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设计为先导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研究——以龙兴体育小镇控规优化为例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月第3期   作者:彭丽,聂艳
[导读] 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各功能板块的发展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动
        彭丽,聂艳
        重庆市两江新区龙兴工业园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渝北,400001
        [摘要]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各功能板块的发展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动,原有城市规划需要适时进行优化调整以适应新的目标,通过城市设计的开展,统筹各方面重要因素,形成城市发展蓝图,用以指导控规的优化,使城市建设更具有辨识度和可行性。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控规优化
        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体系中,总体规划主要确定城乡发展的功能定位、规模和拓展方向等宏观问题;在总体规划的指导之下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用以直接指导城市建设,而城市设计不是法定的编制过程,导致在过去城市建设建设过程中,地块各自为政,城市形态和风格无法统筹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坚持“多规合一”,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强调要运用创新的城市设计的手段,改进规划方法,提高规划编制水平[1]。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国土空间规划对城市建设对城市设计的新需求,结合龙兴体育小镇试点经验,探讨如何让详细规划成为指导城市建设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
        1国土空间规划对城市设计的新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充分发挥城市设计、大数据等手段改进国土空间规划方法,提高规划编制水平,意见对新详细规划的相关要求, 可以认为,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 以下简称“控规” ) 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极为相似[2]。2020年9月全国自然资源与国土空间规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93)秘书处,在自然资源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指南》(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城市设计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高国土空间品质中的重要作用,如何充分发挥城市设计在国土空间品质提升中的作用,在指导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探索阶段的重点实践问题。两江新区作为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在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设计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以不断突破和创新城市设计的手段与方法开展了龙兴体育小镇的城市设计。
  2龙兴体育小镇控规优化案例分析
        2.1项目背景
        项目基本情况。体育小镇位于重庆东部城市副中心龙盛片区核心区域,规划总面积约570公顷,距离重庆江北国际机场约15公里,地形西高东低,北高南低,最大高差 118米,小镇范围内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及场镇面积约0.5平方公里,2023年亚洲杯赛事比赛场馆龙兴足球场正在开展建设,占地面积约20公顷,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观众座席约6万人座。重庆两江新区龙兴园区为充分利用亚洲杯赛事举办的契机,将龙兴体育小镇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的示范区重要载体,在充分研究山水本底、园区发展阶段等要素下,以国际、生态、智能、人文四大理念,共享、文化、交往、时尚为四大手法开展片区城市设计,并以城市设计成果指导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优化。拟将该片区建设为集足球赛事、足球培训、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交往交流中心。
        项目控规编制情况。《龙盛片区总体规划》于园区成立之初编制完成,基本确定了园区空间结构、交通网络、功能配套、绿化景观等总体要求。在分析上位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以“可持续性,经济性,合理性”为原则,按照建设片区商业中心的发展目标编制了体育小镇片区控规(图1)。

