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培养小学低年段体育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钟国雄
[导读]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我们一般以班级这样的群体模式进行体育知识

        钟国雄
         深圳市宝安区文汇学校  广东深圳 518100
        摘要: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我们一般以班级这样的群体模式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单独练习为主,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且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组织性、纪律性观念淡薄,教师的主要精力大都放在了教学的组织管理上,在组织教学和辅导时经常会出现顾此失彼、保护手段及安全措施难以落实等现象。本文将从体育组长的选择标准、小组长培训、下放一定的权利,提高积极性、施加压力,促进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实施课前培训,增强责任感、 适时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等方面分析如何培养小学低年段体育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小组长;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我们一般以班级这样的群体模式进行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单独练习为主,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且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组织性、纪律性观念淡薄,教师的主要精力大都放在了教学的组织管理上,在组织教学和辅导时经常会出现顾此失彼、保护手段及安全措施难以落实等现象。通过培养小学低年段体育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的实践研究,让小组长协助教师在规定场地组织学生进行动作技术的学习和练习,让每名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能够学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技术,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课堂内容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使低年级学生因人数多、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弱等因素导致的学生安全不能保证、活动量不够、教学实效不理想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下面将从体育组长的选择标准、小组长培训、下放权利,提高积极性、施加压力,促进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实施课前培训,增强责任感、 适时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等方面分析如何培养小学低年段体育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从而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

一 体育组长的选择标准
        体育小组长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能给同学们做好榜样作用;其次小组长要乐于帮助同学,有集体荣誉感,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擅长组织,有一定的凝聚力;再者,选择体育组长要考虑性别因素,最好男女组长按比例选择,这样方便分组进行活动。
二 培养小学低年段体育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的实践研究
1 小组长培训
        教师为了让小组长能力充分展示,体育教师有必要给体育组长“吃小灶”,培训的内容主要有:
1.1 口令培训
        组长每次体育课都要带领小组活动,标准的口令十分必要,体育教师要加强组长口令培训,对“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左转、跑步走、立定……”等相关口令和广播操口令要进行强化训练,使每一个小组长喊出的口令都能声音洪亮,吐字清楚。
1.2制度培训
        让每一个组长都熟悉体育课堂常规的要求。了解体育课堂安全常识,尤其要掌握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这样在分组活动的时候,才能有效保护其它同学,明确哪些动作带有危险性,能够进行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
1.3情感培训
        让各个体育组长基本了解自己组员的特点和运动习惯。
2 下放权利,提高积极性
        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不敢越“雷池”一步,“权利”自始至终掌握在老师的手里。致使我们的体育课堂显得“沉闷”、“死板”,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大大的降低。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适当的把我们的权利“下放”。在全班中强调老师没有到位时全班同学必须服从体育委员的管理,分组进行练习和活动中必须听从小组长的按照和管理。同时全体同学又对体育委员和小组长进行监督,发现体育委员和小组长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小老师汇报,便于老师对体育委员和小组长的行为习惯进行管理。通过体育委员管理全班同学,小组长管理本小组,全班同学监督小组长和体育委员这样的层级管理,从而有效提高全班同学的自觉性,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2.1 让体育小组长和体育骨干参与到我们的备课中来。
        在我们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备课的环节中,我们可以让体育组长和体育骨干参加进来,让他们参与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组织形式等的确定。让他们参与重点、难点的确定,是提高他们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把握学习主动权的过程。由学生自己确定的重点、难点,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实际,又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责任感,使他们在参与过程中增强了自觉性和自信心。这样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制定的重点、难点,有计划、有目的的带领本组的成员进行学习。
2.2 在分组学习中充分给他们自主权。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分组学习一般是在老师讲解完成后,由小组长带领下练习,小组长并没有一定的权利,只是按照老师的布置进行学习,只是处于一种“流与形式”的状态,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价值。其实,在我们的分组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可以只给学生提供器材、场地等,然后由体育组长具体负责本组的活动,活动组织、形式等可以有体育组长和本组成员共同制定,教师负责指导、解疑。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体育小组长的能力,也可以培养集体凝聚力。
2.3 在学生的评价中,体现小组长的权利。


