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祥林
重庆丰都县融智学校 重庆 丰都县 4082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改革,初中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学校、社会及家庭的高度重视。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强健学生的体魄,还能使他们的精力更加充沛,大脑更加活跃,能够更好的去学习文化知识。然而,传统的体育课程中,教学方法和过程都比较枯燥,甚至出现运动量大等问题,使学生在上完体育课后更多的是一种疲惫状态,失去对体育课程的兴趣,没有达到体育锻炼的真正目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兴趣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让学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体育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使体育教学得以顺利的开展。本文就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字:兴趣教学法;初中体育;体育教学
一、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中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热爱学习,把精力真正投入到学习中,对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很大的积极影响。因此,兴趣教学法便应运而生,它也同样适用于初中体育教学。在体育教学任务中,体育项目较多,且有的技能难度比较大,又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有些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教学目标,有时候还会使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对体育课产生恐惧心理。兴趣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很好的解决这一困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一些体育游戏等娱乐性较强的活动来进行体育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从而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体育锻炼,可以消除学生的疲惫感与恐惧心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积极性,还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等全面发展。[1]
二、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适当的心理引导,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初中学生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单靠教师课堂上的指导与组织活动是远远不够的,要想真正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教师的心理引导是至关重要的,它能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不仅在课上,在课下,学生也能做到利用课余时间自行组织体育活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兴趣引导就是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引导的具体实施,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性格的叛逆期,心理发育尚不完善,遇到事情容易冲动、叛逆、浮躁,有的学生则有自私、胆怯、自卑等心理。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有团队合作意识的、带有竞争性的、对抗性的体育活动,使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互动,克服自己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经常组织并引导学生组织一些篮球、排球、足球等团队合作意识比较强的体育活动,这样的活动也会形成竞争的氛围,使学生在活动中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从而懂得学生要互帮互助,改掉自私的行为;在竞争中为了团队的荣誉,时刻提醒自己要勇于克服困难、挑战自我,改掉胆怯、自卑的心理。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2、游戏化体育教学,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往往对感兴趣的事情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去做。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习好玩的特点,利用游戏的手段进行体育教学,寓教于乐,将体育教学中枯燥的体育技能训练与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游戏有机的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学习氛围中学到体育知识与技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2]例如,在田径课中,教学立定跳远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模仿青蛙找家、摸大象、模仿鸭子走路、青蛙跳荷叶等一些动作,经过学生千姿百态的模仿后,教师再加以引导,使学生准确掌握了立定跳的四个要领: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起跳时蹬地摆臂、落地时屈膝缓冲。学生通过模仿动物跳的动作,使体育教学内容游戏化,使学生在欢声笑语中轻松的掌握了体育项目的技术动作要领,激发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浓厚兴趣。
3、组织体育项目比赛,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学更多的是只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经常会组织一些主要科目的比赛,比如说,语数外、物理化等学科的比赛,对于体育教学往往不够重视。在学校组织的春、秋运动会时,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不高。然而应新课改的要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也受到了大家的重视。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适当组织体育项目比赛,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3]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项目比赛,学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在班级内进行篮球、羽毛球、排球等比赛,还可以以班集体的形式进行班级对抗赛,通过这种比赛的形式,能够使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课余能够释放压力,得到缓解,从而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爱上体育。
三、结语
总之,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已经被广泛应用。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的得到锻炼,不仅使学生的体魄更加强壮,心理更加健康,有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还能使学生通过锻炼精力更加充沛,以更好地精神状态投入到其他文化知识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1]石朝辉.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求知导刊.2020(36):89-90.
[2]季含笑.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知识文库.2020(12):59+61.
[3]高国峰.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5):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