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3期   作者:赵运连
[导读] 立德树人是基础教育的本质需求,更是思政课的核心要求。
        赵运连
        灵山县教育局教研室  广西钦州 535400
        摘要:立德树人是基础教育的本质需求,更是思政课的核心要求。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对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但对于大部分的农村地区的中小学生们来说,思政课教育一直是众多学科教育中所欠缺的部分。本文以新时代的农村地区发展为研究背景,以中小学生思政课教师为研究对象,围绕其专业化发展程度展开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地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教给青少年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的主渠道。而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学校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必须不断加强,思政课教师必须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
    一、现阶段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
        在农村地区,对思政课的重要性的认识和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均有待加强。受课时分配及中考分值占比的影响,思政课并不像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对于学生的成绩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因此,农村地区对思政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思政课是副科”的观念比较普遍,对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程度要求也就不高。农村地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不足
        农村地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数量不足,思政教育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尤为不足。在边远地区的中小学校,思政课教师大多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语文、历史、音体美等科目教师,甚至后勤人员都可能兼职担任思政课教学。在小学阶段,这种兼职教学更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既不利于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也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
2.思政课教师队伍业务能力不强
        思政教育专业毕业的专职教师不足是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首要原因。同时,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学习途径的闭塞,是思政科教师难以专业化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地区思政课教师获取知识的来源大部分由经验或是借助互联网途径组成,尽管互联网技术有效地缩短了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距离,但农村教师借助互联网学习明显缺乏系统性、深入性,以致教学效果欠佳。在部分的农村地区,一堂思政课下来,最为常见的一种现象便是思政课老师要不就是仅仅依靠课本,进行“填鸭式”的授课,要不就是从网上下载课件,依样画葫芦,虽然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但学生们仍然听得“似懂非懂”或者“云里雾里”,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
3.思政课教师专业化提升能动性不足
        什么样的思政课老师才是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老师?专业化的思政课老师又该是如何进行授课?这对于大部分农村地区的思政课老师来讲,要想让自身的授课能力得以专业化,这是不得不考虑的内容。但在农村地区,部分思政课老师并未深入考虑这些问题,而仅仅将思政课作为一种普普通通的课程来进行授课,也不注重自身思政教育能力的提升,安排自我提升的学习时间少、投入精力少,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在主观上限制了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同时,思政课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比较少,缺少专家专业引领,获取最新教学、科研成果的渠道和平台也颇为欠缺,这又在客观上制约了思政课教师进一步学习提升的积极性。
    二、促进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化的具体措施
        思政课作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祖国建设者的重要保障。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无论是农村抑或是城市地区,都应“把控好”这一课程大关。笔者将从以下三方面来探讨如何促进农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1.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
        随着国家对中小学思政课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强,农村地区也要加强对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力度。当地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摸清本地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底数和现状,将思政课教师数量的补充纳入中小学教师数量补充的重要内容加以规划,积极协调编制、人力资源、财政等部门,在编制配备、岗位设置、职称评聘、专业发展等方面优先保障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建设。教育部门要把好思政课教师“入口关”,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对接高校招聘和引进高素质的思政教育专业的人才充实到思政课教师队伍当中,从起源上就开始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标准。
2.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与业务能力
        思政课教师要有专业自觉意识,主动进行自我学习提升,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既要深入学习思政教育的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学习党史国史、法律法规、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法治素养、信息素养。最重要的是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这个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素养,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加强教材重点难点研究,加强教学方式、课堂互动研究,积极参与集体备课磨课,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开辟教学新思路,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体系。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培养力度,开展思政课教师全员培训、专题研修,在培训机会、培养平台、学习资源建设方面不断创造条件,让本身合格乃至优秀的思政课老师“更上一层楼”,同时也让教育教学能力有所欠缺的思政课老师得到学习与进步的机会。
        3.完善思政课监督评价制度
        如何衡量思政课老师专业化发展程度,最为有效的方法便是通过一套体系来让思政课教师知道自己的不足与进步之处,这就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制定一套思政课教师专业化程度的评价标准与监督体系。这套评价标准与监督体系,首先要突出思政课的教学地位,改变“思政课不重要”“思政课是副科”等观念,要把排在教育第一标准的育人指标放在体系建设的第一位。其次要把专业标准和教师发展标准归为一套,体现评价标准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引领性,激发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教研热情与创造力。再次监督体系建设除了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教研部门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监督外,还要建立科学的思政课教师考核、奖惩制度,以考核、奖惩做为监督手段之一促进思政课老师专业化成长!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式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不良思潮和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使得一些学生思想上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价值观偏移甚至信仰危机。而中小学阶段作为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重要时期,急需通过思政课来引导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才能使思政课发挥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作用,才能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向真向善向美。
        
        参考文献:
[1]谢惠萍. 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安徽教育科研, 2020, 000(003):P.71-73.
[2]杨维风. "价值共生":新时代思政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创新[J]. 中小学德育, 2020(1):50-53.
[3]李凤堂,王颖.教育科研力:思政课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内驱力[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9(06):65-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