        在我们以往的学生评价中,往往是老师一人说了算。既没有学生的自评也没有学生的互评,更没有体现体育组长评价。因此,我们在学生的评价时,可以让各个小组的体育组长对小组的成员先进行一次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先有小组成员进行自评、互评,然后组长再给各个成员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分为:学习积极性、合作能力、集体主义观念等。这样可以使我们的评价民主化、合理化,也可以使我们更好的去了解每一个学生。
3 施加压力,促进交流合作、共同提高
        “有压力,才能产生动力”,“有动力,才能走向成功”。在我们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分组学习只是流于一种形式,体育组长也形同虚设,组与组之间没有对比,没有竞争,使得分组学习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所以在我们的分组学习中,教师应该给每个小组长施加一定的“压力”,在活动开始给各组布置好任务,活动结束后由教师负责,各个小组由小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进行展示、表演本组的活动内容,也可进行各组之间的对抗赛。通过对各个小组的练习态度、组织与协调、技术水平等加以对比,评选出“最佳”小组长进行表彰奖励。这样可以有利于增强小组长的积极性,从而带领本组成员通过比、学、赶、超,争创优秀小组长和优秀小集体。
4 实施课前培训,增强责任感
        为了提高小组长在分组学习中发挥自己的能力,老师应定期的对各组的体育组长进行培训,课前培训的人员也不能局限于只有体育组长,还可以增加部分体育骨干。课前培训的内容为技术动作、组织形式、保护与帮助、学生可能出现的疑难问题的解答等。培训过程中,教师根据所学内容有意识的让他们进行表演,让他们开动脑筋、相互交流、想了练、练了想;相互切磋,同时教师细心观察,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的加以指导。这样能为接下来的分组学习打下基础。使得体育组长能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领导本组的成员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5 适时进行德育教育,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
        我们的体育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而责任感就是健康人格的核心,责任感比能力更重要,责任感可以引发动力,动力可以转化为能力。因此,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应当适时的对小组长进行德育的教育,使他们认识到“责任心”的重要性,以此来培养他们的服务意识,增强他们的关爱意识和责任感。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形成勇敢、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作为小组长只有具有了强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才能带领本组成员较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
6 恰当的表扬、鼓励,提高他们的威信
        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体育小组长在他们的群体中也是一样,学生只有认可了他们的小组长,那么才可能发挥下组长的作用,反之这个小组可能会成为一盘“散沙”。所以在分组活动中,我们应适当的对小组长进行表扬、鼓励肯定他们的成绩,信任他们的才能,使得他们在本组成员面前具有一定的威信。也可在体育教学分组活动过程中,让学生推荐出自己的组长,这种做法既保证了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又能起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因为组长是他们自己选出,他们信任他、拥护他。
二 小组长的职责任务
   体育委员1名,小组长8名。
   体育委员负责8名小组长和全班同学的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在如下:
   上课预备铃响起时组织全班同学排队、整理队伍、清点本节课实到人数,确认后让全班同学跨立安静等待老师上课。老师到班后响老师汇报人数情况:报告老师,本班应到多少人,实到多少人(缺席多少人、见习多少人),报告完毕,请老师上课!
   小组长负责本组的人员管理工作,主要表现如下:
   上课铃声响起时组织本小组同学迅速排队,5、6、7、8小组长对好体育委员,让全班队伍更加整齐(图1)。
4××××××8××××××
3××××××7××××××
2××××××6××××××
1××××××5××××××
      T(图1)
        
三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通过培养小学低年段体育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的实践研究,让小组长协助教师在规定场地组织组员进行动作技术的学习和练习,让每名学生在体育课上不仅能够学到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课堂内容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使低年级学生因人数多、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弱等因素导致的学生安全不能保证、活动量不够、教学实效不理想等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2 建议
        在选择体育小组长时一定要挑选身体素质好、乐于为大家服务的同学。同时要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在学生之间比较受欢迎的学生,这样才能组织好学生,达到预想的效果。通过培养能胜任组长工作,采用组长竞争上岗制,让能者上。
        
参考文献
【1】孙莉.体育新课程教学法〔S〕.北京:开明出版社,2003.
【2】毕田增,敖国儒,刘星光.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体育).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3】唐志浩.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长负责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