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艳娟
身份证号码; 2323251975103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程市场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这个大数据的高信息技术环境下,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项目管理的需要。为了适应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工程项目管理的新模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了缩小中国工程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差距,加快发展步伐,有必要进一步改革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作为整个项目运作的根本,可以有效减少资金投入,从而获得更大的效益。本文将阐述成本管理的相关概念,分析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探索信息技术下承包商管理成本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承包商管理;成本控制
1承包商管理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投标阶段与施工阶段脱节
在整个招标阶段和施工阶段,承包商没有直接参与,而是将订单交给市场开发部完成。但投标阶段主要以投标资料为主,投标人缺乏现场施工经验,无法合理安排施工组织。中标后,投标阶段掌握的项目信息不能及时顺利地与施工阶段整合,导致脱节现象。招标阶段与项目实施阶段不一致,导致承包商无法启动后续成本控制工作。
1.2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意识薄弱
为了提高工期,许多承包商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虽然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利益,但由于成本过高,项目的整体运营受到限制。项目没有整体实施思路,责任成本计算不准确。其次,管理人员没有合理优化施工组织,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突出。在选择供应商和分包商时,没有根据地理条件进行调整和规划,导致对施工合同缺乏动态控制。如果不能根据施工情况及时调整,整个采购过程处于混乱状态,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就会盲目、虚假。
1.3未能控制预警和应急响应
在施工的前、中、后期,要保证成本控制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为企业的经营提高更多的效益。然而,许多施工企业忽视了管理在这方面的重要性,没有及时做出成本控制的预警和应急响应,而是根据施工案例简单地安排和安排工程成本。虽然成功案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每个施工项目都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要求施工人员通过现场调查和对现场施工条件的整理和总结,做出合理的预算,为中后期施工提供最佳的施工条件。但是,目前很多企业还没有实施这一步。在实施中,没有合理的监督管理措施,缺乏控制手段,不能保证成本管理的质量和安全,也影响了施工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2信息技术下承包商管理成本控制策略
2.1全程参与投标谈判
承包商和参考管理团队都必须参与投标谈判,并根据项目建设的预期规划合理制定投标策略。在投标的早期阶段,必须对提供材料的分包商和供应商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以确保这些材料的质量和成本价。其次,要认真检查投标清单,确保清单中的内容符合实际,涵盖面广,确保暂定工程量的准确性,并对投标清单和图纸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根据区域建设条件和项目特点,按照定价规则,设计现场管理指标,并进行认真检查。如果列表中有不平衡报价,应及时更改并反馈。比如在投标阶段,如果施工人员对墙体砌筑工程进行不平衡报价,承包商必须根据当地项目发展情况进行实际调查,确保煤矸石空心砖砌体单价不增加,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体单价降低。这样可以保证施工阶段消耗的成本价在业主的心理价位之内。同时也为后面的施工环节奠定了物质基础。
2.2加强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2.2.1加强责任成本管理,夯实项目管控基础
在整个施工阶段,承包商必须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加强成本预算管理,制定施工组织计划。根据量价分离的原则,可以全面实施项目建设责任成本预算。在编制过程中,以云计算为编制工具,利用成本和费用的支出方向进行仔细核对。合同清单应采用包方式编制的投标计划和包投标段的划分。
承包商召开专题会议时,应根据责任成本编制和市场调查结果,对施工过程和施工方案进行深入研究,确保责任成本编制的可行性和准确性。责任成本预算编制完成后,承包商应与施工企业签订责任书,采用信息化管理模式进行成本管理。在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应及时跟进,及时具体地分析责任成本预算的执行情况,并生成分析报告,以判断责任成本编制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此外,还需要对已经发生的部门的职责和成本进行分析和比较,并对项目的风险进行估计,可以避免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2.2选择优质优价的分包商和供应商,注重合同绩效管理
在施工环节的采购阶段,主要由分包商和供应商完成,这也导致采购工作在施工阶段得不到控制和协调。但采购环节与工程成本直接挂钩,施工阶段的成本直接取决于采购阶段的施工分包商和备料供应商,因此承包商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手段,及时控制和监督采购终端。分包招标前,应对整个招标策划和运作进行综合分析,考察当地的分包模式和地方特色。然后根据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与相关部门人员进行专题研讨,最后确定当地的特殊包装方式。模板工程的木材周转材料及其辅助材料可以一起承包出去,可以大大降低周转材料的成本,也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施工现场材料的异常损失。合同签订后,承包商应组织分包交底会,向各部门进行交底,避免增加工程成本,防止因合同内容不一致而导致额外零星用工的问题。当然,必须定期对承包部进行考核,奖惩条款要根据合同规范制定。
2.2.3强化操作人员的管理意识
承包商必须树立责任感,对施工人员进行责任知识培训。在审核预算时,一定要端正态度,以负责任的态度认真审核,尽量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其次,在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加强施工成本核算管理。成本管理人员还必须通过筛选和媒体管理,以确保他们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成本会计在核算项目成本时,必须具有独立性,以保证项目成本的准确性。在施工阶段,监理人员应跟踪施工进度,定期检查施工质量。检查时,应严格遵守施工指标,不得有任何弊端。此外,承包商应做好工人的质量培训,保证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从而更好地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保证施工环节的成本控制到位。
2.2.4做好成本控制的预警和应急工作
承包商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应提前做好现场调查,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合理估算工程造价,在实际参考过程中设置监控管理措施,在整个施工现场安装监控设备,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的质量。当然,也要做好成本控制的预警和应急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并对未完成的施工进行预测,确保不会因成本控制问题造成一系列施工问题。
3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的分析,加强施工成本控制势在必行,这在施工中极其重要,在整个施工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营和发展趋势,因此承包商必须加强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使用新的信息技术,如大数据和云计算,以提高项目管理的成本控制。无论是招标谈判还是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承包商都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提出新的财务控制体系的要点,追求决策的优化,进行成本管理的改革,并实施工作,实现成本控制作为工程建设状况的晴雨表,能够及时反映建设状况,有利于决策者制定管理政策,调整经营战略的重要性。从经济角度来看,既要做好管理和预防,同时也要对项目进行合理的评审,认真计算支出,尽量缩小实际支出与预算成本的差距,形成对项目成本的高质量控制。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不仅提高了项目的运营效率,也为行业在市场竞争中开辟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洋,卢盛阳,刘畅.施工总承包管理的成本控制要点[J].居业,2017(02):178+180.
[2]徐翠琴.探析施工总承包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17):35-36.
[3]卜建梅.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J].江苏建材,2013(4):57-58.
[4]邢彦民.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建筑施工成本管理的关系研究[J].财会学习,2018,193(19):123+125.
[5]刘文龙.探究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J].建材与装饰,2018,533(24):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