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第3期   作者:  李晶晶
[导读] 孩子接受幼儿园教育,能够使其在离开家庭的呵护状态下走进集体学习与生活,好比花朵享受室外阳光才能更茁壮成长。
        李晶晶
        (黑龙江省虎林市云山农场幼儿园,黑龙江 虎林 158420)
        摘要:孩子接受幼儿园教育,能够使其在离开家庭的呵护状态下走进集体学习与生活,好比花朵享受室外阳光才能更茁壮成长。幼儿园教育方式应寓教于乐,以游戏为主,使孩子在不断的游戏活动中提高技能。因此,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中,应在游戏设置方面多花心思,发挥游戏作用,实现针对幼儿的更有效教育与引导。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游戏;运用融合;策略
        幼儿教育中,教师通过游戏的教育方式能够使幼儿积极投入到游戏活动中,提高身体运动、协调能力。在游戏互动中孩子能够学习与他人沟通、配合等,提升社交能力。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得以广泛应用,其优势多多。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游戏教学,并且在游戏设计中融入教育引导信息,从而实现游戏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运用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幼儿培养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能力
        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能够促进幼儿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在游戏中为了实现游戏目标小朋友间会有相互沟通、交流配合的过程,如此通过游戏能够有效培养孩子们沟通交流的能力[1]。社交能力是当代人必须要具备的重要技能,从幼儿阶段对孩子进行相关教育引导,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游戏培养幼儿实际行动能力
        游戏活动的参与需要孩子动脑、动手,头脑思考与身体行动相互配合。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能够有效培养孩子的行动能力,从听取教师的指挥到按规则进行游戏活动,能够良好地培养孩子听内容指示再行动的能力,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说话、做事不拖沓,有行动力和执行力,从而发挥游戏教育的重要作用。
        (三)游戏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教学活动,多围绕着重要的教育目标,包括引导孩子探寻问题答案、通过游戏的进行懂得知识道理、学会简单的工具操作、利用周围物品建立联系达到游戏目标等。因此,通过丰富的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有助于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等重要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和融合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善创游戏情境,使孩子能全身心投入游戏活动
        幼儿园教学着重对学生语言、科学、艺术、健康、社会方面的教育,在教学中,教师结合教育领域的不同,从孩子感兴趣、易于接受的角度进行游戏融入,教师要积极投入教育思索和实践,利用幼儿园教育资源进行情境创设,包括多媒体、教室场景装饰等来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对游戏活动有积极参与的热情,在游戏情境的熏陶下提高自主游戏参与能力[2]。如教育孩子“爱护图书”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创设情境,“小轩有许多漂亮的图书,他很爱看。

但是他有一个不好的习惯,那就是总是控制不住自己要撕书,或者把书揉扯得不成样子!大家来看看小轩的图书。”教师引入情境,将多媒体应用于游戏情境创设,孩子观察小轩的行为,将精美得甚至没来得及看的图书撕坏,会反思自己平时是不是有不爱护图书的行为。教师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进行游戏互动,帮助小轩将图书修复。孩子们在教师准备的一系列工具中进行选择,胶带、订书器、书皮等都被利用上,再将事先准备好的破损图书展现给孩子,孩子们配合着进行图书修复,图书中的小人鼻子丢了,孩子们帮他找鼻子;小狗狗的骨头不见了,小朋友帮它把骨头贴上。通过游戏互动,不但使孩子明白爱护图书的道理,还能够在情境熏陶下反思自己的行为,从而发挥游戏的重要作用。
        (二)注重游戏设计的启发性和创造性,培养幼儿思维能力
        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利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要从孩子思维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游戏设置注重启发与教育引导。使孩子不但参与到游戏中得到行动能力的锻炼,还能使其通过教师的启发教育引导,大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如学习“有趣的指纹”的内容,每个人的指纹都是独一无二的,指纹也被应用于很多领悟,包括侦查办案、签字证明等。教师引导孩子们观察自己的指纹,同伴们对比观察,发展现的确像老师讲得这样,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3]。教师结合教育目标,带领孩子参与游戏互动,制作五颜六色的“指纹树”。一个个可爱的小指纹就好像一片片美丽的树叶,教师引导孩子在一个光秃的大树上印上色彩鲜艳的指纹,指纹颜色由小朋友自主选择,在孩子们的配合创作下,我们将得到一棵独一无二的指纹树。通过游戏互动,教师引导孩子思考,通过有色彩的印泥能将我们的指纹记录,生活中很多场景下,我们都会留下指纹。包括手指摁到玻璃,触碰门把手等,引导孩子发现身体的奥秘,懂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如父母上班指纹打卡等,就是利用指纹原理,从而发挥幼儿游戏教学培养孩子思维能力的重要作用。
        (三)游戏中融入丰富的语言,结合丰富的教具,发挥游戏的积极教育作用
        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注重语言的传递,使孩子在教师丰富的语言教育引导下,逐渐提高语言理解与接收的重要能力。那么在游戏活动中,教师向孩子发出指令,描述游戏场景、目标等,在其中多利用鼓励、赞美的语言,如“小涵你的表现太棒了,你做的非常正确”、“小林在游戏中帮助小珠完成投球,你很棒!”通过具体的、鼓励式的语言,使孩子在教师积极肯定的语言影响下达到游戏教育的重要意义,培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结语:游戏应用于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育目标探寻学生感兴趣、乐于接受的游戏形式,从而有效培养孩子的语言、艺术等重要能力,发挥游戏教育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罗秋艺.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及融合的分析[J]. 读天下(综合), 2020, 000(008):P.1-1.
        [2]陈会. 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与融合[J]. 散文百家·国学教育, 2020, 000(001):130.
        [3]尹倩. 浅谈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J]. 才智, 2020(35):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