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饮工程管理实现农村安全饮水

发表时间:2021/4/30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期   作者:李兴惠
[导读] 摘要:农村人饮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水利工作的重点。
        云南省大理州漾濞县苍山西镇水务站
        摘要:农村人饮工程是一项民生工程,是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水利工作的重点。加强人饮工程管理,在改善农村生活质量,保障农民安全饮水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人饮工程管理的不到位,农村饮用水依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问题,农村居民的健康问题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加强人饮工程管理,实现农村安全饮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人饮工程;管理;农村;饮水;安全
        近几年来,为了满足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所需,越来越多的农村建立了人饮工程。但是,人饮工程建设数量的增加,人饮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大,使得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凸显出来。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思想下,农村引人工程的稳定运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对当前人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才能够有效提升人饮工程管理质量,保障农村安全饮水。
        一、当前农村人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受到农村经济条件较弱、农村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的农村人饮工程管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且主要存在着以下几大问题。
        (一)缺乏管理人员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使得农村极度缺乏既懂科学又有知识的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只能由不能外出打工的老弱病残群体来负责人饮工程管理工作。另外,人饮工程管理岗位的薪资福利较少,也不能对这些农村留守人员产生吸引。所以,人饮工程极度缺乏管理人员。另外,很多农村人饮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并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也没有安排固定的管理人员,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管理质量没有保障。
        (二)管理人员专业素养偏低
        上文已经提到,负责农村人饮工程管理的以农村留守人员为主。这部分人员本身就没有掌握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无法保证人饮工程管理的专业性与合理性。另外,农村人饮工程是一项近几年来才受到重视的产业,很多人饮工程管理人员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水源管理知识。虽然村级干部和农民群众重视人饮工程建设,但是在管理方面也是一窍不通,认为只要用水需求得到满足即可,并不关注水源的保护方法,并不重视具体的消毒方法和保护措施的应用。殊不知,如果农民群众饮用了不卫生、不安全的水,其身体健康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三)管理资金不足
        农村人饮工程工程管理人员的工资主要来源于每户收取的费用。管理的用户越多,管理人员的工资就越高。为了吸引更多的农民使用集中供水的水,很多农村都在降低每吨用水收费标准,甚至少数农村还没有收取管道维修费用,管理人员的工资则被迫降低。部分农村地区的地下水位较高,只要打5m--10m深的井就可以安装压水井,并压出水来。集中供水的水费价格变高,就会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优先使用自己打的压水井,而拒绝使用集中供水。使用集中供水的农民越少,农村人饮工程的管理经费来源就越少。如果出现管道漏水等故障,那么维修成本还会增加[1]。
        (四)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相当一部分的农村在建设人饮工程时积极性非常高,但是在建设完成后的管理却严重滞后。个别村委会并没有在人饮工程建设完成后制定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使得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开展充满阻碍。例如,供水单价不稳定,水费的收取工作就会遭到农民的抵触。收费难度较大,就会使管理人员出现管理疲惫、管理松懈等问题。这样一来,部分农民群众就可能再次回归到以往的压水井时代,使人饮工程的建设作用无法发挥出来。


        二、加强人饮工程管理实现农村安全饮水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农民群众的安全饮水意识
        要想加强人饮工程管理,实现农村安全饮水,就要先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工作来提升农民群众的安全饮水意识,使其充分意识到水源保护的重要性,并对我国出台的《水法》《水工程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水源被破坏等现象的出现。另外,在为农民群众普及安全用水重要性的同时,还需要引导农民群众树立人饮工程的主人翁意识,使其自觉主动的参与到人饮工程的管理当中,保证人饮工程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只有这样,农民群众才能够持续性的吃上安全、放心的水[2]。
        (二)加强农村地区水源保护区的管理
        要想加强人饮工程管理,实现农村安全饮水,还要加强农村地区水源保护区的管理。首先,针对饮用水一级保护区,要严厉禁止一切对水源可能产生污染的开发活动,最大限度的提升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安全性。其次,如果水源保护区内存在污染源,却对水源水质安全影响较大,那么要强制其关闭,或者搬迁出水源保护区域。再次,如果某些建设项目的建设会对饮用水安全产生影响,那么也要予以禁止。最后,对农村的饮用水源和水质进行检测管理,确保农村的生活用水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相关标准[3]。
        (三)对现有的管理保护措施进行完善
        要想加强人饮工程管理,实现农村安全饮水,还要对现有的管理保护措施进行完善。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饮工程设施都位于偏僻地区,却深埋与地下。甚至,部分输水管道还都处于主要交通要道上。如果埋设到混凝土路面以下,那么其使用寿命可以得到保障。如果埋设到土路下,那么在车辆以及人为因素的破坏下,其使用寿命就会明显缩短。鉴于此,为了对农村人饮工程进行有利的保护,避免其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就必须要将醒目的警示信息设置到输水管道或设施埋设位置。与此同时,还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输水管道和相关设施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隐患,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4]。
        (四)对定价机制进行优化
        要想加强人饮工程管理,实现农村安全饮水,还要对定价机制进行优化。因为农村人饮工程的建设主要集中在偏僻的农村,而这些地区的农民群众经济收入也十分优先,所以为了激发农民群众的集中用水积极性,必须要对定价机制进行优化,提升水费单价的科学合理性。需要注意的是,人饮工程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管道破裂、漏水维修、控水闸阀更换等现象,然后将这笔维修费用临时分摊给用水用户,那么很难在短时间内收齐这部分费用,甚至还会引起用水用户的不满与抵触。而这,不仅会影响人饮工程运行故障的维修效率,还会对供水运行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使农民群众的正常生活节奏被打乱。对此,建议在制定水费单价的时候,就直接将维修费用计算在内,直接按照一定的标准向农民群众征收水费。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维修费用的重组性,也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征收麻烦[5]。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人饮工程的建设与管理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生活质量。在完成人饮工程的建设之后,加强人饮工程管理,实现农村安全隐患,对于提升农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农村当地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在实际的农村人饮工程管理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只有提升农民群众的安全饮水意识、加强农村地区水源保护区的管理、对现有的管理保护措施进行完善、对定价机制进行优化,才能够将农村人饮工程的建设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为农村的安全饮水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发珍.农村人饮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0(15):80-81.
        [2]程鹏.庄浪县人饮工程水质安全管理的主要做法[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2):50+57.
        [3]马志荣.康乐县农村人饮工程管护发展现状浅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31):32-33+35.
        [4]王海明.农村人饮工程后期管理工作的探索和实践[J].甘肃农业,2016(07):28-29.
        [5]张强.庄浪县农村人饮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科技,2015,31(12):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