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有刚,胡柯琴,刘晏,丁晓霜(通讯作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8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希望量表以及睡眠、焦虑和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对现实和我来态度评分、积极行动态度评分以及与他人保持亲密联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得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介入护理中应用,缓解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耐受性。
【关键词】心理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情况
血液透析是为了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的一种方式。此方式可以代替部分人体肾脏功能运作,维持患者体内酸碱平衡以及电解质[1-2]。近年来,随着尿毒症患者的增多,血液透析的患者的人数也随之上升。尿毒症具有渐性行不可逆转的特征,此外,此病的治疗过程周期长,在治疗中需要高昂的医药费用,会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以及经济压力。因此,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是至关重要。本研究中以我院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8例作为对象,探讨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8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男24例,女20例,年龄(40-78)岁,平均(61.97±12.12)岁。观察组44例,男23例,女21例,年龄(39-75)岁,平均(62.32±11.79)岁。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模式。具体操作:
1.2.1常规护理模式。察患者身体状况,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电图、血常规、肺部功能等检查,及时做好护理记录,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合理安排好患者透析时间,给予合理饮食搭配,提高患者的舒适安静的护理环境,确保患者心情良好。
1.2.2心理护理模式。(1)患者对于此病以及维持性血液透析没有了解,在巨额经济压力的负担下,患者更容易产生心理压力,表现出负面情绪,抗拒治疗,出现不配合护理人员工作的情况出现。护理人员需要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干预,对其进行开导,消除其不良情绪,在建立有效沟通的同时告知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以及注意事项,并且帮助经济水平较低的患者获得最低治疗费用。(2)护理人员嘱咐家属应予以患者长时间的陪伴,并且在鼓励患者用于面对疾病,使其保持一个乐观向上的心态以及积极接受治疗,家属可以根据患者的喜好和习惯,采取一些轻松娱乐的方式来转移其注意力,有助于缓解患者心理压力[3-4]。(3)护理人员向患者以及家属认真讲解相关尿毒症的诱发因素以及维持性血液透析后的注意事项,向患者例举成案例,以此来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提高其治疗依从度。
1.3 观察指标
(1)希望量表。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进行评价,分别从现实和未来的态度,采取积极行动的态度和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3三个方面进行评分,共12个项目,分值为12-48分,分为低、中、高三个水平,低水平为12-23分,中水平为24-35分,高水平为36-48分;(2)睡眠、焦虑和依从性情况。睡眠: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7分则睡眠质量较差,<7分则睡眠质量尚可;焦虑:采用汉米尔焦虑量表(HAMA),存在严重焦虑为>29分,存在明显焦虑为>21分,存在焦虑为>14分,可能存在焦虑为>7分;依从性:采用Morisky量表进行评估,分别从服药经历的记忆情况,服药的持续性、疼痛缓解后服药情况以及疼痛严重时,是否停止服药。肯定回答计“1”分,否定回答计“0”分,<4分依从性较差,4分以上为依从性较好[9]。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希望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护理前希望量表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对现实和我来态度评分、积极行动态度评分以及与他人保持亲密联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希望量表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睡眠、焦虑和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得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睡眠、焦虑和依从性比较(分,)

3 讨论
尿毒症就是各种原发性、继发性因素引起肾脏疾病,逐渐发展而成。由于体内毒素蓄积,从而出现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人体毒素无法正常排出,最终发展为尿毒症[5]。尿毒症患者需要通过维持性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脏移植等替代方法进行治疗,其中维持性血液透析作为维持尿毒症生命的常用治疗方式。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护理后对现实和我来态度评分、积极行动态度评分以及与他人保持亲密联系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得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心理心理护理模式具有众多优势:从患者的角度出发,有效的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以此来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以及增强护理满意度,维持患者身心健康;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以及护理技巧,拉近患者之间距离。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介入护理中应用,缓解患者的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耐受性。
参考文献:
[1]王晨敏. 心理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健康之友, 2019, 000(009):254-255.
[2]赵晶. 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影响[J]. 健康必读, 2020, 000(004):248.
[3]石镜, 周亚茹, 王艳. 心理护理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舒适度的作用的相关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12):74.
[4]刘岩婷, 何伟. 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状态及不良事件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007(026):102.
[5]邹琼芳, 施素华, 王培莉,等. 同理心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研究[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 11(09):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