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刚
山东省诸城市兴华初级中学 山东潍坊 262200
摘要:初中化学的学科教学需要学生掌握大量的概念和基本规律,所以,对这些基础知识的教学工作,只有充分地抓好学生以后,才能借助这些基础知识的有效掌握,从而在分析问题情境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更加的有效。初中化学教师要进一步结合理论知识的讲授,促进学生的实践操作,所以深入研究学科教学的具体模式,明确目标的情况下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的角度来说,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收集与化学概念相关的资料,教学过程中,教师再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化学概念。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初中化学概念学习的优化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概念学习;优化策略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逐渐提高,要想将学生培养为综合型人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学生的后续学习降低难度。一方面,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学科,对这一学科的理解较为模糊;另一方面,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容易对学习存在困难的学科感到抵触。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让初中生主动投入化学学习中,教师必须抓住根本问题,抓住核心概念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化学的组成、化学知识的学习及化学知识的应用。
一、理解初中化学核心概念的方式
基于学科理解的初中化学核心概念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概念形成的过程,不能只是生搬硬套地对学生进行概念讲解,而应注重维持学生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选择巧妙的方式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化学的核心概念。化学不只是概念,概念中蕴含着许多物质及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本质。教师在挖掘概念背后的内涵时,应注意概念中的关键词和条件,充分引导学生对核心概念形成深入的理解,使学生从根本上掌握化学知识,为其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初中化学概念学习的优化策略
(一)设计学习情境,引入并形成
1.结合社会生活实例,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熟悉的生活或社会情境能够与学生原有的知识或认知结构产生联系,并促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发现知识、构建知识,形成有意义的学习,顺利形成概念。如在教学“酸的性质”时,教师可以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柠檬开展教学。如柠檬富含酸,尝起来呈酸性,引出酸性的鉴别;柠檬汁具有除锈的生活功能,引出酸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用柠檬除水垢引出酸和盐的反应等。除此之外,酸和金属氧化物、酸和盐的反应等,都有助于学生之后学习复分解反应的概念。2.运用直观实验,创设化学概念教学情境实验教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直观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而深入探究问题。这样一来,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化学事实,并借助分析归纳法等,概括其关键属性,初步形成概念。如在教学《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时,教师可以做实验“烧不坏的手帕”。此时,学生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手帕烧不坏呢?”在此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引出了“了解物质燃烧的条件和认识燃烧”的概念。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认识概念,并逐渐应用相关概念。
(二)重视对初中化学的概念进行分类
分类这种思维方式可以让我们对事物认识得更加清楚,特别是在事物的逻辑性层次性方面把握得更加清楚。化学概念多种多样,能够反映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结构、物质的性质,化学变化、化学计量和化学用语,为了方便学生记忆,深刻了解化学概念的真正内涵,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也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于化学概念学习的胜任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按照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类,让学生从这些关系的角度去把握概念的特点。特别是概念之间有并列关系、对立关系、从属关系以及还有一些交叉关系等,因此,要注意让学生从较高的逻辑层次的角度去把握这些关系特点。
(三)开展有效评价的策略
未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是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的主要因素,尤其是初中生处于青春期,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容易因得不到教师的认可而失去学习信心。因此,教师应适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评价。无论生生互评还是教师评价,都能够给予学生认同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受到了他人的重视,从而更主动地学习,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全面、更理性地认识自己,也能够使学生不断发现他人的长处,并学习他人优点,弥补自身不足。
(四)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理解概念
概念不可能随意改变或曲解,具有一定的内涵和使用范围。但是,对于概念的理解不是相对静止的,也会“瞻前顾后”,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逐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能会有从不同角度、层次对已学过的概念作另外的定义或解释的情况。如学《化学变化》,此章节是从宏观上定义化学变化的,其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然而,第三章节是从微观的角度定义化学变化,其本质特征是原子的重新组成。学生对于微观世界的理解不像宏观世界那么直观,所以在深化“化学变化”的概念时,教师要注意以举例的方式,让学生从宏观上先回顾化学变化,然后逐步分析宏观化学的变化过程的微观表示,最后得出微观化学变化的概念。
(五)注重科学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概念掌握的主动性
在概念学习及其他内容的学习中,学生的主动性发挥都是非常关键的,所以,教师要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促进学生对概念的主动掌握。根据建构主义的思想理论,学生在学习任何知识的时候都是处于一种主动的积极的状态。因此,如果学生缺乏这种主动积极的状态,也意味着他们的学习效果会下降,所以从这一理论出发,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给学生更多主动建构的体验机会,从而通过他们自主的发现和探索对概念本身有更多深入的认识。建构主义的理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而且特别关注学生作为一个主体的人在学习中所发挥的重要价值。初中化学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人生的经验,因为根据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思想,学生是处在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建构的状态之中,而如果他们内在缺乏相关的知识和经验,他们的主动积极的建构就毫无依托,因此这种建构是不成立的。所以,这也提示教师要注意加强概念教学的设计,要注意用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学生掌握概念的这个过程。该唤起相关知识经验的时候,通过一些问题或情境来进行,或者弥补学生的一些知识和经验都是非常必要的工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化学概念教学举足轻重,所以教师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引导学生不断进步。教师必须转变自身教学观念,对初中化学教学引起重视,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化学学科的内涵,引导其掌握化学概念的规律,理解每个概念反映的本质与内容,使其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教师应积极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此外,教师还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肯定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化学的信心,从而使学生主动学习化学。
参考文献
[1]马智祥.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探析[J].甘肃教育,2020(16):81.
[2]周玲玲.初中化学概念教学探究[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08):93.
[3]李旭伟.解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20(21):58-59.
[4]周小敏.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策略[J].第二课堂(D),2020(07):32-33.
[5]吴旭东.“5E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20(0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