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恒驰建设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建筑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地基基础与桩基础施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安全,加强施工技术管控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基于此,论文简单阐述了地基和桩基的地位,分析了地基和桩基施工难点及其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工程快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普遍,对建筑基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的关键部分,桩基础施工能有效地提高建筑基础的承载力,解决地基承载力问题,控制地基变形,提高建筑抗震性能,提升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桩基础施工在建筑工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桩基础形式受建筑结构、地质条件、施工技术等多方面的影响,在具体工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桩基础形式,以确保建筑工程整体的质量和安全。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是工程的一个关键环节。建筑地基设计,简单来说,就是对地基基础进行概念设计,包括对建筑工程中的力学性质、地质性质以及土力学等概念进行研究与分析,还要对施工现场土层的含水量等情况进行全面的研究,根据所有研究结果进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建筑地基基础概念设计和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不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更注重的是对建筑工程的承载能力,负责的主要是建筑工程结构整体的稳定性,进而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延长,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2桩基础技术概述
桩基础施工是由基桩和桩顶组合构成的,是建筑项目工程施工的基石。桩基础技术在实际施工中根据桩端支撑的具体情况分成地承台桩基和高承台桩基,高承台桩基由于施工工艺的差异,分成灌注桩和预制桩构成。桩基础较强的竖向承载力在地震或者暴雨等恶劣天气时能够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作用,有效的将建筑竖向的荷载向周围的地表和地下进行分散,提高建筑的稳固安全性,最大限度的降低坍塌或者倾斜等问题的发生。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桩基础施工要重视低级变形和承载力变化的影响因素,要进行严格的勘测工作,发挥桩基础施工的重要作用,增加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桩基础技术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和其他技术有一定的差异,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和较多的费用,对现场的地址状况有严格的要求,在施工工作开展之前要多现场进行严格的勘测工作,对桩基础工程的承载力和防震性能有一定的保障。
3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和桩基础施工技术
3.1土方开挖施工技术
土方开挖施工技术多被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应用在地基基础施工阶段,地基施工技术人员要在动工之前充分了解该项目的具体施工流程以及具体施工要求,掌握土方开挖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首先,地基施工管理人员逐项审核地基施工方案的各项环节,确保地基施工现场人员、原料、设备以及水电线路的准确到位;其次,地基施工监管部门要针对整个地基项目的施工疑难点进行开挖方案的重点审核,确保地基施工的一切需求均能够被满足;最后,地基施工人员在进行土方挖掘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开展针对性施工,对设计图纸与现场条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调整,确定合理的地基开挖位置,确保坡度、深度、孔位符合施工要求。
3.2强夯地基施工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强夯地基施工多见于粉土、砂土等松软性质的土地中,通过添加大颗粒材料强夯,能够构建稳定的地基结构。在强夯施工中,要提前进行强夯试验,观察在强夯过程中振动频率是否会影响建筑物的稳定性,若对附近建筑物产生影响,还需要加强减振处理,保护建筑结构稳定。强夯地基施工前对场地进行清理,保证场地平整,便于储存强夯施工设备。
另外,要合理选择强夯地点,需要和附近建筑物保持15m距离。若距离不足,需要设置隔振沟带。建立隔振沟带需要将强夯地带包围起来,沟深度超过建筑物深度。准备强夯设备的同时,要做好安全防护。保证强夯施工期间,起重臂杆不会发生偏移,钢丝绳不会发生摇摆。强夯施工严格按照设计数据进行施工,达到强夯深度附近,要使用水准仪进行测量。夯击后及时回填土质,保证强夯地基下沉能够满足设计要求。强夯过程中务必保证夯锤垂直落下,避免夯坑偏移。在软湿土质条件下施工,还需要设置排水沟,然后才能进行强夯施工。
3.3预制桩施工技术
预制桩施工技术就是在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开始之前预先进行桩基的制作,进而提升地基基础施工的效率。预制桩施工技术对桩基的预制作具有较高的要求,为了确保高层建筑地基基础结构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有关施工人员必须充分保障预制桩的内部结构质量。通常情况下,预制桩主要将钢管预制桩或混凝土预制桩作为生产原料,两者各有优势。此外,预制桩施工技术还需要通过水冲、振动或者锤击的方式将预制桩打入地基之内,施工技术人员需依照项目工程的具体要求以及具体条件选择针对性的打桩方式,进而满足高层建筑的地基基础施工要求。
3.4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的适用范围较小,只适用于少数特殊情况下。建筑地基的土质不均匀时,地基承受力较弱,而建筑上部结构的荷载力大,通过十字交叉基础的应用,相邻基础之间的距离和缝隙会变小,使很多基础底面出现覆盖重叠的问题,难以满足基础底面积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筏板基础。另外,对含有地下室的建筑结构进行施工时,因为本身建筑结构的特殊性,会出现受潮和渗水问题,因此,建筑单位可以应用筏板基础作为地下室的底板结构,防止各种情况和问题的发生,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筏板基础具有较强承载力,较高的强度,能够有效提高整体建筑结构的牢固性和稳定安全性。
3.5静力压桩技术
所谓静力压桩技术主要指的是借助静力的作用来对重型的机械以及桩自重进行合理的配置,同时在此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反作用来使预制桩能够深入到土体内部,由此来实现桩基础施工的最终目的。根据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施工成效而言,静力压桩技术具备较强的承载力,同时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性能也比较好,其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的施工质量水平,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不必要损失的出现。但静力压桩技术同样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体现在其适用范围的限制,静力压桩技术的应用情况仅仅是土质比较松软的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区域,土质较硬的区域使用该技术很可能会破坏当地土层的结构,对土体产生极大的负面。以上所介绍的振动沉桩技术以及静力压桩技术是桩基础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技术,当前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范围很广,针对其优缺点需要进行合适方法的选择。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中地基和桩基施工十分关键,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稳定性。施工期间需要根据现场条件和设计要求灵活选择施工技术,保证建筑物施工质量,达到承载要求。施工需要严格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提前预估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提前采取预防措施,保证建筑施工安全进行。通过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顺利竣工,为工程质量和社会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彭麟.建筑地基与桩基础在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工程技术研究,2019,4(3):239-240.
[2]林柏腾.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9):49-50.
[3]聂洪海.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64.
[4]杨涛,李广亮.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9(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