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德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1/5/6   来源:《时代教育》2021年第3期   作者:王艳
[导读] 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构建社会主义创新阶段,所以对于学生的素养要求也发生着改变
        王艳
        修文县第三实验小学 贵州省贵阳市550200
        摘 要:我国目前正处在一个构建社会主义创新阶段,所以对于学生的素养要求也发生着改变,学生在校园学习过程中要有效培养道德素质以及加强核心价值观,这些教学任务尤为重要。德育更是我国民族文化传承的灵魂所在,德育的培养与提升更是老师对学生的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内容,其对学生未来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学校以及老师要重视对学生道德法治的教学,尤其是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更应该受到重视,巩固学生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课堂教学 德育教育  研究策略
        在小学众多科目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包含着很多德育内容,其含括了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意识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众多内容。从近年来教学改革过程中可以看出,有部分老师为了顺应教学改革,有效的改变了传统教学理念,以“提升学生素质,端正学生品行以及让学生明白法理”作为教学初衷,为学生创新教学思路,改变教学方式,把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全面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供大家参考[1]。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德育教育的意义
        德育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有着重要意义,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德育是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值得学生在每一个学生时期都要学习的。小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学会正确的与他人相处的方式,让学生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教学措施
        1.改变教学理念,注重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少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知识,这样不利于学生德育意识的提升。因此,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增加德育知识在教学中的渗透,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德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老师在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本中《读懂彼此的心》这部分内容时,老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可以根据课本内容渗透相应的德育知识,让学生自然而然的受到德育知识的熏陶,使学生在提高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一举两得,从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构建一个高效的教学课堂。


        2.提升德育教学队伍的组建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想要学生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首先要为学生寻找最为合适的科目,进行德育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就是德育教学的最佳选择,学生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过程中,老师要有效为学生进行德育教学;还有就是老师德育教学的相关能力,老师想要让学生得到更好地教学效果,就要从自身出发,提升自身德育知识能力基础,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树立优秀的榜样,让学生能够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提升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综合素养也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
        例如,老师在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中《我们的公共生活》部分内容时,老师想要通过这部分内容,来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首先要有效结合课本知识,与自身相结合,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榜样,让学生能够通过对老师的模仿学习,来提升自身知识能力,让学习效率达到理想的效果。学校在提升老师教学技能方面也要进行不定期的培训,让老师的教学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也能够让老师的教学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学生通过学习,综合能力也能够有所提升。
        3.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老师不能单纯的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要为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具备核心素养,才能够灵活运用积极的心态去学习以及生活。在小学众多教学科目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本身就是素质教育,所以老师要重视这门科目的教学,不可忽略这门科目在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老师首先要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规则,在教学中为学生利用事实案例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提升知识能力的同时,增加其阅历经验,以便在日后生活中总结经验教训,提升学生社会生活能力。
        例如,老师在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中《不甘屈服 奋勇抗争》这部分内容时,老师可以为学生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并制定相关游戏规则,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自主遵守规则,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探究知识。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以引导,让学生核心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升,教学效果自然也就能够达到理想的效率。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学习过程中,德育教学不仅对学生的发展有所影响,相对于社会的发展也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老师要重视学生德育教学,有效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这门科目,为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提升自身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是提升学生德育方面能力的重要科目,老师要在教学中创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推动学生德育学习效果,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以及建立崇高的品格,帮助社会培养高品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林敏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 J ].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4):52-53.
        [2]高德胜.以学习活动为核心建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 J ].中国教育学刊.2018(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