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一完小桃花滩分校 415500
摘要: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调起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正确意识到情境教学法的内涵,提高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维度,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找寻生活与数学间的有效联系,进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积极探究情境教学法应用价值,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情境教学法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法;应用
前言:
情境教学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对调起学生兴趣、激活数学思维、拓展知识视域方面,起着积极促进作用。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以此增进学生数学实践体验能力,进而提高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应用价值,彰显情境教学法的功效。
一、通过应用游戏情境教学法,调起学生数学兴趣
游戏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通过情境生动展示出来,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游戏情境教学法,巧设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使学生进入到轻松愉悦的数学教学氛围中,潜移默化中完成数学学习目标。
如,在《100内加减法》中的加法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设计一款与教学内容相贴切的游戏,以此帮助完成100内加法的学习。教师首先对班级的学生进行编号,班级内的学生除了两位个子较高的学生外,其他学生按座位顺序进行1、2、3、4、5、6、7……35,标号好后,两位个子高的学生面对面的站着,两个学生的双手相互交织在一起,达成网状,当教师喊道2加20时,这两位学生快速地赶到两位高个子学生面前,站到他们用手搭建的大网下,并说出他们数字相加后的和,2+20=22,完成游戏闯关目标,如果在教师规定的时间内这两位学生,没有被罩在网下,则为闯关失败,闯关失败的学生就要被罚为大家唱一首歌或表演一段舞蹈。学生通过这样的游戏,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其中,并在积极的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了解100以内加法运算法则,进而在游戏中潜移默化的领悟100以内法则运用的技巧,进而为后续的运算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游戏情境使学生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中达成本章节的教学目标,调起学生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目标。
二、通过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激活学生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问题情境教学法,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效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依据教学内容,分层进行教学问题的提问。通过分层提问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没有畏难心理,进而乐于参与其中,通过教师问题的循序善诱,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如,在《比例尺》教学时,教师就可以通过以下这样的提问,让学生进行分层次回答“同学们,你们知道以一当十这个成语么”“按这样的逻辑,如果是以2应当是几十呢”“以4当几十”以此类推,你们能算出更多么?通过这样的提问,接下来进行比例尺意义的构建提问中“我们的教室宽4米,长8米,你能用你桌子上的纸,把它画下来么”学生通过教师的提问,开动脑筋进入思考中,最后教师可以提问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看看这类学生是怎么把这么大的面积画下来的,,接着还可以通过学生答案再次进行提问,“为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师,你们的答案不一样呢”学生再次进入思考中,并通过教师的引导,进入到“比例尺”的学习中。教师通过这样分层提问,循循善诱,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随之上升,进而在教师的指导下,达成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教师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可针对六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的特点,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步步推进,进入到问题的解决中,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提问在进入到“比例尺”的实际运用中,掌握比例尺实际运用能力,有效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通过应用多媒体情境教学法,拓展数学知识视域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情境教学法,以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以视频动画的模式展开教学。这种模式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直观感受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知识视域。基于此,教师在应用多媒体展开数学教学时,应从准备教学课件开始,注重对学生直观感受的动感画面的设计,注重教学内容中知识视域的拓展维度,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拓展能力。
如,在《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学时,针对教学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结构特点”教师就可以通过某个大商场的一天营业额的统计表,来进行多媒体展示,学生通过视频看到这个商场一天的营业时间为12个小时,在这12个小时中,营业额出现了波段式的展示,早上客流量低,是曲折线的七点,到了临近中午的10点多,营业额上升,这种程度一直持续到下午的三点,三点之后曲折线向下走去,进而缓步下降,到了晚上六点多又是一个高峰期。学生通过多媒体视频,通过图表中不同曲折线,了解不同时段营业额的状态,以此通过灵动直观的折线统计图,得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进而完成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通过教师播放的过程,了解这个图像产生的过程,有效拓展学生数学学习的知识视域,比以此为基础,进行有效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护探究能力。基于此,针对这样复杂、抽象的数学教学,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情境的应用,达成教学目标,并在目标的达成过程中,锻造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有效拓展知识视域,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彰显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而通过不断应用探究,总结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
总结: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维度,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找寻生活与数学间的有效联系,进而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理念,积极探究情境教学法应用价值,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情境教学法的应用,通过应用游戏情境教学法,调起学生数学兴趣;问题情境教学法,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多媒体情境教学法,拓展数学知识视域,以此彰显情境教学法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郭宏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J].学周刊,2021,(7):34-35.
[2]黄玟玫.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新一代,2021,25(2):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