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科学核心素养的实验细节教学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期(下)   作者:石莉蔷
[导读] 实验学习活动是初中科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自身对实验过程的操作能力

        石莉蔷
        慈吉实验中学 315300
        摘要:实验学习活动是初中科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进行科学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自身对实验过程的操作能力,还可以增强自身对于生活当中科学现象的认知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发展,当下的教学活动目标越发注重培养人才核心素养的发展能力,教师应当全面提高自身教学设计能力,深化实验细节教学,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习惯,从而促进其核心素养能力的发展与进步。
        关键词:初中科学;核心素养;实验
        引言:在开展初中科学实验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设置符合其学习认知能力发展水平的教学目标进行相关教学活动,仔细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个人学习表现,多引导其对于各种实验变化现象进行学习思考活动,培养其形成良好的实验观察记录习惯,深化其对于实验细节的学习感知能力,树立具有科学性的学习态度。通过实验教学提升其生活实践力,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
        一、深化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稳抓实验重点细节教学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将会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教师应当牢记从推动初中生科学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出发设计好初中科学的教学细节。特别是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情况,进而选择符合其心理认知发展能力的教学内容开展实验教学活动[1]。为了帮助学生对科学学科产生兴趣,教师应当提高实验的操作性与趣味性,带动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的乐趣所在。例如在《种子里含有水分吗》这一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探究种子成分的实验,理解种子含有水分,让其在亲自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应当为学生准备成熟且干燥的种子,并且试管也要保持干燥这样才会提高实验的说服力。在烘烤的过程中,应当保持小麦种子在试管底部要散成一斜面,烘烤部位应当局限在小麦的区域内,缓慢晃动,保障小麦的受热均匀,并且试管应当保持水平或者口向下倾斜,避免管壁水珠不流向管底而出现试管爆裂现象,最后烘烤时间也不宜过程中,防止种子碳化现象。注重实验设计细节,才能保障学生得出正确的观察结论。
        二、从实验细节出发促进初中生观察思维能力发展
        在开展科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对于实验变化的观察,来提升个人的观察思维能力。科学实验活动由于具有操作性与变化性往往可以为学生带来一种全新的学习体验,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可以全面的促进自身科学观察能力的发展与进步[2]。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现象的变化细节来引导学生深化自身对于实验整体过程的学习感知能力。教师也要积极发挥教学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抓住实验重点,做好实验的观察记录工作。例如在《水的三态变化》教学活动中,为了更好的帮助学生感受熔化过程,在开展观察冰的熔化过程中,首先在100ml的烧杯内放入大半杯温度为-5℃的碎冰块,随后将烧杯放在装置好的石棉网上,记录好此时的碎冰块的温度,并且做好记录工作。在酒精灯为烧杯加热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且做好记录。

并且在加热过程中一旦发现有冰熔化成水,就要不时的用玻璃棒做好搅拌,使烧杯中的冰和水温度保持均匀。最后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连成光滑曲线。在对于科学实验的观察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专注能力,还可以锻炼其科学核心素养能力水平的提升。
        三、从实验细节出发培养初中生实践操作能力
        初中科学作为激发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来带领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谨性,进而促进其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学习态度[3]。教师要让学生严格按照实验标准来进行实验操作活动,要让学生意识到实验的每一个步骤与细节都将影响科学实验的成败,因此,在实验过程中应当全面集中自身的学习注意力,才能提升实验的成功率与安全性。例如在《探究空气的成分》实验过程中,通过红磷燃烧的实验来帮助学生感受空气成分的存在,过量的红磷燃烧时耗尽了集气瓶的氧气,使瓶内的气体总体积减少,压强降低,打开止水夹后,烧杯的水便进入到了集气瓶中,且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多少,进入瓶内的水就有多少,因此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就相当于原瓶内部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在一实验过程中,教师要提示学生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深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现象。由于涉及实验燃烧步骤,教师要让学生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避免燃烧的红磷碎裂后,在瓶底继续燃烧出集气瓶受热不均匀的炸裂现象。从实验细节出发培养学生的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不仅可以提升实验教学整体的安全性,还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认真细心的优秀学习品质。
        四、从实验细节出发推动初中生探究思维进步
        在开展实验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对于科学实验细节的学习与思考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探究思维能力。学生在对于实验问题的思考与分析的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的学习与探究能力,进而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深化自身对于实验结论的认知理解水平。例如在《观察和解剖花》的实验过程中,让学生通过亲手解剖花来提升个人对于花朵内部基本结构的理解能力,并且教师引导学生分别对于花朵雌蕊与雄蕊的内部结构进行放大观察活动并做好实验记录,进而深化学生对于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花朵结构的认知能力,并且可以区分其不同之处。科学实验的细节之处往往是科学现象背后原理的所在,帮助学生理解实验的细节,可以培养其科学思维探究能力的发展与进步,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操作、多反思,从而让其在科学实验中不断提升个人的科学核心素养发展能力。
        结束语
        初中科学对于帮助青少年形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有着深刻的教学指导作用,科学实验细节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成功率,更可以让其感受到实验的变化性,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科认知能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带领学生一同在课堂上感受实验细节的重要性,培养青少年形成仔细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概括总结能力,深化青少年对于科学实验的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陶文省. 高阶思维视域下的初中科学探究性问题设计[J]. 华夏教师,2019(08):57-58.
[2]叶能益. 以学生为主体的初中科学实验教学实践探索[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130.
[3]翁丹英.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科学实验教学的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