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玲
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道东小学 137000
摘要:小学生正是思想萌芽的关键阶段,也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黄金阶段,在小学阶段加强德育教育,并且不断探索提高德育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养成优秀的三观和人格,培养出更加优异学生,意义重大。本文即从多个角度分析加强小学德育教育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有效途径
引言:
在小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与思维特点,并且利用多样的管理措施,制定出符合学生学情思情的德育教育途径,引领学生走上正途,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三观和人格,真正实现学校的育人功能。
一、加强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需要认识到当前社会大环境其实并不良好,社会上诸如娱乐主义、劣质消费主义、功利化思想等都对学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当代德育教育选用更加紧迫才行,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三观和人格,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其次在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要尊重小学生的特点,小学生高正处于思想萌芽期,对任何事物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正在通过对外界事、物、人的观察和模仿中提升自我,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以身作则,需要用巧妙的方法渗透德育教育,用良好的德育氛围来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单纯说教的效果往往没那么好。
二、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环境对于人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产生情感共鸣,对德育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彻底,而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可以在学校里、在班级内、在过道处,在任何显眼的地方张贴德育教育标语,让学生时常能够看到,心里提升警惕感,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1]。
另外,在日常教育中需要严肃对待,发现学生不良好的言行举止时,应立刻喊停,并进行相应的教育,积极与学生交流沟通,构建整体良好德育氛围,慢慢增强学生优秀的德行操守。
(二)构建多主体德育教育框架
1.教师教育团队:开展德育教育是教师的主要责任,其中班主任和思政课程教师应担负起主要责任,将班级管理和思政课程教学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在教学和管理中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引领学生养成优秀的三观和人格。
其次,随着“思政课程”向着“课程思政”的转变,在各个学科中都要求体现出德育教育,比如语文教学中给学生讲解优秀传统文化,来促进德育教育,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在铺设地砖的习题中渗透节约的理念,在森林种植的习题中渗透保护自然生态的理念,教师团队齐心协力,整体构建起德育教育系统框架。
2.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家长是学生第一任教师,而在实际情况中却存在很多家庭教育缺失现象,比如采用棍棒教育,比如溺爱现象,主要问题在于家长并非专业的教育者,没有教育经验,针对这一点,小学教师还应和家长建立联系才行,给予正确指导和帮助,不断能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给学生成长提供一片沃土。
(三)教师以身作则
榜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小学生正是观察模仿外界的人或是事来充实自身的关键阶段,教师表现得好,学生就能学到好的方面,教师表现的差,学生也会随之变差, 因此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不断提升自身德行修养,在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中体现优秀的德行操守,不断影响学生,学生在模仿、借鉴的过程中自然会越来越优秀。
(四)高效化管理
1.因材施教: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牵头,各科教师辅助,对广大学生进行深入的了解,明确不同学生的德育需求差异,例如一些学生集体意识感较差,一些学生劳动意识较差,针对不同学生身上的德育教育需求,展开因人而异的专项德育教育,适当教育资源倾斜。
2.民主管理:随着小学生年级段的逐渐升高,自主性越来越强,并且现在的小学生个个早熟,因此在班级管理中完全可以展开民主管理,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或者学生管理学生,比如每个学生轮流当一条班长,比如学生自己制定班级打扫计划,比如学生自己决定下一次班会所要开展的主题,在民主管理过程中,学生实打实的收获管理经验,对班级有更强的融入感。
3.丰富德育实践活动:以班会为主要阵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做中思考,在做中成长,往往比单调的说教要来的强烈,比如在班级中开展“手游该不该充值”的辩论会,比如去参加社会公益、打扫街道、慰问孤寡老人等,并且要让学生及时总结分析,不能光想不做,也不能光做不想[2]。
4.抓住关键节日: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有故事、有内涵,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抓住关键节日,比如在母亲节的时候让学生为母亲洗一次脚,在劳动节的时候带领学生外出植树,在中秋节的时候去慰问孤寡老人等,抓好关键节日,教育意义更强。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因为时代因素,小学德育工作有其紧迫性,要抓好小学教育这个黄金时期,注意营造良好的氛围,注意发挥多主体的教育作用,注意教师以身作则,注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多措并举,给学生提供一片成长的沃土。
参考文献
[1]张榕.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科技信息,2011,000(028):296-296.
[2] 丘丰勇.试论加强小学德育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教研版),2016,000(002):2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