        2.2龙兴体育小镇规划面临的问题
        2.2.1区域定位变化
        龙兴园区已站到了新的发展起点,在总体规划中,龙兴园区是两江新区装备制造业发展带,中心区域为片区配套的商业商务中心。为举办2023年亚洲杯赛事活动,龙兴足球场已落位,园区已经站到了新的发展起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把握阶段性特征和机遇,该片区建设目标定位已由区域性内部商业商务配套中心调整为重庆市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谋划““一心两轴一园”发展格局,即以龙兴足球场为核心,发展体育产业轴和体育文化轴,依托山水本底建设运动主题公园,协调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布局,不断提升城市建设品质水平。
        2.2.2原控规存在的问题
        古镇保护方面。小镇范围内,古镇的文物保护单位30余处,传统山水格局、空间肌理以及大量集中成片的明清时期古民居保存完整,但周边建设与古镇风貌难以协调,如何通过城市设计充分将古镇脉络下的生活方式和营建智慧与园区下阶段转型的城市发展相融合古镇更新的一项重大课题。
        道路交通方面。片区北部地形较平坦,路网实施情况较好;龙兴场镇及其东侧路网规划未结合龙兴场镇的现状,部分规划道路位于场镇现状房屋密集区,山体公园道路与现状地形结合情况不理想,部分道路贯穿山体崖壁,实施难度大。通过城市设计优化路网结构和密度,将规划与现状进行结合,合理确定建设时序;
        土地利用方面。原控规部分用地与项目落位用地性质不符;商业商务用地形状不规则,地块尺度差异大,;山体公园周边规划被大面积商业用地环绕,不利于山体保护;用地功能单一,控规用地实施难度大,不利于完善城市功能。通过城市设计调整地块大小,提高绿廊水系的开场性和通达性。
        指标控制方面。原规划中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较均一,不利于古镇周边城市形态以及天际线的展示,轨道站点周边用地的价值凸显不明显。通过城市设计降低古镇及山体周边用地的开发强度,提高主干道及轨道站点周边用地的强度,整体控制建筑高度,
        2.3龙兴体育小镇城市设计分析
        2.3.1城市设计思路与目标
        梳理小镇范围内的山水本底条件并对建设现状进行调研、整理,分析数据,梳理、对比项目落位现状与原控规规划目标的差距,开展详细城市设计,制作城市设计三维模型,并与实景三维模型进行结合,论证城市形态,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天际线;二是以城市设计成果为蓝本,修正控规成果及成果表达,完善控规成果编制,加强其可操作性与可实施性,实现古镇文化旅游、足球体育旅游与城市经济发展的协调。
        2.3.2城市设计成果
        通过对现状调研,对比用地现状、项目落位情况,分析与原控规规划情况的差距,。在考虑河流、山体等自然要素并结合现状房屋道路分布情况基础上,结合龙兴足球场布局以及今后大型赛事活动举办等因素,按照建设高质量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目标,对范围内的用地进行整合和优化,开展了多轮城市设计比选(图2)。形成以龙兴足球场为核心,突出其标志性并与古镇风貌相协调、显山露水的城市设计成果。并在城市设计指导下,通过对地块边界、次支路网以及控制指标等进行全域全要素优化,使规划指导与发展目标更加契合,同事对古镇的保护以及风貌协调,轨道站点周边用地的价值提升都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图3)。




                图3 龙兴体育小城市设计效果图
        道路交通优化。减小地块面积,增加次支路网,提高路网密度,道路长度整体增加约1.5公里,路网密度增加了0.69。
        景观绿化优化。强化山体南北向联系,拓展飞龙湖公园周边绿地面积,加大湖面的开场性,公园绿地面积整体增加19公顷。
        公共设施布局优化。结合赛事及配套功能,足球场馆西侧增加体育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增加12.5公顷。
        城市功能配套布局优化。按照服务人口、半径优化教育设施以及市政交通设施位置,方便市民出行。
        减少经营性用地:取消体育场西侧居住用地,减少经营性用地32公顷,提高片区生活品质。
        2.3.3控规指标优化成果
        以古镇保护和功能配套为基础,延绵城市天际线的整体性和历史连续性,对地块的控规指标进行调整。
        严格古镇和山体周边地块的建设高度与开发强度,根据《龙兴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在古镇周边以及山体设置重点控建区,减少对山体景观影响,保护并延续镇域自然山水格局、生态环境、整体风貌、空间肌理等真实性与完整性。
        调整主干道及轨道站点周边用地建设高度及开发强度。将大体块高密度的商业用地调整为小体块中密度的混合小街区,围绕体育文化产业发展打造足球场配套混合街区,集公寓、公共空间、重要场馆于一体,为赛事旅游和就业人群提供优质的服务空间,最终完成体育小镇新一版控制编制(图4)。
        



        3结语
         城市建设是一项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 会、文化、历史、政策、法规等诸多层面因素,结合片区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优先开展系统性的城市设计,可将交通、公共空间、设施布局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进行统筹研究,在将各控制条件形成导则并细化到控制成果中,从宏观到微观指导具体城市建设,将有利于城市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卓元,蔡雪艳,秦川.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的城市设计响应——以山东省日照市城市设计试点为例[J].规划设计,2020,21(36):45-50.
  [2]高捷.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近三十年研究热点与进展—基于 CiteSpace 软件的可视化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20,(1) 27 :34-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