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探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第40卷第3期   作者:杨莉
[导读] 近些年来,城市开发建设进程加快,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也不断增多。

        杨莉
        聊城市市政设施养护所 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近些年来,城市开发建设进程加快,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也不断增多。而路基是市政道路施工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政道路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在路基施工中,往往会遇到各类不良土质,其中软土地基是路基施工难题之一,在实践中往往使用强夯法进行处理,凭借施工简易、造价低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中。本文在分析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危害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强夯法在软土路基处理中的有效应用,以期为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有效处理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新思路。
【关键词】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

        市政道路建设规模随城市发展而不断扩大,其中,大量市政道路工程的地质条件都相当恶劣,使得市政道路施工具有较大的难度。尤其是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若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不当,则会直接影响路基稳固性,进而对市政道路整体质量会产生影响,不利于市政道路使用寿命的延长。因此,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中,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路基的稳定性,改善地质条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实践中,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处理方法具有多种方法,强夯法作为一项常用技术,在实践中具有简便易用、稳固路基等优势。基于此,本文围绕“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展开深层次分析具有显著意义和实践价值。

1.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危害性概述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土质松软,具有结构空隙大、含水量高等特征,这使得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度差,承载力薄弱,具有较强的可压缩性。不仅如此,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的渗透能力和排水能力弱,若在施工时没有进行有效地加固处理,将容易引发一系列问题,具体如下:
        (1)路基稳定性差。软土的抗剪切力弱,且结构强度相对较低,在外力作用下容易出现土壤侧向滑动现象,一旦出现荷载力过大现象,则会让路基局部出现严重损坏,进而使得路基整体剪切力被破坏,最终引起路基出现局部的塌方滑坡,对市政道路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道路安全通行。
        (2)路基不均匀沉降。软土路基在外力荷载作用下,土壤结构空隙会不断缩小,进而出现不均匀沉降现象,使得道路产生裂缝、波浪等其他病害,使得道路存在巨大安全隐患,既会影响车辆行驶安全,又会直接影响市政道路使用寿命。

2.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中强夯法的有效应用分析
2.1提前准备施工设备
        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中应用强夯法,往往需要借助施工设备展开作业,以此大幅度提升施工效率和质量。但是施工设备选择不当,不仅不会提高施工效率,还会引发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强夯施工质量低、增加施工成本等。因此,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施工之前,要结合工程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施工设备,在实践中常用的设备众多,主要有夯锤、起重机、摊铺碾压运输设备等,其中夯锤材质主要有铸铁制、铸钢制、内浇砼外包钢板制,夯锤形状以圆形为主;而起重机的选用,需重点考虑稳定性、起重能力等;摊铺碾压运输设备则包括推土机、压路机、自卸汽车等[1]。另外,为了降低落锤的震动力,在实践中往往要选用辅助工具,以此减少落锤时产生的震动力,以此避免对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其他区域产生影响,为提高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整体处理效果提供保障[2]。
2.2试夯
        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处理之前,要求进行试夯操作。在实践中,以确定夯锤的具体指标,具体包括重量、拉距、夯击面积等,不仅如此,还要根据工程实际,进一步明确夯击次数、时间间距等。

通常来说,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夯实操作之后,土层上下级距离少于5厘米就可以停止夯实操作。试夯操作完成之后,通过计算即可获得详细的夯击指数,随后根据这些试夯获得参数进行后续夯击即可[3]。
2.3工艺流程
        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施工时,应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作业,才能保证强夯施工质量。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施工工艺流程,具体如下:一是彻底清理施工基地,重点清除基地污染物,并进行平整处理;二是测量施工现场高程,明确标出第一遍夯击点的具体位置;三是起重机就位并进行固定,随后找准夯锤击点;四是根据施工现场情况,测量确定夯实之前的锤顶高程;五是将夯锤吊至预定高度随后夯锤脱钩下落后放下吊钩,再次测量锤钉高程,如因坑底倾斜而导致夯锤倾斜,应及时对坑底进行平整处理,以此确保下一次夯击点的准确性,做到重复夯击,才能确保夯实程度;六是重复操作步骤五,对每一个夯击点进行反复夯击,次数由工程设计规定的具体要求来确定;七是重复3到6的步骤,以此完成全部夯击点的第一遍夯击;八是填平夯实坑,并再次测量施工现场的高程;九是重复1到8步骤,并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间隔时间来完成所有夯击次数,并再次进行现场测量;十是按照要求来完成所有夯击次数,随后使用振动压路机碾压密实处理路基,以确保路基的稳固性达到市政道路施工要求[4]。
2.4质量检测
        强夯法应用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中,在竣工后需要进行路基质量检测,检测方法以灌砂法为主,重点测量强夯后路基土层密实度。通常来说,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在强夯施工之后,土层密实度相对以前来说,会得到极大地提升,路基密实度将达到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压实度的设计要求,从而有利于延长市政道路使用寿命[5]。当然,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施工过后,若质量检测不过关,则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若强夯质量与设计要求存在较大出入,应在实践中考虑是否再次进行强夯处理,以确保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施工质量符合工程设计标准,为提高市政道路安全系数提供支持。
2.5注意事项
        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施工时,需要密切注意一些事项,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控制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施工质量。首先,在开夯之前应检测夯锤的重量和落距,在确定夯距相关指标的同时,需要明确夯锤质量会直接影响夯击强度,这要求结合夯锤重量、土体情况、加固深度等,选择合适的单夯击能,确定适宜的夯锤重量及落距,确保单夯击能量与工程设计要求相符,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处理质量。其次,夯击点布置采用三角形、正方形等,并且夯击有主夯击和副夯击的区别。正因如此,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强夯施工。通常按照先主后副的顺序进行作业。最后,合理确定夯击的间歇时间。在夯击处理过程中,间歇时间的确定需要根据土层的实际性质进行设定,原因在于土层孔隙的水压力消失速度对夯击频率有着直接影响,例如:砂性土层渗透性中的水压力消失速度快,夯击频率应适当的加大,而黏性土的水压力消失较慢,应降低夯击频率,以确保单次夯击质量,为整体提升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施工质量提供支持。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施工中应用强夯法,具有众多优势。因此,在实践中,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施工流程来规范作业,才能切实提高强夯施工质量,从而有利于大幅度提高市政道路软土路基稳固性,进而有利于整体提升市政道路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世杰.试论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03):180+182.
[2]刘强.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4):158.
[3]李叔平.简述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3):271-272.
[4]刘忠彦.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0):276-277.
[5]邓永高.强夯法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J].居舍,2018(2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