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4期   作者:黄东明
[导读] 小学阶段是养成习惯、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
        黄东明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晨光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养成习惯、健全人格的重要阶段。因此,教育部门要求教师应重视该阶段学生的发展,并将培养综合能力作为教学重点,这样能够帮助其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健康成长。数学课堂是枯燥乏味的,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不利于提高成绩,提升课堂质量。本文主要对在小学数学课堂游戏化教学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策略
        引言:数学是一门理论性与逻辑性相融合的学科,占据小学教育的重要地位。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了解社会情况,从中吸取有用的信息,以便创设出新型的授课方式。游戏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教师可采用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开展教学,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便于完成教学目标,有利于提升课堂质量。
        一、课前借助游戏,导入教学内容
        因小学生思维活跃、活泼好动,致使其很难进入学习状态。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应将游戏教学法落实到课堂中,以便吸引学生注意,促使其对学习产生兴趣,有助于提高课堂质量。在上课前,教师应对教材有一定的了解,并将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准备。同时,应将根据教材内容选取合理的游戏,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了解教材内容,便于产生新的认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借助游戏来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其注意力紧跟教学脚步,便于提高成绩,有助于积累知识[1]。以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千克与克》一课为例,在上课前,教师应先准备台秤、大米、糖果、棉花等不同物品,将其作为授课工具,便于接下来的游戏教学。在授课时,教师应组织“多重任务”小游戏,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热情,促使其自主参与活动。在开展活动前,教师应先讲述规则,要求同学们按照教师的指令,运用台秤工具称物品的重量,直到物品与指令一致游戏才能结束。比如,教师说出指令1千克,那么,同学们应将大米或者糖果等物品放置在台秤上,让其重量等于1千克,游戏结束。这种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兴趣,便于培养观察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有助于增加文化积累。在游戏完毕后,教师可导入教材内容,让其了解1千克与1克的质量观念,促使其明白1千克等于1000克,帮助其掌握估测物体质量的方式,有助于完成授课目标,提升课堂效率。在课前运用游戏法,能够与教材相结合,便于学生理解,促使其快速进行学习状态,以便形成系统化知识框架,有助于提高成绩。


        二、课中运用游戏,活跃课堂氛围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授课方式已不能满足数学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将新课标理念落实到课堂中,以便改善教育理念,从而提升课堂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引导学生发挥其优势,促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人[2]。同时,教师应发挥其引导者,监督者以及管理者的职责,这样能够约束学生,避免其出现扰乱课堂的情况,阻碍了课课程的进展。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在课堂中适当增加一些游戏,这样能够将学生的注意集中起来,让其心思回归到课堂当中,有助于提高课堂效果。以苏教版三年级你数学上册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一课为例,在授课时,教师应先讲述教材内容,让其了解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概念,有助于产生新的认知。如若教师只是一味的讲述知识,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厌倦心理。这时,教师应在课堂中运用游戏,让同学们拿出废旧的纸张,在将其裁剪出不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方式来拼装新的图形。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印象,让其在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图形的多变性,有助于增加见识,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提高知识储备量。
        三、课尾利用游戏,巩固学习内容
        在授课完毕后,教师会进行课堂分析以及总结,该环节是授课的精华所在,有助于提高成绩。由于该环节临近下课,致使学生无心学习,从而错失提高成绩的时机。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在课尾巴阶段利用游戏开展教学,这样能够来吸引学生注意,让其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有助于稳定心情,便于吸取知识,有利于完成授课目标,从而达到教学效果。以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年、月、日》一课为例,在开展总结环节时,教师可组织“时间管理”小游戏,在此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总结,以便加深对教材的印象[3]。教师应先准备一个铁桶、一些石头以及一杯水,将其作为游戏工具。在开展游戏时,教师应用石头将铁桶装满,在询问同学们是否能在放进东西。同学们回答:“不能”。这时教师应将水倒入到铁桶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调动学生情绪,让其对教材产生兴趣,促使其产生节约时间的意识,有助于巩固知识内容,便于培养数感能力,从而提高数学文化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小学数学授课时,教师应将游戏化方式引入到教学中,有助于导入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巩固知识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充分发挥游戏化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达成授课目标,便于培养数学素养。
        参考文献:
[1]董立.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模式探索的实证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8.
[2]吴继陈.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活动的设计[D].上海师范大学,2020.
[3]李长林.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的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