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BIM技术的应用 陈泓

发表时间:2021/5/7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陈泓
[导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BIM 软件在全面碰撞检查、解决楼层净高瓶颈、三维审图等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有效减少图纸中的“错漏碰缺”,保证工期,提高效率。
        福建省轻安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福建省福州市  350003
        摘要:现如今,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BIM 软件在全面碰撞检查、解决楼层净高瓶颈、三维审图等方面表现出色,能够有效减少图纸中的“错漏碰缺”,保证工期,提高效率。常见的 BIM 软件比如 Revit 在本地化、易用性方面稍有不足。易建软件在这方面做了有力的补充,不仅提高了翻模的效率,还紧密结合设计流程、提供了多种批量建模及管线综合调整方面的功能,并在复杂表格定制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易建软件为 BIM 在管线综合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更多支持,其研发思路与探索过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BIM技术
        引言
        随着现代化建筑综合功能的不断提升,建筑相关工作人员对机电工程的综合效益也越来越关注。综合管线的设计是关系机电工程整体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机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综合管线的优化设计。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现,将BIM技术应用到机电工程中,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工程施工效率,减少工程失误,避免不必要的施工成本投入,优化综合管线的设计,提高机电工程的整体质量。本论文将对BIM技术的概念及具体应用作简单阐述。
        1BIM 技术的特点
        现今,社会市场中对于建筑的需求与标准在不断提升,许多新型施工设备与施工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施工中。BIM 技术就是一项应用较为广泛的新技术,对于施工工作有着重要影响。BIM 就是建筑信息模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将建筑物真实参数信息输入到其中,然后系统会进行模拟建模,为后续工程施工工作展开提供有效参考。BIM技术并不是简单的工作流程,而是通过科学合理的布局,为施工工作展开提供保障。BIM 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信息有着较强的真实性与完备性。在建筑信息模型的构建过程中,BIM 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更多信息,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也将会得到保障。这样可以促使工作人员决策的合理性得到保障,提升信息利用率,为未来工作打下良好基础。二是有着较强的可视化与模拟化特点。在BIM 技术的应用中,整个建筑施工流程以及建筑结构等,将会通过图像方式或者模型方式更加直观展现在工作人员面前,使工作人员能够对施工实际情况有正确认识、明确施工要点以及施工方向等。除此之外,在合理应用 BIM 技术中,通过施工模拟能够对施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预测。工作人员根据预测内容,可以提前做好防范工作,最大程度上避免施工风险等问题的出现。
        2综合管线安装中实施流程
        (1)构建BIM小组。在建筑室内综合管线安装过程中,通过BIM技术的应用,不断完善BIM模型的信息化,确保室内现场施工质量。(2)合理选择BIM软件。利用BIM应用中Revit软件,构建完善的服务及功能,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3)构建族库。结合施工设备、施工材料要求,构建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三维族库,且要结合项目的不同需要来完善族库。(4)建筑结构和设备建模。通过BIM软件的应用,利用建筑结构图纸和机电安装图纸,构建三维的结构模型和管线模型。(5)结构复测。结合建筑结构图纸要求进行结构复测,并按照复测结果对结构模型进行修改。(6)碰撞检查。在模型碰撞检测过程中,可利用BIM软件的碰撞检测功能进行检测,再根据检测报告进行碰撞点位的检查及排除。(7)竣工图纸绘制。结合建筑综合管线施工现场情况,对BIM模型的局部进行调整,最后进行竣工BIM模型制作。
        3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BIM技术的具体应用
        3.1项目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前文中我们提到过,对于机电工程综合管线的设计工作,需要根据不同领域管道施工,选择不同的专业人才进行管道的走向设计。

但是整个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下来,各个系统的管线杂乱交错,碰撞严重,使得管线施工设计十分不合理,严重影响机电工程安装的质量与后期维护。因此,在设计伊始,必须根据系统模型,各设计师相互沟通协作,制定相关样板文件,力求综合管线在搭建过程中处于一个建筑设施标高内,使管线的走向更加的科学合理。并将管线设计的图纸、数据及时保存、留底,方便后期的检测审核与施工需求。BIM技术中对模型的的搭建作业主要是利用原有的cad设计图纸内容,将其全部录入到软件中,基于一个统一的点搭建建筑模型,再以多为形式呈现出来,方便建筑设计人员的查看与检测。但是由于cad图纸多,三维呈现图纸时文件通常比较大,一般电脑运行较为吃力,所以相关工作人员通常会将各个工程系统的图纸分开搭建,保证模型、文件呈现的顺利性。
        3.2使用云平台控制模型
        利用 BIM 技术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将相应数据录入到平台之中,进行虚拟建模而相关的虚拟建模可以共享到各个部门,这不仅符合当下信息共享的理念,也有利于建筑工程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协调和沟通。由于当下建筑工程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所牵涉到的利益部门也越来越多,比如在建设的过程之中,各个相关局部的建设部门,总体的监理部门,管理部门乃至后期的业主,都想要实时对整个建筑工程的开展进度进行监测。而利用 BIM 技术,就可以让这些部门同时了解到建筑物当前建设的状况,及时掌握建筑施工已经进展到了哪个阶段。这样通过多方共同的监测在建设项目出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反应,各部门之间通关协调和沟通迅速给出解决方案,将相关的损失降到最低。因而使用云平台控制整个虚拟模型,可以有效的提升建筑机电建设整体的效率,节省了部门沟通的成本。另外相应的控制模型也可以直接应用到后期的营销过程之中,让业主对整个建筑整体有更加详细的了解,方便业主选择心仪的建筑。
        3.3三维碰撞检查
        在碰撞检查时,应进行二次深化设计,并构建BIM模型,实现对机电设备与管线、建筑结构与管线、结构构件之间的碰撞检测,并结合检测结果对设计图纸进行调整,减少碰撞问题的发生。如果在检测时发现管线碰撞问题,应在结构施工前,将大连梁改为双层梁,并进行结构留洞图绘制,以缓解装饰空间高度碰撞问题。
        3.4管线设计及机电设备在测试过程中的应用
        在机电工程施工安装过程中,可将BIM技术有效地应用在管线设计中,确保设计效果。在机电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布置管线时应当对空调供水及排水管线等进行科学设计,比如强弱电综合布线、上下水综合管线、管线支吊架等。在机电工程安装过程中,可利用BIM技术对流程优化处理,设计人员可基于现场情况制定合理的流程。BIM技术可以构建出智能化模型,在机电管线设计及施工管理过程中,应提供具体数据,做好管线铺设测试,对各项材料及设备等信息数据进行详细记录,从而为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结语
        基于BIM的管线综合布置技术就是结合BIM这个深化工具,解决图纸中各专业的交叉问题,让机电施工现场可以照图施工。施工现场和图纸更接近甚至一致,对后续的BIM应用和精细化管理才是真实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肖正华,高峰.BIM技术在优化深圳地铁机电安装工程中的应用探究[J].市政技术,2017,35(02):104-106+109.
        [2]肖艳,刘铭杰.BIM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基建管理优化,2019,31(04):13-23.
        [3]许红艳.基于BIM技术实现机电管线安装的优化管理分析[J].价值工程,2018,37(9):46-47.
        [4]葛道山.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管线综合布置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2):2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