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飞飞
哈尔滨市香明小学校
【摘要】提高阅读能力是教育改革的要求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小学时期又是打基础的时期,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但是大多数学生对阅读提不起兴趣,只有对阅读充满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进行学习。这时教师就要利用“兴趣教学法”进行教学,对学生进行引导。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小学语文;阅读策略
【正文】我国许多心理实验得出来的结论是,当学生对某件事物比较感兴趣时,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激发出某种热情,这种热情会让学生在学习时产生良好的作用。在小学时期,学生比较受情绪的左右,越是对感兴趣,就越对其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学习也就越主动。虽然现在的教材都比较生动,并为学生的情感教育提供了材料,但是,学生在学习时,受外界环境或本身条件的影响对阅读没有兴趣。
一、多种形式并存,激发兴趣
在小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时,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兴趣,多种形式进行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让学生体会文字内容的深层意义的途径之一。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先品读,然后再重点读最后图文对照进行阅读。
例如,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的四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乡下人家》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先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品读,让学生将文章中比较优美的文字和描写的比较优美的乡下风景的部分读一读,并将其中的词或句子进行品鉴,在课堂进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这些内容的欣赏,让学生跟着朗读这些内容,品读时要让学生掌握好朗读的技巧,读懂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让学生在读文章时回想自己在乡下的生活,然后和作者进行情感方面的共鸣。之后再练习重点读的技巧,重点读时,教师抓住一句重点句子,让学生反复朗读,帮助学生对此句子进行记忆,然后让学生理解重点句的含义,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本篇课文下面都有图片,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图片,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小河和石桥的样子,这样文章和图画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巧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阅读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习惯,为学生进行情境的创设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其中一种方式。
例如,学生在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的五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第十课中的《青山处处埋忠骨》时,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方式为学生创设情景,第一种方式就是可以通过先抑后扬的方式进行。在我国历史上有人在战争中逃避的故事,这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讲讲这些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然后再讲我国这些战争中的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毛泽东和他儿子的为解放事业牺牲的精神。第二种方式就是设置悬念。教师在课堂开始时就可以问学生们:谁知道青山处处埋忠骨是什么意思呢?这篇文章又是讲的什么内容呢?文章的写作背景又是什么呢?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然后,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通过解决问题而进行阅读的方式更加吸引学生阅读兴趣。第三种就是掀起波浪的方式。
如果课堂的情境创设像一杯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那么学生也不会对其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些有关于毛泽东和儿子之间的其他故事来引入课堂,在讲解之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播放有关于战争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残酷,从而激起学生的共鸣,教师在对文章再次进行讲解时就能让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在阅读时就会更加激动更能深刻地了解战斗的残酷。
三、利用微课堂,提升学生阅读兴趣
语文学科比较能培养学生的素养,让学生全面发展,因为语文学科要求学生的理解能力比较强,所以在小学生上课时教师要利用兴趣提升课堂的氛围,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去。微课堂就可以帮助教师,利用兴趣教学法进行教学。
例如,在学习课本中的诗歌时,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堂让学生进行预习并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对将要讲解的内容就有充分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都进行了提升,利用微课堂可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热爱上语文学习学习。教师还可以提前为学生提供导学案,然后利用微课堂进行学习,导学案的内容也要包括阅读的内容,让微课和阅读相融合。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时候,可以了解好学生作者的写作背景,从而学生在阅读时更能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在教师真正地讲课时,也可以利用当时的导学案进行讲解,避免因为学生年龄小而预习产生错误。在适当的时候教师还可以书写板书,帮助学生将阅读的文章内容进行梳理,让学生懂得下次如何再进行阅读。
四、定期展示阅读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教师为了使用兴趣法进行教学,不仅要在课内使用,也要在课外进行使用,在课外开展一些阅读活动,一个礼拜或者是一个月进行一次阅读成果的展示,让学生在成果展示的驱使下很认真地准备,并且慢慢地学生会体会到其中的快乐。
比如,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举办比赛,比赛的内容可以是讲故事或者是朗读诗文以及阅读知识竞赛,评比之后为学生提供一些奖励,竞赛最好是一周一次,让学生保持自己的阅读习惯。教师还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趣味的游戏,在自习课时举办一些有关于阅读知识的表演,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获取更多的阅读知识,寓教于乐的方式对学生激发阅读兴趣,增加学生阅读量都是有帮助的。教师还可以每个月将学生所做的读书笔记和阅读剪辑的内容放在学校的橱窗里进行展示,因为小学生都比较好胜,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时更加认真仔细,视野开拓得更加宽阔。
【结束语】总之,课堂比较沉闷,学生就提不起兴趣,没有教学生读好阅读,课堂就是很失败的。阅读必须在语文课堂中从头到尾进行,不能轻视阅读的重要性。在日常的阅读中学到更多的阅读方法,使读书成为学生终身的事业。我国的许多专家都曾说过,一般语文成绩较好的学生,他的阅读水平也很高,如果一个人对阅读产生了兴趣,那么对这个学生的人生将产生很深远的影响。如果学生学会了阅读,学会了思考,那么对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来说将是事半功倍的。教师让学生阅读的同时也能提升本身的素养。
【参考文献】
[1]冯凯杰.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文学教育(下),2021(01):116-117.
[2]陈丽肖.以课外主题阅读促进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