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深度结合起来,把党建工作贯穿于教学和实践的全过程,实现了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教育,充分发挥了工程与中小学和企业双方相结合的作用。拓展校企合作新领域,探索发展党的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做法,加强人才培养。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杨小洪.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模式的建构[J].智库时代,2019(51):94-95.
[2]崔凤,高戈.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性研究[J].学周刊,2019(30):18.
[4]邹海林 .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党建工作融合机制探索[J].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47-49.
[5]唐红艳 汤志华. 高职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9( 1) .
[6]秦昌宏. 高职学生党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的策略研究〔J〕.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作者简介】
苑卉(1984年2月—),女,汉族,籍贯:四川什邡
学历:硕士研究生 职称:助理研究员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
单位: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邮编:611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