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的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5/8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4期   作者:李霞
[导读] 随着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改革,教学的开展需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李霞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43小学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小学数学课程中的改革,教学的开展需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将文化教学与思维能力培养做同步进行,并在教学中设计思维理解学习的过程,思维能力培养教学需要在概念教学中做创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信息技术、过程引导、讨论分析、概念应用、错误资源,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前言:小学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概念教学是最为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在教学中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支持,并针对逻辑理解认识做引导设计,让学生能够理解数学概念,完成概念分析,进行概念应用。而在概念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需要把握小学生概念学习的特点,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做思维上的引导,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以此来帮助学生完成数学概念的有效理解,也培养思维能力,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借助信息技术,增加学习兴趣
        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主动的思考和思维性的理解,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保证学生的主动学习,并针对数学概念做抽象性的理解分析。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解决小学生在概念知识中等待式的学习方式,树立探究理解的学习意识,让学生的概念知识学习思考能够有兴趣的支撑。在方法上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理论知识概念做直观性的展示,以此使数学知识能够吸引学生的关注,增加学习兴趣,为思维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也让学生能够主动性地做数学概念分析。比如在《面积》这一课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就应从面积的实际应用出发,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出房屋面积、地球面积、书本面积等,以此让学生可以感受面积的概念,也能建立自我认识,进行主动地学习思考。以信息技术增加学习兴趣为思维能力的培养营造了概念知识思考学习的环境,学生在概念理解中会有积极的思考,也就能够做主动学习理解,在概念的认知和理解中也就会有思维的实践,能力培养可以有效开展。
二、加强过程引导,注重逻辑推理
        在小学概念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保证自主学习的完成,并针对知识的理解做逻辑思维的培养。学生在概念教学中呈现出能力的不足和巨大的差异认识,并且很多学生的数学概念学习都是去背诵记忆,没有概念知识的逻辑性认识,知识理解呈现不足的情况,需要做教学引导,让学生能够对概念做有效的理解,并可以在逻辑与推理建立下建立正确的理解认识。教师可以将数学概念做推理过程的拉伸,以此来简化数学概念的理解过程,让学生有主动性参与,并做递进式的思考,逻辑性的推理数学概念内容。这种方法能保证概念教学的有效开展,也能让学生在概念理解过程中有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成长[1]。比如在《除法》这一课的教学中,对于除法的概念教学就以让加、减、乘、除的算理做设计,引导学生去做算法下的转化和归结,通过该设计出发算法的推理过程,让学生能够逻辑性的建立除法概念。

在除法概念教学过程的思维引导要注意小学生学习能力不足的情况,以实际学习情况为核心,鼓励学生去思考探究,而教师则要把握逻辑推理的方向,保证学生的思维能够深入到除法概念的理解当中,保证算法的理解,也让数学思维得到发展。
三、开展讨论分析,锻炼思维能力
        概念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需要让学生有实践性的思考,并且纠正错误的理解,将数学概念理解中的思维变成具体能力。方法上可以开展讨论分析,以概念的内容为核心,让学生的不同理解认识可以在讨论中表达,并转化为具体的数学概念。讨论分析过程中,学生有思维上的交流,也有概念理解下的思考,能够强化个人思维能力,并使数学思维得到完善。比如在《找规律》这一课的教学,对于数学规律的认识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认识,教师应开展讨论分析,让学生对数学规律做分析,以抽象的概念为核心组织学生建立规律认识,可以让思维得到完善,并有主动的思考。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要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所以需要开展小组合作,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制定每个小组学习任务,使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自我表达和相互讨论,探究概率的内容,解决差异性的理解,可以提高概念教学的效率,也能让学生学习思维变成具体的能力。
四、组织概念应用,提升创新思维
        概念教学的开展不能做单一性的知识教学,要让学生去做应用思考,将概念知识做灵活应用。这是提升创新思维的有效方式,也是让学生将数学概念吸收为个人理解的方法[2]。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习题练习与教学方式,而是以多样应用为方法,以一题多解为形式,让学生在概念应用解题过程中能够做创新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可以提高数学解题能力,并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更深的认识。比如在《分数乘法》的应急教学过程中,教师就以分数乘法与题目关系的解题过程为内容,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做创新解题,用设置不同的1来做分数乘法的应用,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数乘法。在实际应用中的过程能让学生完成解题练习,建立创新思维能力。
五、引用错误资源,培养反思思维
        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有反思的过程,而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纠正学生的简单理解的问题,让思维能够得到发展,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建立思维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用错误资源,将学生在概念理解和应用中的错误进行提炼,建立错误理解分析的内容,让学生针对自身在学习和应用中发生的错误做思考,反思自身在概念理解中有哪些错误。这样能够提高概念教学的效果,也能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反思过程中得到成长,培养了逆向思维能力[3]。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要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把握概念理解过程中思维理解认识,将思维能力分解为具体的思维方式和方法,以此可以保证概念教学的有效性,也能提升思维能力培养的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思维理解认识有较大的差异,而且思维能力的养成也与自身思想方法有关,教师要做教学上的优化,把握学生概念知识理解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宋庆华.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4):161-162.
[2]隋圆圆.关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探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1(03):96.
[3]邱艳.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策略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05):40-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